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媒体
疾速
发展
背景
电视新闻
机遇
挑战
新媒体疾速开展背景下电视新闻的机遇与挑战
胡永钊
内容提要:在新媒体疾速开展扩张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新闻媒体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如何稳固自身的话语地位,成为了传统媒体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开掘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特有优势,结合新媒体传播的长处,融合创新,实现跨越式开展,是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不断更迭的现代社会里的生存之道。
关键词:新媒体;
电视新闻;
挑战;
融合
在二十世纪中叶,电视媒体的出现曾一度改变了当时既有的传播格局。当时,作为“新兴媒体〞而存在的電视,以生活化的叙事手法、相对廉价的使用本钱、更加优良的视听体验,不仅在与报刊、播送等传统媒体争夺观众的过程中占尽了先机,而且还凭借其对受众文化水平的较低要求及其逼真的视听效果大大冲击了报纸、播送的受众份额。然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就在20世纪接近尾声的时候,在计算机普及应用的大背景下,在网络、 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下和社会转型的影响下,电视媒体也同样遭遇了观众分流和影响力下降的现实危机,并且在进入新世纪后愈演愈烈。电视新闻作为电视媒体的排头兵,首当其冲。因而,以此为出发点,探讨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疾速开展的大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寻找开展机遇,便显得尤为必要。
一、电视新闻媒体当下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新媒介技术的迅速开展加快了电视观众的分流。因计算机的普及应用而开启的互动传播时代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转折点。新技术的“互动性〞、“个人化程度以及小众化本质〞及“不受时间限制的异步性〞给社会传播体系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基于计算机技术而得到迅速开展的网络微博、网上论坛、 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迅速改变了既有的传媒生态。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2年初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开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到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到达50.3%,中国居民上网人数已过半。其中,2022年新增网民3951万人,增长率为6.1%,较2022年提升1.1个百分点,网民规模增速有所提升。报告同时显示,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 端集中, 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截至2022年12月,我国 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 上网。只使用 上网的网民到达1.27亿人,占整体网民规模的18.5%。这种开展变化产生的影响首先就是电视等传统新闻受众群体的缩小。 等无线终端与网络的结合为彼此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不断衍生出新的传播方式。它们以个性化的效劳、低门槛的参与、双向的互动、不受时空的限制等优势,使得新媒体在新的竞争格局中不断胜利并取得突破。由此而引发的“自媒体时代〞将当前中国带入了一个众声喧哗的媒介化社会。在此媒介生态环境下,电视媒体窘态频现,既有的观众群体被急剧分流。“网络的一代〞不会看报纸、听播送或看电视,传统电视媒体的受众群明显老龄化,这似乎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其次,电视新闻的舆论影响力受到极大挑战。上世纪中期,官方媒体控制了绝对的话语权,但如今情况却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有数据显示,2022年当年的20个热点事件中,非官方网络媒体的话语权已经超过了官方媒体。传统电视媒体运用网络进行事件实时报道、展开调查等,也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并在传统媒体自身的报道中,大量使用来自网络媒体的信息源。以百度和腾讯为代表的商业网站排在网站流量监测的前十,新浪、搜狐、优酷等商业网站也跻身前列,商业网站的社会价值日益显现。新媒体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具备全民参与的开放空间,能立即对热点事件作出反响且传播迅速。尤其是对于突发事件和贴近个人的民生问题的关注上,微博等社交化媒体工具的技术根底带来的优势更是明显。新媒体的用户通常能够在第一时间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局部专业人士也愿意借助新媒体发布技术性分析文章,推动事件开展。这些用户生成的内容逐渐成为传统媒体寻求新闻线索和报道素材的重要来源。面对新媒体的突飞猛进,慢人一步的电视媒体的新闻发现优势受到削弱,受关注程度开始降低,尤其在年轻受众人群中新闻的“时效性〞特征在“人人都是记者〞的煤介新环境中已发生了无情“转移〞。然而,较之网络“即时〞时空的搭建,讲述已经发生的事件依然是电视新闻的主要叙事形态,电视新闻报道的延迟性与观众期待的“即时〞时空也因此形成了一种明显的错位。
再次,新媒体提供了传统电视媒体所不能提供的开放式的话语空间。在这个话语空间里,网民可以通过微博、搜索引擎、网络日志在线讨论等多种方式随时进入事件的表达时空,更改或推动事件的开展进程。由于网络传播减少了面对面的活动从而节省了互动本钱,这使得一些狂热情绪在经济学上变得“合理〞。同时,也存在吸引人的自由气氛,还可以摆脱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所带来的共同责任。这样,虚拟现实就把他们从“肉体的牢狱〞中解放了出来,从而现实的风险得以降到最低程度,终于可以“自由〞地“开口〞说话。只要与网络相连,任何一个普通人就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在此过程中,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极大释放。
二、电视新闻仍保有的特殊优势
尽管在新闻收集和发布方面,电视媒体逐步让位于更为高效的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但电视直播的现场性、真实性和时效性等特殊属性也造就了电视新闻媒体在新的媒体分配格局中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在重大的新闻事件中,现场直播一方面可以较为准确复原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事件的第一见证人,从而杜绝谣言的滋生。不仅如此,现场直播还可以帮助电视新闻媒体成为新闻事件的重要“定义者〞。在互联网时代,每个市民都能够收集信息、调查事实、提供分析,但是,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信息,还有新闻对于公众议程和普通受众的判断趋向的引导。现场直播的即兴表达不仅对于保证新闻报道的独立性、原创性和可信度提供了最大可能,同时也为引导受众的判断趋向提供了保证。如一些重大事件的新闻发布会的现场直播,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现场直播的表达技巧,还为争取事件的第一解释权作出了有益尝试。
其次,电视新闻媒体有着更为专业的队伍,在某些特殊新闻资源的获取上更加便利。因此,从现实的选择来看,电视新闻需要进一步推进直播日常化,这是电视媒体利用自身属性、资源优势和新媒体竞争的必然选择。当然,电视新闻的直播日常化绝不意味着这是电视新闻唯一的表现形式,事实上,在新闻事件的直播活动中,传播主体还要结合现场采访、跟踪调查、嵌入体验、传受互动、即时评说等多种表达方式。这对争取新闻事件的话语解释权和定义权显然有着不可无视的重要作用。
新媒体打破了既有的传播格局,受众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成功实现了话语的自我赋权。但如果就此认为信息制作与传播的垄断地位已经被打破,无疑是错误的。即使现有信息的传播本钱非常低廉,新信息的收集和生产却常常需要巨额投资,规模经济和市场准入壁垒仍然存在。在大多数情况下,高品质的新闻报道往往只能由大型媒体的专业记者才能完成,因为只有他们才具备组织支持、资金支持和后勤、法律效劳的支援。事实上,自媒体的自创内容并不多,自媒体的内容主要还是以转载其他媒体的内容为主。这就使得新兴煤体在重大的新闻事件面前多数时间只能扮演信息的传播者而不是制作者的角色。与之相比,电视新闻媒体在独家第一手新闻素材的获取上比新媒体更具有优势,在短时期内难以被超越。
三、电视新闻的开展机遇
面对新闻生产平台因新媒体疾速开展而产生的变化,互联网和那些抓住机遇而迅速开展的新媒体在收集和发布新闻方面更加有效,这既扩大了其生产的新闻的影响力,也改变了传统媒体既有的生存模式。因此,相互合作才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开展的未来。
依据传统的观点,新闻类的电视节目是呈现新闻事件的唯一载体,但事实上,在整个信息体系中,它只不过是一个信息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连接到网络、报刊等其他媒介,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背景资料、最新动态等。这就使得电视新闻的新闻素材可以被反复地利用,进行加工整理开始二次传播,新闻信息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近年来,传统媒体“移动客户端〞的开发运用成为一大潮流。
“央视新闻〞“凤凰新闻〞等传统电视新闻媒体推出的移动客户端正在迎合时代大潮,但相比于开发自己专属的移动客户端以争夺市场份额,搭既有新媒体形式的“便车〞显然是更为经济便捷的方式,这不仅缩减了资金技术的投入本钱,还减小了市场拓展失败而导致工程夭折而产生的风险。
在社会转型期间,因主流价值观的缺失而产生的信任危机和反异化抗争也始终伴随左右,且愈益强烈。于是,寻找自我,强调“主体意识〞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普遍心态。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角色,而是想要尝试一种集主动性和自主权于一身的新设定,现阶段的观众日益反感传统媒体全知全能的表达方式和刻板保守的议程设置,他们要求自己在更为自由的话语空间里参与到事件的讲述中来。而电视新闻媒体与新媒体的积极合作正好为观众的介入架起了桥梁。通过新媒体提供的线下线上的互动,观众的得以介入使得新闻事件的叙事进程呈现出了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动态的过程反过来又形成一个开放的结构,期待着观众的积极参与、主动创作。在这一过程中,观众的接受不再是单纯的被动过程,而是一个主动选择、重组与自由创作相结合的主动过程。在这期间,接受者与传播者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并且越来越具有同一性。很多的“热门话题〞和“公众事件〞正是经由观众或网民的积极参与而推动的。他们通过不同媒体、不同平台之间的交叉链接,在短期内迅速地将一个“关注点〞放大、扩散,进而构成“热门话题〞和“公众事件〞。在这里,传播者的传统地位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消解,事件阐述的主动权也开始大幅度向受众倾斜,事件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从而变成了一个运动的过程。
电视新闻媒介可以凭借着高质量的音像和特殊新闻资源的优势地位,加强新闻包装,迎合观众喜好,用更加“时尚〞的方式来讲述新闻,既确保权威性、严肃性,又兼具“可读性〞、欣赏性,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留住观众。
四、结语
新媒体与新技术带来了新的信息源、新的语态,这是传统群众传媒必须面对的生存环境。强化电视新闻等传统群众媒体的本体优势和传播效力,积极主动自我创新,并带动新媒体的层出不穷,使整个媒体行业的生态趋于多样化。这种以多样性为根底的新的传播生态不仅会促进媒介行业范围内的竞争与合作,最终甚至会给整个媒介系统带来共生繁荣。
参考文献:
[1] [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群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
[2]匡文波.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2.
[3][英]丹尼斯·麦奎尔.刘燕南,李穎,杨振荣译.受众分析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4]曹溪月.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传播融合[J].现代视听,2022.
[5]蔡雯.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作者单位:河北播送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