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度
临清市
第一
学期
年级
期中考试
初中历史
2023学年度临清市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请你在答题前,仔细阅读一下说明:
1、试题共4页,总分值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别忘了将答卷密封线内的工程写清楚。
3、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卷上。考试结束,只交答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4分)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反映了林那么徐
A.盼望国家和平的愿望 B.对贪生怕死的鄙视
C.国家利益至上的决心 D.对清正廉洁的称赞
2.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防止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政策 B.英国把殖民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C.中国的经济军事文化落后 D.林那么徐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
3.“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4.烧毁以以下图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A.英德联军 B.德法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5.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件
C.北京条约 D.改订条约
6.“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这句话说明左宗棠的主张是
A.强调西北塞防重要 B.强凋东南海防重要
C.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D.中国西北形势严峻
7.“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歌颂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左宗棠治理新疆的业绩
C.关天培抗英的英雄事迹 D.林那么徐虎门销烟的功绩
8.“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根据所学知识,以下选项中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是
A.关天培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徐骧
10.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当时的国力虚弱 B.清政府妥协投降
C.清军将领消极避战 D.清朝军事装备落后
11.“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幅对联应写于
A.1860年 B.1894年 C.1895年 D.1900年
12.“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的揭帖揭示出义和团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统治腐败,激起人民对抗
B.清政府镇压人民的反帝斗争
C.山东、直隶灾荒,百姓生活困难
D.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矛盾激化
13.慈禧太后对列强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4.“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唯武备那么力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 字精益求精。〞这一论述反映了
A.洋务派的观点 B.维新派的观点
C.顽固派的观点 D.革命派的观点
15.19世纪90年代,洋务运动宣告破产,其标志性事件是
A.安庆内军械所的创办 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C.京师同文馆的创办 D.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
16.“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缺乏以求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那么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材料中的“朕〞应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同治帝 D.光绪帝
17.维新派与洋务派主张的根本区别是
A.鼓励开矿设厂 B.改革教育制度
C.改革政治制度 D.抑制农民起义
18.同盟会革命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中的“鞑虏〞指的是
A.西方列强 B.满族人民 C.清朝统治 D.少数民族
19.下边这幅地图应为
A.武昌起义示意图
B.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
C.北伐战争形势图
D.南昌起义形势示意图
20.“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当归功先行者,积四十年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此联中的“先行者〞①领导辛亥革命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创立黄埔军校 ④首倡“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排列以下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22.〞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求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材料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
A.孙中山和毛泽东 B.陈独秀和李大钊
C.鲁迅和胡适 D.“民主〞和“科学〞
23.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提高工人阶级觉悟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同封建复古思想斗争
24.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B.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5.以下口号最能表达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取消“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拒绝“和约〞签字
26.“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沉着。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l961年写的思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27.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A.领导工人运动 B.领导农民运动
C.领导学生运动 D.领导商人运动
28.被誉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的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29.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这是黄埔军校建校时的一副对联,据此判断该学校最初的办学宗旨是
A.培养军事人才,创立革命军队
B.增强军事实力,建立军阀统治
C.教育军校学员,发扬献身精神
D.实施学校教育,锻炼意志品质
30.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①吴佩孚 ②孙传芳 ③袁世凯 ④张作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北伐战争 D.红军长征
32.以以下图中的人物与以下事件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中共一大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遵义会议
33.排列以下事件发生的顺序①四渡赤水河②吴起镇会师③飞夺泸定桥④会宁会师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34.以下对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打响了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维新派创办 宣传维新变法;从l915年起,进步知识分子以 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2.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农民领袖是 。甘愿为戊戌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
3. 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根据地。
4.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 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l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 召开。
5. 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年l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三、材料解析题(每题6分,共l2分)
1.阅读以下材料:
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开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的成为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开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段、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而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那么有数十万的学生。这是五四运动比拟辛亥革命进了一步的地方。 ——选自毛泽东选集一卷
请答复
(1)五四运动中的先锋是谁(2分)对材料中“五四运动比拟辛亥革命进了一步的地方〞应该怎样理解(2分)
(2)结合材料,你能谈谈五四运动的意义吗(2分)
2.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他们要求民权,开展资本主义,认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二 他们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请答复:
(1)上述两段材料代表了哪两个政治派别的主张(2分)其共同点是什么(1分)
(2)这两大政治派别各兴起了什么运动(2分)其共同作用是什么(1分)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l4分)
1.从l840年—l901年短短几t年问,两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请答复: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1分)造成了什么危害(1分)
(2)中固近代史上第一个“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条约是什么(1分)造成了什么危害(1分)
(3)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什么(1分)造成了什么危害(2分)
2.洋务运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4分)这一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开展起了哪些作用(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