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市政办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x
下载文档

ID:1871401

大小:18.82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市政 气象 事业 发展规划
市政办气象事业开展规划范文 一、前言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根底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事业对国家平安、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根底性作用,对经济社会开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作用,对可持续性开展具有深远的前瞻性作用。随着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开展,气象工作的作用日益突出,全社会对气象效劳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气象事业开展水平的上下是代表当地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气象工作,逐步实现市气象事业的跨越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省气象管理方法等法律法规,立足实际,进一步推进市气象事业的开展,适应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效劳“三农〞以及经济社会开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市气象事业开展“十二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在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市直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下,出色的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局部领域取得创新性、开拓性的开展。 (一)公共气象效劳 “十一五〞期间,对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决策气象效劳、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重大工程和重大社会活动等气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针对经济社会开展和公众的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气象效劳产品进一步丰富,建立了涵盖公路、交通、盐业、农业及海洋经济产业的专项和专业化气象效劳机制。为进一步提升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积极推进气象效劳信息进村、入户工作的开展。年至年间,组建了乡镇、办事处以及到村级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全市气象信息员总数达4500余人,并充分利用市、县气象局的决策气象预警信息短信效劳平台,免费向各级气象信息员发布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扩大气象效劳信息覆盖面,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到达85%。 积极拓展12121声讯 和 短信气象信息效劳,12121声讯 已从“十一五〞初期的60路扩展到目前的360路,部均拨打率到达2.5%, 短信用户覆盖率为8.9%。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市、县电视天气预报,建成电视天气预报虚拟演播室,并承担市XX县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常规气象效劳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0%以上,气象效劳公众满意率达88%。与农业、林业、海洋渔业和畜牧等部门联合移动通讯公司推出了市农村信息化平台,使气象信息能够迅速、便捷地传送到农村移动用户手中;先后完成了7个农村气象信息效劳站建设试点,开展气象信息转发、宣传等工作。通过上述多种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气象效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根本实现了公共气象效劳信息“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 (二)气象预报预测水平稳步提高 根据多样化产业经济开展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定量降水、灾害性天气落区等精细化气象预报预测效劳业务。初步建立了暴雨、雷雨大风、冰雹、上下温、寒潮、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以综合气象探测网络系统为根底,以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为工作平台,综合应用各种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和技术预报方法,制作多种时效的气象预报效劳产品。目前,预报产品时效有: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120小时等,另有月、季、年短期气候趋势预测,气象预报效劳产品的精细化程度逐步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逐年上升,突发气象灾害短时临近预警能力明显提高。近几年,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在90%以上,高、低温预报准确率分别到达了83.1%、80.3%,暴雨预报准确率到达23.2%,专业及专项气象预报效劳领域进一步拓展,效劳产品不断丰富。 (三)综合气象探测系统日趋完善 在地方政府和省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下,综合气象探测系统日趋完善,构成天基、空基、地基综合立体监测系统。在原有7个国家级气象站、1个农业气象观测根本站、2个省定测墒站,1个紫外线强度观测站、1个酸雨观测站、1个沙尘暴观测站、1个大气成分观测站、雷达站和7个pcvsat卫星接收小站根底上,“十一五〞期间又新建成88个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覆盖到全市所有乡镇、办事处,其中7要素站2个,6要素站6个,5要素站2个,4要素站22个,2要素站58个,可以根本满足市气象监测和预报效劳的需要。为有效保障自动气象站运行,初步建成市、县两级技术装备保障系统,建成加密气象站雨量现场标校系统。另外建成4个gps/met水汽监测站、3个沿海能见度观测站、7个台站实景监控系统、7个农田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1个雷电监测站、1个dvb-s卫星接收站、1部移动气象台、1个水质监测站;在冬枣原产地,建成果品小气候自动观测站1个;在和沿海建成风梯度观测塔3座,测风高度为2023米、30米、50米和70米,为开展沿海风能资源开发积累资料;与省供销合作社在良种棉试验基地建成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气象观测站1个。 (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逐步加强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不仅是农业增雨抗旱和防雹减灾的重要手段,而且在缓解水资源短缺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市政府有关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精神,充分利用现有综合探测系统,进一步完善了集预警、指挥、通信及作业组织实施于一体的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体系。市、县指挥中心建成了可视化指挥系统,实现了雷达、卫星云图等信息的实时共享。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强化平安作业和高效率作业的意识,根本完成作业点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完善了固定高炮作业为主与流动火箭作业相结合的作业体系,加强了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强化了人工消雹防御能力和效率,形成人工增雨(雪)可以覆盖全市、对局部冰雹天气可以进行有效防御的能力。目前,全市共有77个固定作业点,其中“三七〞高炮75门,固定火箭作业点2个,流动火箭作业车7部,从事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人员达350余名。 (五)气象科技支撑力进一步增强 气象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围绕开展现代气象业务、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增强人影防灾减灾效率、提高气象为农效劳针对性和主动性等关键科技问题开展多项课题研究,气象科技研发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一批支撑气象业务的科研成果。“十一五〞期间,承担省气象局重点课题4项,市科技局课题2项,部门自立课题58项,获省气象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奖三等奖1项、全省推广工程1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9篇。其中自主研发的“雷达监控报警系统〞、“自动站气象资料分析显示系统〞、“气象报文上行传输系统〞、“基于组播技术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实时共享网络的组建〞等多数研究成果投入业务应用,并在气象业务和气象效劳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5页 共5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