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做好农村水利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docx
下载文档

ID:1860790

大小:20.01KB

页数: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做好 农村 水利 工作 促进 新农村 建设
做好农村水利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一直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开工作。这次厅党组又组织中心组专题学习,对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安排部署,将使我们进一步理清开展思路,明确工作目标,把握前进方向,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做好效劳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水利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如何效劳新农村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下面,我结合农村水利的实际,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认识和想法与同志们共同探讨。 一、新农村建设,农村水利与之密不可分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虽然只有20个字,但内涵却非常丰富,包括了对生产水平、生活质量、人居环境、精神文明与民主政治等五个方面的要求。前三个方面可大致概括为生产、生活和生态,而以饮水安全、灌溉排水、水库除险加固、水土流失治理、农村水电开发和农村水环境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水利正是为生产、生活和生态效劳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关系密切,不可分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水利建设是开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根底。农业是农村的根底产业,生产开展首先是农业生产的开展,核心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能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作为农村水利重要内容的灌溉排水事业的开展。我省排灌区域覆盖了全省43的耕地,生产了全省70的粮食、80的商品粮、90以上的经济作物,充分说明灌排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农村水利建设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生活宽裕有两个条件不能少,一是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建设和改善与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根底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近年来,全省通过农田水利根本建设,尤其对24个大型灌区实施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和42个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29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2亿公斤,局部灌区因粮食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多元。事实证明,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是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根底。作为农村水利另一重要内容的农村安全饮水建设,对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更是体现在多方面。一是及时提供卫生、方便的饮用水,可为农户节省取水时间和劳力,减轻劳动强度;二是以供水为龙头,可带动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条件的改善,有效降低介水疾病发病率,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三是供水工程的综合利用,可为开展乡镇企业和庭院经济创造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四是自来水入户,可带动洗衣机、淋浴器等现代生活设施进入农家,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第三,农村水利建设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根底。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因此,要实现村容整洁,为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就必须在一个流域、一个区域甚至更大的范围内,统筹考虑水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的防治措施。而以农村饮水安全、水土流失治理、小水电代燃料等内容的农田水利根本建设的实施,就能到达这一目的。 综上所述,可以说农村水利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根底、重要条件和重要保障。 二、新农村建设,农村水利任务繁重而艰巨 新农村建设,水利的任务十分繁重。据“XX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一五’水利规划〞,全省需实施的重点项目有8大类18项之多,投资规模达470亿元。就农村水利而言,任务也极为艰巨。 一是农村饮水安全。“九五〞以来,我省虽然解决了一局部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但在广阔农村,饮用高氟、苦咸、污染水及血吸虫疫水等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目前,全省有2927.79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和不安全因素。其中受高氟水、苦咸水、疫水和重度污染水等严重威胁的有1999.17万人,这与当今社会的开展极不相适应,急需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是泵站更新改造。全省泵站主要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现大局部已到达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按照国家规程标准,必须进行更新改造。据统计,全省需更新改造的泵站有大型排涝泵站66处148座,近60万千瓦,中型排涝泵站53座, 9.32万千瓦,小型排涝泵站3970座,58万千瓦;大型灌溉泵站6处,34座, 7.6万千瓦,中型灌溉泵站33座, 7.6万千瓦,小型灌溉泵站14300座,78万千瓦。要在近期完成这些工程,可见任务之艰巨。 三是灌排体系建设。我省灌区众多,但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受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工程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差,配套不完善,以致大多数灌区的灌溉面积达不到设计标准;同时,由于灌区工程运做好农村水利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第2页 行大多在数十年以上,且在工程运行中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渠(沟)系及渠(沟)系建筑物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和更新,致使渠道渗漏、淤塞及建筑物老化、破损现象十分严重,工程完好率仅30-50,造成工程效益和灌溉面积逐年衰减,抗御干旱灾害能力下降,急待整治配套。 四是小型农村水利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建成小型农村水利工程200多万处,这些小型水利工程的建成,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开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小型水利工程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灌区配套不全,效益衰减;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效率降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水利用效率低;工程建设标准低,抗灾能力弱,建设整治迫在眉睫。 五是农村水利改革。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许多工程运行管理措施不强,一些建设成果难以稳固和持续发挥效益。基层水管单位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设施落后,队伍不稳,经费缺乏,严重影响了水利根底设施的安全维护和良性运行。近年来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任务依然繁重。 三、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全力效劳好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对农村水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既是巨大的挑战,更是极好的开展机遇。对此,我们将抓住有利时机,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突出解决影响农村生产、生活开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创新开展,务真求实,全力做好有关工作。 1、狠抓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厅党组“力争‘十一五’期间解决全省1600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的决定,认真组织做好工作。一是认真修订完善XX省“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二是切实抓好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三是精心组织好项目的实施;四是研究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总之,经过努力,使所建工程做到水质达标,水量够用,取用方便,保障有力,长效不衰。 2、不断完善排灌体系建设。一是狠抓泵站更新改造。对列入国家方案的60处、102座、49.63万千瓦大型排涝泵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和基建程序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完成方案任务;同时,加快中小型泵站改造步伐,力争通过泵站更新改造,改善除涝面积2112万亩,使平原湖区除涝能力根本到达设计标准。二是狠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大已开工的24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管理力度,加快启动其余8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步伐,切实搞好4处在建农发中型灌区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其他项目尽快立项上项,力争“十一五〞期间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232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0万亩。三是狠抓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对现有的小水库、塘堰、水窖等蓄水工程进行清淤扩容、整修配套、除险加固,增加蓄水能力;对老化失修的机井、灌溉设施抓紧修复改造,恢复抗旱能力;新建一些小型蓄水、引水、提水和集雨工程,不断提高抗旱能力;积极推广末级渠系改造试点建设经验,在全省探索出一个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又促进农业增收、减轻农民水费负担的新路子。 3、坚持不懈地抓好小型大规模的农田水利根本建设。在确保完成好国家基建项目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面上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特别是抓好“民办公助〞农村水利建设项目,总结、推广成功的改革经验,指导、引导搞好面上的农田水利建设,力争使我省农田水利根本建设在施工方式、投入模式、组织形式上有新的开展。 4、全面深化农村水利改革。一是积极推进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水价改革和基层水利站改革。将按照厅党组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做好工作,力争如期圆满完成任务。二是标准“一事一议〞。进一步建立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根底设施建设投工投劳,以加大建设力度。三是推广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标准协会管理。四是探索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新模式。充分依靠广阔农民力量,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联户合作等经营管理方式,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正常效益的发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做好效劳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职责,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的部署安排,扎扎实实做好有关工作,力争为加快我省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奉献。 第7页 共7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