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最终定稿.docx
下载文档

ID:1858514

大小:19.23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金 机构 支持 经济发展 调查 思考 最终 定稿
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开展的调查与思考[最终定稿] 对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开展的调查与思考 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宏观政策相对宽松的大背景、大环境下,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金融机构引导资源配臵、调节经济运行、促进地方经济科学开展,是当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近期,笔者就凤凰金融机构支持凤凰经济社会开展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掌握了县域金融组织体系状况,分析了金融支持凤凰经济社会开展存在的问题,并作了有益思考。 一、我县金融组织体系状况 一是县域金融顺应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开展。我县金融部门根据国家货币政策要求,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和经济特色,不断创新信贷方式,扩大贷款投放,确保了货币政策与县域经济的有效对接,促进了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同时,县域经济稳定开展又夯实了金融持续开展的根底,实现了经济、金融互动“双赢〞开展。202223年,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2.87亿元,比2022年增加14.23亿元,增长264.7%。实现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9.88亿元,比2022年增加8.55亿元,增长75.6%。 二是县域金融机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近年来,我县金融机构按上级要求进行了适当的战略改革调整,其中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撤并基层营业网点,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加速开展,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业务也迅速向基层乡镇延伸扩张。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地方性金融机构为辅的金融格局逐步变成了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收缩,邮政银行非理性扩张,农村信用社“一社支三农〞的金融格局。据统计, 12022年以来,我县共撤销农村金融网点32个。目前,我县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6个,其中农村信用联社分支机构高达23个、邮政银行储蓄网点11个。 三是县域金融机构市场份额被重新分配。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营销战略转向和机构网点收缩,其市场占有率逐年减少,同时邮政银行储蓄业务迅速拓展,存款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在贷款市场和结算业务方面,农村信用社地位逐渐上升,市场份额逐年增强。2022年以来,凤凰邮政储蓄存款增量为2023400万元,到202223年达32897万元,增加了22457万元。与此同时,全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以年均2023%以上的速度连年增长,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而与农村信用社相反的是,国有商业银行无论是贷款余额还是营业网点数都呈递减趋势,并且其贷款额的减少超过了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增量,成为金融机构对我县的信贷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金融机构支持我县经济社会开展的具体形式 一是提供融资平台。当前,不断开展壮大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网点及保险业务填补了商业银行基层网点因缩小而无法融资的空缺,使金融机构成为城镇的融资平台。今年上半年,仅县邮政银行便吸存农村资金3.3亿元。 二是提供信贷保障。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在不断收缩,但对于相对贫困的凤凰,金融机构仍是凤凰经济社会开展的信贷的唯一渠道,6个金融机构也相应的开展了信贷业务。如农村信用社提供了支农贷款业务,建行提供了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农行提供了工业贷款工程。202223年1-6月,全县各类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8.85亿,比202223年全年高0.78亿 元,增长幅度在2023%以上。 三是提供资金总量保障。尽管金融机构的贷款手续繁杂、过程漫长,但只要在手续齐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各大金融机构对贷款的数额均是足额发放,在存贷差日益拉大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相对存款余额更多,能提供的资金保障也更有保障。 三、金融机构支持我县经济社会开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金融机构在支持县域经济开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县级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明显存在吸收存款功能强化、发放贷款功能弱化的现象。融资难成为阻碍县域经济开展的主要“瓶颈〞。 一是金融效劳主体缺位。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县级分支机构不断收缩,我县6家商业银行不断缩减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个数,退出农村市场,乡镇网点为零。而农业开展银行作为国家的政策性银行,仅负责粮棉油收购、储运等环节的资金提供,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后,其效劳能力和范围有限。尤其是邮政储蓄扮演“抽水机〞角色,将大量农村资金抽出转化为城市工商业资金。目前仅有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提供效劳,形成了农信社“一社支三农〞的格局。且全县24个乡镇中有5个乡镇没有农村信用社,导致不少农村长期得不到金融效劳和支持。加之各国有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战略,上存资金、信贷投入逐步向中心城市、大客户、垄断性行业集中,使基层金融机构缺乏贷款自主权,局部商业银行退化为“储蓄机构〞,造成资金体制性外流。 二是银企合作少。近年来,我县在文化旅游业的开展带动下,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非公制经济为主的中小 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力军,特色农业也逐步取代传统种植业。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金融机构也在改变经营方式和机制,但与经济结构调整相比,金融改革明显滞后,突出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转变过慢,其经营、效劳理念没有实质性转变,仍局限于XX县区和原有的大中型国有、集体企业和垄断性行业,而对新兴的民营经济那么不够重视或支持不够,加上局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信誉度差,银企关系有待进一步磨合,短期内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现状难有改变。202223年上半年,我县只有农业银行发放工业贷款,贷款余额仅5139万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7.2%,同比减少2794万元。 三是社会信用环境差。当前,我县金融生态环境欠好,社会信用根底、行政环境和执法环境欠优,各种形式的逃废债现象时有发生,加上历史包袱沉重和企业破产、农信社金融债权大多是“零清偿〞。在市场经济信用理念和体系尚未建立前,金融部门的债权得不到保护,导致了许多不良贷款产生。202223年,全县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高达2.5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2.2%。为防止不良贷款和借款不还现象发生,金融部门加强了信贷风险管理,一是偏重强调贷款责任追究,忽略了对贷款发放的鼓励,造成信贷人员贷款营销积极性不高。二是上级行上收了局部支行甚至全部贷款权限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权限,支行放贷能力有限。因此又出现了“畏贷〞和“惜贷〞现象。据统计,2022年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6.92亿元,截至202223年底,全县金融机构的贷款不升反降,各类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仅6.2亿元,负增长6.8%。 四是县域经济与金融协调开展矛盾突出。在经济成分、 经济结构多元化的开展形势下,虽然不能以贷款余额增量来衡量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开展的促进作用,但由于XX县区财政困难、收支矛盾突出的XX县区来说,银行信贷仍是县域经济融资的主渠道,然而银行苛刻的贷款条件和过少的贷款,使凤凰的融资情况不容乐观。202223年,全县固定资产来源于银行贷款的仅占8.5%,全县中小企业仅11%获得过金融机构授信和贷款。同时,较差的金融生态、信用环境,使金融机构担忧贷款投入后会形成新的不良资产,积极投放信贷和无所作为的思想,县域经济与金融协调开展矛盾突出。 五是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对县域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形成约束。一是信用评级难。银行对法人企业评级要求提供近三年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而对于财务制度不健全,无法提供标准财务报表的县域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缺乏相对客观的评判标准,县域企业多数评信等级低,不符合贷款条件。二是信贷方式单一与县域多样化、多层次的融资需求不相适应。存在支持范围狭窄和需求范围扩大之间的矛盾,贷款需求期限长与金融支持短期化矛盾较突出,同时抵押难、担保难,制约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三是贷款权限上收过度,对县域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贷款产生不利影响,使县域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四是过分强调风险考核和新增贷款零风险的机制不切实际,造成信贷人员奖惩不对称,从而严重挫伤了业务人员的积极性。 第6页 共6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