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谈谈
物理
教学
中学生
解题
能力
培养
谈谈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解题是学生能力的体现,恰切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正确解答各种物理问题,是物理教学中最终要到达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培养解题能力,促使学生顺利完成两个飞跃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培养探究问题的兴趣,开展学生生探究的能力。
物理是一门密切联系实际的科学,培养学生善于探究物理问题,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通过观察教堂里摆动的吊灯,对吊灯摆动的过程进行了屡次的探究,发现吊灯摆动的等时性,后来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利利用摆的等时性制成了世界第一座摆钟。许许多多的科学家就是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探究来发现物理规律,并把它转换成科学成果的。在物理教学中,我们也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浮力的应用时,为了让学生明确物体浮沉的条件,并使学生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我将形状及大小相同的木块和铁块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说明原因,经过讨论,学生形成了几种看法。甲同学说:“木块受到浮力比铁块大,所以浮在水面〞。而乙同学说:“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P液gv排,铁块比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多,所以铁块比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丙同学那么说:“铁块受到的浮力比它自身的重力小,所以下沉;木块那么相反,所以上浮〞。究竟哪种看法正确,我让同学们展开讨论说说探究的方法,再让学生动手实验并交流探究的结果。最后我给予综合评价并概括指出: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理在同一种液体中所受受力的大小由物理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决定,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也越大,在上例中,铁块受到的浮力比木块大;而物体的浮沉那么与物体所受浮力与自身重力的大小有关,在上例中,铁块所受浮力小于自身重力而下沉。假设要使它上浮,只要将其制成空心,使它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它就浮在水面。如用钢铁做成的轮船,再如潜水艇还有可以调节受到浮力的大小使其上浮下沉,还有气球、飞艇等也是依据这个原理使浮力获得了重要的应用。
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启发引导,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交流评价,开发学生探究的潜能;促进学生不断提高探究的兴趣和解答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物理研究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著名物理学家劳厄有一句名言:“所谓素质无非是把学校学过的东西统统忘掉之后剩下来的东西。〞这就是说,探究式学习不再把静态知识结果的传授作为唯一的或主要的目标,当学生具有学习的能力后,他们不必花费自己毕业的精力去记忆,如果需要,他们可以利用获得的方法去获取。从这个意义上讲,让学生通过控究过程去参与、体验和掌握探究的方法,比死记探究的结果更为重要。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假设法推理得出惯性定律;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用实验探究法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用转换法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所有这些无不说明物理研究方法所起的重要作用。
所以,在探究教学中要努力让学习了解并掌握探究过程运用的各种方法。例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教学中,当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之后,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来确定他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研究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把物理研究方法运用在分析问题过程中,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运用“控制变量法〞学生比拟容易解答类似以下的问题。①“受力面积越小时压强越大〞是错误的说法;②“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不怎么热〞。是因为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电炉丝电阻很大产生的热量多,所以热得发红,而导线电阻很小所以不怎么热。
可见,在教学中加强物理研究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题型训练,培养创新思维 意识和解题能力。
练习解题是稳固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重要手段,通过解题可使学生拓宽知识视野,不断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并在解题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中要通过加强题型的训练,不断开展学生的认识能力,除有目的地加强基此题型的训练外,更要着重于创新类题型和综合能力类题型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综合能力。
1.引导创新设问,培养创新思维意识。
例一:图1所示提汽车、摩托车上的测量表电路,根据电路答复以下问题。〔1〕图中机杆AOP要用什么材料制成?为什么?〔2〕油箱内油面的升降不易观察,通过电流表读数变化可直观地把油面情况反映出来,这种方法叫转换法,在学习物理中还遇到过什么地方用了这种方法?请举一例。〔3〕试分析油量表的工作原理。此题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很大的作用,但依问题寻答的题型往往也会养成学生定势思维的习惯,使学生缺乏创新思维的意识。所以,在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创设新的问题。如上例中我给出了另外三个问题:〔1〕如果油量表出现异常现象:A:加油时油量表示数反而减小;B:油量表示数总是不变,但示数不为零,这是什么原因?请各写出一个。〔2〕为什么电路中要串联一个定值电阻R0,能不能把它省去?〔3〕能否用电压表改装成油量表?假设不能那么说明原因,假设能那么画出电路图〔在图2中补充完整〕。
显然这三个问题引起了学习浓厚的兴趣,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如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教学中,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要求学生完成实验之后提出一个比拟创新的问题并说出解答问题的方法。结果有一位同学提了如下问题:“当电压表0-15V的量程损坏不能使用是地,这个装置能否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我对学生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你是怎样解决的?〞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了如图3所示的电路,并说出了正确的实验原理。
通过引导学生创新设问,培养创新思维的意识,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不断提高。
2.加强变化量题型训练,培养学生“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思想。
例二:用图4所示的滑轮组匀速将重量为2×103N的物体提升1M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625N。求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②当提起的重物改为3×103N时机械效率又是多少?
这是一道滑轮给提升重物重量改变的问题,第①问学生比拟容易解出机械效率为80%。第②问机械效率仍是80%吗?由此我给学生进行如下推导: 从式中看出,G轮一定,当G物变大时,机械效率也变大。通过W额=W总-W有,用 求出动滑轮重量,即可解出提升重物改为3×103N时机械效率变为85.7%。量变会引起质变,这样的题型在物理计算中经常提到,如在电路问题中,调节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会因为电阻的改变而导致电路里各局部电路两端电压和电路中电流的改变。所以,通过加强对这类型题的训练,就能使学生形成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思想,促使学生逐步提高解题正确率。
总之,正确解答物理问题是学生学习能力和效果的具体体现,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加强物理研究方法的指导,开拓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就能使学生顺利实现两个“飞跃〞不断提高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