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当代国外青少道德教育模式对我国德育的启示.docx
下载文档

ID:1856705

大小:22.53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当代 国外 道德教育 模式 我国 德育 启示
当代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模式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摘 要]重视和加强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特征。本文从分析当代青少年存在的“道德危机〞入手,探讨了当代西方国家改进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模式,并提出了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深化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改革的三点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 道德危机 道德教育模式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3—0027—04  [作者简介]贾仕林,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处(江苏常州 213001)    当今时代,全球青少年道德教育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站在这世界性、世纪性的教育潮流中,探索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实走向,把握其未来的开展趋势,学习借鉴其有益的经验与做法,更加理智、更加科学地加强和改进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青少年工作面临的一项充满挑战性、前瞻性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对此作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和同仁。    一、时代背景:当代世界道德危机的严峻挑战    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会引起西方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普遍重视,以至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教育开展趋势探讨这个问题,必须分析当今世界青少年日益凸现的普遍性的道德危机。  在西方兴旺国家,人们在反思20世纪60—70年代的教育时,常常痛感无视道德教育带来的人才片面开展。兴旺的教育未能提高一代人的道德水平,没有培养出理想的公民,却造就了“道德迷惘的一代〞。在西方兴旺国家,青少年道德危机的状况绝非个别。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青少年被称为“漠不关心的一代〞,“有太多的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几乎从未接触过我们的自由所赖以存在的根底——道德标准〞,“各种年龄的孩子成认撒谎、欺骗和盗窃行为的人数之多也前所未有〞,他们似乎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只理解了一半,他们只强调权利而忽略了义务。英国2/3的青少年道德观念模糊,分不清对错,不知道该相信谁或者把谁作为典范;法国青少年被人们称为“被牺牲的一代〞,他们吸毒、昏头昏脑,搞打砸抢、自我破坏;德国青少年被称为“迂菲士(Yuffies)〞,即不成器的人,或被称为“一代未知数〞;在俄罗斯,俄精神病专家鲍里斯·德拉普金认为,俄国青少年一代正在变得蠢笨、不断退化,在他们的性格方面形成了病态的劣性:残忍、好撒谎,有怨恨心理,对什么都无所谓。美国的一份教改报告认为,“二次大战以来,膨胀的个人主义传统变得越来越强大……社会失去了内聚的共性意识〞,“今天的学生被人称为‘自我的一代’,只顾及个人的目的,追求个人私利,放弃政治和社会责任的诱惑也在侵袭着他们〞。一位全球问题专家指出:“工业化导致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受到损人利己动机的驱使,对为社会效劳和树立对社会利益的责任感越来越没有兴趣。〞  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关心的焦点,引起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S·拉姆勒指出:“为培养21世纪的公民,我们必须不断设法帮助学生学会‘用他人的眼光、心理、心态来看待事物’〞,“建立一种要求我们为地球上人们更好地生活负责的价值体系。〞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于1988年在其开展的教改报告中就指出:“能否培养出在道德情操和创造力方面都足以承担起21世纪的日本的年轻一代,将决定未来的命运,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并在1989年召开了有中小学校长和地方教育委员会有关人员参加的“加强道德教育全国大会〞,提出道德教育工作是关系日本21世纪命运的关键,道德教育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首位,并提出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五个关键措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看到了“在道德教育方面,人们期望正在高涨〞的社会现实,提出只有不吝惜在品德教育上花钱,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道德教育投资并不是“非生产性的投资,它会很快地得到经济归还〞,“在未来的21世纪应该把道德教育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要重视和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研究和改善。    二、四大走向:全球道德教育的理性回应    重视和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已经成为全球教育改革和开展的共同特征,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及现实意义,纷纷调整道德教育的思路与策略,形成了全球性道德教育的新景观。下面主要从四方面对当代西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开展趋向作一简要分析。    1.目标:培养富有民族精神的社会“好公民〞  尽管人们对当今道德教育的理解在许多方面、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都无一例外地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青少年具有符合本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明确公民的权力和责任,做一个忠诚地效劳于国家的、适应本国文化的“合格公民〞、社会“好公民〞。著名道德教育学家柯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就是培养超习俗的第六阶段的人,即自觉遵守人类普遍价值原那么的人,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培养遵循社会习俗法规行事、忠于祖国的好公民。在西方许多国家,公民教育(又叫政治社会化)是学校对青少年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目标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美国和许多国家如英、法、德、瑞士、丹麦、日本等国设置了公民教育课。西方国家公民教育的衡量标准,就是能否培养出认同资本主义制度的“民主公民〞,是否“培养一个好公民,能投票的好公民,民主制度下的好公民〞,尤其是把是否具有鲜明的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作为评价其教育效果的主要标准。  民族精神是一种激发人向上的动力源,是人类群体间一种强大而具普遍意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民族精神就没民族和国家。因此,世界各国都意识到民族精神应成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灵魂,道德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本国青少年的民族精神。美国强调宣扬所谓“美国精神〞,强调要培养具有“强烈的对国家的忠诚感〞的美国人,让青少年成为有民主精神、勇于开拓,以当美国人为自豪,即认为“当一名美国人比当任何其他国家的国民更好〞,由此造就了一批敢作敢为、大胆进取的“世界公民〞。新加坡十分注重对国民进行“国家意识教育〞,培养“新加坡人〞是新加坡国家意识教育的核心。1990年新加坡国会提出并通过了为全体新加坡人认同的“五大共同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心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在此根底上大力弘扬“敬业乐群、勤劳进取、廉洁奉公、讲求效率〞的新加坡精神。韩国主张把“弘益人间〞(韩国历史上第一个王国的建国精神,语出古朝鲜神话,意指广为人类谋利益)作为教育理念,强调民族的德育第一,表现为自主性、公益性、协同性、勤勉性、奉献性、效率性,以此强化民族自立精神,重塑民族之魂,弘扬民族传统,振奋民族精神,因而被一些学者概括为“有国籍的教育〞。德国历来注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