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考古
类型
认识
关于考古类型学的几点认识关于考古类型学的几点认识 【摘要】:考古类型学是考古学分析最基本的方法,它通过研究遗存器物的排列序号来确定器物的相对年代和演化过程。通过对考古类型学的学习,发现之前我在论文写作中运用考古类型学时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谈谈我对考古类型学的看法。【关键词】:类型学;共存关系 一、考古类型学的发展 类型学是对收集到的实物资料进行科学归纳和分析、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受到生物分类学的启发而产生的。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首先使用类型学方法的是安特生,他在 20 世纪 20 年代时,对基本器类的划分和定名、仰韶文化的确立和甘青地区史前文化的分期等方面的研究中,均采用了可以认为是类型学的方法,为类型学方法在中国考古学的运用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而我国学者首先运用类型学方法对陶器进行细致分类的则是梁思永,他在对新时器时代的陶器进行分析时,综合分析了陶片的质料、颜色、纹饰等,按三层符号五个级别进行了分类。尔后,李济又结合人类学的方法,在城子崖发掘报告陶器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序数法”的具体的类型学分类方法。他主张按门、目、式、型的次序来对陶器和铜器分类。但是,这种分类方法难以记录和表达同一器别内形态差别的复杂和细微之处,从而不便于寻找及表示器物的形态变化过程,更不易于记忆。20 世纪 40 年代,苏秉琦在整理宝鸡斗鸡台墓葬及出土遗物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形态的陶鬲存在着不同的深化轨道,从而将其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在每一类型内探寻其发展深化过程,并按其顺序给予不同的符号。如他根据鬲的器形、外表和制法的差别,特别是足部的特征,把斗鸡台出土的 40 件陶鬲分为袋足类、折足类、矮脚类等三大类,袋足类内又分为锥形脚和铲形脚两小类。然后依据各类鬲在形态、附饰和制作方面的特征,对每一类鬲进行分组,亦即分期。这样,类表示形态演化轨道,组为早晚关系,实际上就是今天所说的型和式。并且还在此基础上,以墓葬为单位,把墓葬分为瓦鬲墓、屈肢葬墓、洞室墓等三大组十一期。这种根据形制及制法对器物进行类、小类、组的划分以及根据这种划分再利用與之共存器物从而对整个墓葬群进行分期的方法揭示了器物之间有规律可循的复杂的演变关系,这种方法及其叙述方式对后来的类型学研究影响很大,现在我国一般对类型学方法的认识即建立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70 年代,苏秉琦在研究仰韶文化的区域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考古学文化研究中的“区、系、类型”问题,加快了在中国更大的范围内建立新石器和青铜时代文化的时空框架和发展谱系的步伐。“类”、“型”、“式”是则是近年固定下来的三个基本概念。二、类型学的运用 在我之前的论文中,有一篇题为关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器盖的研究以海岱地区龙山文化为例,文章中在关于类型学的运用上,出现了很多对考古类型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认识上的不清楚和错误。在对陶器器盖研究一文中,我没有搞清楚为何要分类和为何采用类型学,纯粹是一张出土遗存的目录单,根本谈不上任何具体问题的探讨。首先,我们从考古类型学的概念中了解到它是通过对遗存形态的分类排比,研究遗存演化序列的学说。它是一种用来确定遗存时代的方法。因此,在研究陶器器盖的过程中,必须要是为了达到理清陶器器盖的整个发展演化过程而研究,而我的研究则仅仅是停留在简单的形态分类上,没有达到任何解决问题的实际意义。所以,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前,应该了解它们在地理上的分布关系,接下来再考虑用类型学的方法了解它们的时代关系;其次,在研究陶器器盖一文中,对于类型学分类的方法也运用错误,类型学研究首先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按照“类”、“型”、“式”三个基本概念。我在对海岱地区龙山文化诸多遗址出土陶器器盖进行分析比对时,按照他们的形制,大致分了平顶盖型、圆顶盖型、覆盆型、覆盘型、覆碗型等五型,又根据器盖附着装饰,有的型下又分了几式。这里的覆盆型、覆盘型和覆碗型盖的“型”应该为“类”,因为这是代表这种形态器盖的发展轨迹,而平顶盖型和圆顶盖型器盖则是不同类下面不同时期的发展形制。并且,由于在研究中缺乏实物资料,仅仅是出土报告,有很多器盖的大小无法确定,就简单的按照他们的外形进行分类,这样根本就找不出他们之间的发展演化关系;再次,就是在对陶器器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完全忽略了共存关系。共存关系对于类型学研究的意义重大。要对单个的出土物进行年代断定,因为得不到和其他物品共存关系的证明,得到的结论往往是不严密的,或者说其可信度较低,更何况是器盖。所以,在研究器盖的时候,对有带器盖的器物进行分析,确定器物的年代,并且能找到有共存器物的年代,那么确定这一类器盖的年代也就比较准确了。最后,我简单地认为凡分型分式就是类型学分析。这可能是受到考古报告中“型”、“式”的影响,考古类型学中的“型”指的是研究对象的演化序列,“式”为其发展阶段,型式的确立是在对遗存反复分类排序之后得出的,当型式完全确立出来后,那么类型学的研究也就基本结束了。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是用来确定考古遗存的发展序列,这有利于了解整个遗址的的年代关系以及这种文化的交流与关系。因此,在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时候,一定要有足够多实物资料进行排序研究,其中任缺一环,都有可能造成器物发展过程的不完整性。并且,还要采用多方法、多视角、多参照系的综合研究去判断发掘所得遗物的层位关系和共存关系。参考文献:1冯恩学.田野考古学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01)2陈淳.考古学研究入门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8)3栾丰实,方辉,靳桂云.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M.文物出版社.2002(10)4陈淳.考古学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03)5杨晶.中国考古类型学研究的典范之作-读瓦鬲的研究J.南方文物.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