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疾病
预防
控制
工作
发展规划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时期。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继续深化改革与开展,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效劳。
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状况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省卫生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开展观,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强化对疾控工作的领导。通过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加强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队伍建设,改善了各级疾控机构的实验室和工作条件,提高了检测水平和检测质量;全省方案免疫接种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儿童免疫规划针对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保持了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实现了消除丝虫病的目标;非典防治工作取得了“三个零〞的重大胜利;实现了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的中期目标;艾滋病疫情继续保持低流行的态势;构建了五级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实现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两个百分百的目标;通过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报揭发病率较为平稳;各种传染病疫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制试点工作取得进展,群众健康状况得到改善,人均期望寿命得到提高。
虽然“十五〞期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今后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底,但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艾滋病病毒感染和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并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各种新发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时有发生;免疫针对性疾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造成了沉重的疾病负担。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职业卫生与平安、伤害、不良生活方式疾病的危害也将不断加大。而现行公共卫生体系尚存在较大差距。集中表现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够健全,疫情信息监测和报告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应急救治能力缺乏,难以应对相对复杂的疾病流行局面和多重疾病负担的压力。尤其是人才队伍建设、经费长效保障机制等问题将成为公共卫生体系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与可持续开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指导思想和原那么
“十一五〞时期,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强化大卫生观念,立足省情,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推动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可持续开展。为此,要坚持以下原那么:
一是以体制改革为切入点,遵循“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明确职责、提高效能、城乡兼顾、健全体系〞的要求,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二是建立以疾控中心为主体,以健康需求为导向,防控、人才培养、研究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创新开展思路,拓宽工作范畴,提高效劳质量。
三是在五级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建设的根底上,以疫情信息报告为抓手,推进信息化建设。
四是建立健全疾病监测体系,完善监测、预测、预警制度,以重大疾病防控为重点,提高应对各种新发传染病的处置能力,实现工作重点由控制疾病向预防疾病的转变,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五是以改善检测手段为突破口,加强疾控中心实验室检验检测仪器装备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升疾控工作能力。
三、总体目标
到202223年,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开展的总目标是。重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260/2023万以下,社区慢病综合防治工作得到推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提供有力的健康保障。
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为:
(一)艾滋病防制。认真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健全艾滋病防制工作队伍和网络,实施自愿咨询检测和重点人群监测,提高艾滋病感染者发现率,加强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管理,落实“四免一关心〞政策。到202223年,将我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控制在3万人以内。性病年发病增长幅度控制在2023%以内。15-49岁人口中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城市居民到达85%以上,农村到达75%以上。有效干预措施覆盖90%以上的主要高危人群和流动人口。为70%以上符合条件的吸食阿片类毒品(主要指海洛因)成瘾者提供药物维持治疗,受治者保持率到达60%以上。城市社区和乡镇卫生效劳人员90%以上、乡村医生和卫生员7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省级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到达国内先进水平,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覆盖县以上的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有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效劳。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发现率维持在15%左右。对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管理率到达90%以上。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人8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实施中医药对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对症治疗,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中医治疗效劳;有治疗需求的艾滋病病人90%以上得到相应的时机性感染治疗效劳。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90%获得母婴阻断效劳。
(二)结核病防治。实施dots策略,加强肺结核病人标准化管理。坚持双向转诊制度,肺结核病患者和可疑肺结核病病症者转诊率到达95%。提高病人发现水平,确保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70%以上。认真执行督导化疗制度,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治疗全程督导覆盖率到达85%,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的规那么治疗率到达95%。新发涂阳肺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达85%以上。通过标准化治疗和管理,为实现2023年涂阳肺结核患病率和结核病死亡率在1990年的根底上各下降一半的目标,打下坚实的根底。
(三)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治。扩大全省流感监测网络,加强流感实验室建设,加强疫情报告和主动搜索工作,提高快速检测和预警能力。加强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现场处置能力。加强物资储藏,加强与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做好疫情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到及时报告、快速诊断、果断处置,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四)霍乱、伤寒等肠道传染病防治。加强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建设,开展疫情监测,做好外环境病原学检索工作,一旦发现疫情,要按照“早、小、严、实〞的要求,立即扑灭,力争不出现二代病例。
(五)乙型肝炎防制。落实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综合措施,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以有效遏制乙肝的高流行状态。到202223年,我省人群乙肝发病率和乙肝外表抗原携带率有显著下降,死于由乙肝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癌的人数明显减少,5岁以下儿童乙肝外表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全人群乙肝外表抗原携带率降至7%以下。新生儿全程接种率以乡为单位到达90%以上;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以县为单位到达80%;2022年后出生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95%以上得到补种;人群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到达80%以上。建立完善的乙肝流行病学监测和实验室检测网络。
(六)慢病防制
加强慢病防制能力建设,各设区市疾控中心设立慢病防制科室,建立慢病防制专家指导队伍,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预防与监测和与慢性病有关的行为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加强对基层慢病防制工作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县(市、区)相关工作人员培训率不低于90%。社区卫生效劳机构加强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高血压及糖尿病高危人群与病人的管理,到202223年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糖尿病、牙病知识的知晓率达60%以上,管理率不低于35%。“十一五〞期间,各设区市至少设立一个慢病综合防治试点县(区、市),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七)学生常见病防治
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逐步建立健全学生常见病监测体系和学校疫情报告制度,不断加强学校防病工作的技术指导,完善学生常见病防治的卫生保健效劳,催促各级各类学校落实防病措施,提高学生体质,降低学生常见病的发病率,及时控制突发疫情。
(八)免疫规划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落实相关保障制度;全面落实预防接种工作标准,稳固和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继续做好疫苗针对疾病的防控工作。以预防接种标准化门诊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标准预防接种行为。继续维持全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做好afp监测,各项工作指标到达who的要求,提高对输入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发现与反响处置能力。推广平安、有效、经济的疫苗,力争将流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管理,预防和控制麻疹爆发,进一步降低白喉、百日咳等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实行平安注射,预防接种及医疗注射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材,实施国家免疫规划预防接种使用一次性自毁式注射器材。到202223年,完成全省所有预防接种单位资质认定和预防接种人员培训工作,到202223年,全省实现以乡为单位儿童方案免疫接种率到达90%以上的工作目标;以县为单位,新入托、入学儿童查验接种证率≥95%,应补种儿童完成全程补种率≥90%;白喉发病率控制在0.001/2023万以下;以县为单位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2剂接种率到达95%以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到达95%以上,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2023万以下;百日咳及乙脑发病率控制在2/2023万以下。
四、工作策略
(一)开展公共卫生监测
(1)疾病监测
根据疾病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建立覆盖全省涵盖主要病种的疾病监测网络。制定全省疾病监测工作规划,强化对监测工作的管理。不断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开展监测内容、方法、效果的研究,提高监测水平,对局部重点疾病建立预测预警分析模式,制定动态预警阈值。到202223年,对国家规定重点监测的法定传染病全部实现实验室诊断级别的监测,做到每周预警预报。逐步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监测,通过生活方式与发病规律的研究,指导群众科学防病。
(2)健康水平监测
根据经济社会开展状况建立假设干个健康水平监测点,通过对出生率、死亡率、期望寿命等指标的监测,对全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建立假设干个学生健康水平监测点,通过对学生的生长、发育以及因病缺课等指标的监测,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科学指导防病工作的开展。建立假设干个居民营养状况监测点,开展营养状况与健康水平的监测,引导群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健康危险因素监测
设立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点,以健康相关产品监测、水质监测、病媒生物监测为切入点,逐步扩展到职业危险因素监测、伤害监测、心理-行为监测等,进而建立健康危险因素监测体系,及时发现有关健康危险因素,为群众提供健康平安警示。
(二)加强健康教育
围绕疾控工作的重点,积极争取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采取各种适宜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通过各种有效的干预措施引导群众改变不卫生的个人行为,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卫生素质,增进健康。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
建立省、市、县三级vpn专有网络,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根本满足疾病预防控制的日常办公、疾病监测、应急反响和检验检测的需要。抓好公共卫生公益 12320的建设,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方面的作用,设立群众举报平台,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疾病控制工作中来。建立健康信息发布制度,发挥预警和健康提示的作用。加强疾控系统办公信息化建设,标准业务处理流程,促进各项管理工作的标准化。
(四)提高检验检测能力
加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努力到达实验室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省级不少于41%、市级不少于40%、县级不少于35%的标准。加强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建立以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和国家实验室认可为根底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完善实验室根本功能。重点建设微生物检验、理化检验、艾滋病监测确证、脊髓灰质炎监测等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