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和谐社会读本05第五章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docx
下载文档

ID:1841213

大小:20.71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和谐社会 读本 05 第五 影响 社会 和谐 矛盾 问题
和谐社会读本05第五章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浅谈社会和谐和社会矛盾 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姓名:徐永江学号:202302290022 本文试图通过从和谐社会的自生性和能动性角度来理解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得出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关系,对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有参考价值,为科学开展观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根底。关键字社会和谐社会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需要正确处理社会和谐和社会矛盾的关系。学界对此已达成了一定共识:构建和谐社会,化解社会矛盾是前提和根底;化解社会矛盾,和谐社会是目标和价值归属,二者本 质上是辩证统一的。也就是说,和谐是以差异、差异为前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要使各种差异形成一种内在的合力,实现一种良性的互动,这样才能真正产生协调与和谐。一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关系 (一)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 矛盾,即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矛盾是事物开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双方在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作用下到达“动态平衡〞。这种动态的平衡就是一种和谐的状态。而整个社会就在诸多矛盾的平衡中开展变化了。第一、毛泽东、邓小平的矛盾观,毛泽东的矛盾论就是一部系统阐述矛盾问题的著作。毛泽东在著作中将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宇宙的根本规律。并且对矛盾规律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论述。毛泽东在中国的革命战争时期灵活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取得了革命的胜利。邓小平在汲取毛泽东“矛盾规律〞认识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根据当前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开展〞。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和“一国两制〞的治国方针。邓小平在时代的背景下辨证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让中国的经济走向了腾飞。 (二)社会和谐与社会根本矛盾 从古至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根本矛盾,存在于所有社会中。社会也在其矛盾变化中开展了。要么前进,要么倒退。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但是,1936年的苏联却错误地认为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适应。没有矛盾。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导致苏联慢慢形成了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经济开展缓慢或停滞不前。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提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但是并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法去开展经济。邓小平拨乱反正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国的经济开展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这就是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 我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中仍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开展。因此,我们应当深刻理解和把握对立统一规律.减少开展中的对立面,即不和谐因素;改革经济、政治体制中的弊端。对开展中的积极因素继续深化改革。使开展中的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到达“动态平衡〞使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生产力的开展,使上层建筑进一步适应经济根底。从体制上让社会更加和谐。 (三)社会和谐与现阶段主要矛盾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不断提高的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伴随着经济的开展,人们对物质文化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面对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人们的需求很难被满足。人民内部矛盾在物质利益分配上显得格外突出。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清醒认识及妥善的处理就变得格外重要。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开展生产力就是解决这个矛盾的中心环节。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开展,“落后〞的社会生产自然也就变成了“先进〞的社会生产,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就可以实现了。 二、社会矛盾的根源 (一)物质利益矛盾是社会矛盾产生的经济根源 物质利益的协调是社会和谐的核心,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并在量和质上呈扩展之势。量表现为社会矛盾数量剧增;质表现为群体性、对抗性矛盾的特点。但是,绝大多数社会矛盾表现的是物质利益矛盾,物质利益矛盾是社会矛盾产生的经济根源。一方面,物质利益是现实的人的活动的核心。研究利益首先必须明白需要。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表现,是人作为需要主体对需求对象的直接诉求,它反映了人作为需求主体对需求对象的直接依赖关系。利益是在需要根底上形成的,是人与人之间对需求对象的分配关系。人的需要在经济关系中表现为利益关系,离开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就不可能理解利益。利益的特性是现实的社会性,如果说社会关系在本质上表现为利益关系,那么物质经济关系也可以说是社会关系的根本表现形式。而人就是创造财富和享受利益的主体。另一方面,我国现实的社会矛盾也凸显出物质利益矛盾的锋利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社会生产首先必须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投资方式、分配方式、消费方式等等的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也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还不兴旺,无法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需要,导致了物质利益矛盾的大量出现。所以,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实质问题主要是经济利益矛盾。 (二)思想价值矛盾是社会矛盾产生的文化根源 社会矛盾的产生既有经济上的根源,又有文化上的根源。第一,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是社会的精神生活以及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矛盾根植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其本质是社会物质利益矛盾的反映,但又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正因为此,文化上的矛盾或者说是思想价值上的矛盾是社会矛盾产生的一个深层次原因。第二,现代社会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和行为方式自由化,也使思想价值趋于多元化。这种思想价值矛盾既表现于社会层面的矛盾,又表现于思想观念的冲突。社会意识形态里各种思潮、消费观念和生存方式的差异等,都会导致社会关系的紧张。第三,在中国,由于受历史和外界的影响,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价值观念仍然很有市场,且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冲击,这也是社会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第四,由于社会主义社会不是很完善,全面而自由开展的思想价值观念仍然有待树立,自由自觉主体的思想价值仍然缺乏,人性之异化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存在的。 三、开展是解决物质利益矛盾的有效途径, 各种社会矛盾只有在开展过程中才能得到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开展的根底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没有科学开展观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开展。只有生产力开展了,社会才会拥有更多的自主性,表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我们在强调开展的同时,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有效化解资本性逻辑的统治,防止出现工具理性的张扬和价值理性的衰微,防止将社会关系演变为一种货币关系。要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或排除各种社会矛盾,需要努力建成一种稳定协调的社会秩序,为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解决找到一个合理有效的机制或制度化的保障,使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在有序的状态下得到不断地调整和解决。 四、以人为本的体制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虽然物质利益矛盾是社会矛盾产生的经济根源,但是物质利益矛盾必须通过有效的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来协调。大量事实说明,社会矛盾的产生是由于体制机制缺乏有效性所导致的,体制机制矛盾是社会矛盾产生的制度根源:体制机制的有效性不够,不能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体制机制的滞后性,使得它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开展需要,等等。构建以人为本的体制机制,既然体制机制矛盾是社会矛盾产生的制度根源,那么,和谐社会之建构当然也就需要增强体制机制的活力,特别是要增强体制机制的有效性。这种体制机制能够有效协调社会关系,并具有自身新陈代谢的能力。这种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那么,这是因为,第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开展观的核心,它本质上反映了开展的本质。同样,体制机制的建立也应该遵循此原那么,以适应现代社会开展。第二,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宗法性社会的影响要有充分的估量.从大量的社会矛盾产生的制度根源来看,这是与体制机制的封建宗法性延续密切相关的。行政过程中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教条主义等,这些问题在本质上都是封建宗法性的表现,并严重地侵蚀着体制机制的有效性和活力。虽然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和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封建宗法性的逻辑仍然是很强的,并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人为产生了大量的社会矛盾,消解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故此,需要对宗法性逻辑进行批判,防止它侵蚀社会的肌体。 五、可持续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竭动力 创新性的思想价值可以使社会的软环境获得一创新,使社会处于永恒的开展之中,因而,它也是社会和谐的关键。这是因为:只有思想价值的创新,才会使社会和谐在深层次领域获得完善和开展,而思 想价值的创新性也蕴涵着引领时代潮流的先进性;只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和谐,才可以获得新的解决思路,使得它们之间的关系获得新的质的飞跃。纵览人类历史的开展历程,甚至可以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思想价值创新开展史。既然说思想价值的创新性是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路径,创新性又是一种可持续性开展,那么,也可以说可持续性是社会和谐的不竭动力。思想价值的创新性实际上就是可持续开展的核心,只有思想价值的可持续创新开展,才有和谐社会的不断前进,为社会和谐提供一种开展的软实力。 总之,社会和谐是在矛盾运动中实现的,它本质上具有一种自生性和有序性,具有一种新陈代谢的能力。虽然社会矛盾产生既有经济和制度根源,又有文化根源。但是,解决社会矛盾和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就是为社会培育一种新陈代谢能力,而不仅仅是表层化矛盾的化解。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社会和谐是社会开展的前提。只有国家有个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开展才能放开手脚。目前存在的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多半是由于经济开展的滞后带来的。因此经济的快速开展是社会开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面对开展中的一系列矛盾问题,只要我们本着在开展中探寻和谐之路。在和谐中善于开展,一定能够化解矛盾,把和谐社会伟大事业不断向前。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 熊月之:和谐社会论【m】 .北京。时事出版社,2023。【3】 王伟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科学认识人民内部矛盾i"-1,题131.实事求是,2023,(3). 【4】 国家行政学院课题组.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特点及解决思路01.红旗文稿,2023,(2023). 【5】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6. 第9页 共9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