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探寻迷失的自我.doc
下载文档

ID:1839159

大小:11.50KB

页数:3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探寻 迷失 自我
探寻迷失的自我探寻迷失的自我 李珮尧 刘春艳 摘 要:赫塔米勒是德国籍罗马尼亚裔的女作家,她于 2009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总是一贯以凌厉形象示人的她其实是以最单纯的角度,最真实的笔触记录一切。因为对事实的揭露,她遭受了政府、家人、朋友的不公正对待,在她的信念与现实对抗的过程中,她从不从低头,从未想过放弃。本文以米勒在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说你带手绢了吗为研究文本,探讨“手绢”这一被赋予多重含义的物品究竟是什么,以及米勒在现实中对自我的探寻。关键词:赫塔米勒;手绢;自我;探寻 作者简介:李珮尧(1994-),女,汉族,河南登封人,沈阳化工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女性文学;通讯作者刘春艳(1974-),女,辽宁沈阳人,副教授,硕士导师,沈阳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从事英美文学研究。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6-01 德国籍罗马尼亚裔的女作家的赫塔米勒,于 2009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如此评价她的语言,“赫塔米勒以诗歌的精炼和散文的直白,描绘了无依无靠的人群的生活图景”。因为她的作品直接描绘了罗马尼亚政权的血腥统治的现实,她的作品曾遭到删减,但她仍坚持去书写她见到的、经历过的那些最真实且无法反驳的社会现状。米勒的作品如同她的外表一样凌厉,她的文字似乎并不具备强大的攻击力却总能震撼读者的心灵,摧毁读者的信仰。一、“手绢”的深层含义“你带手绢了吗?”1其实是每天早上米勒上班前,母亲对她的询问。为了得到母亲的关心,米勒故意不带手绢,在母亲提醒后,再回房间拿,手绢如同母亲一般陪着她。生于传统罗马尼亚家庭的米勒,似乎从未尝过幸福的滋味。她童年的天真提问会得到父母的巴掌,当她被诬陷时,家人以她为耻。在这样的环境中,米勒只好寻找新的寄托,“手绢”就是她的选择。她的母亲对她仅有的关心使“手绢”有了新的含义,它代表着母亲对自己的爱。米勒拒绝做警察的线人后,被工厂的人赶出办公室,但她不公回家,因为这样会被工厂开除。最后,她只好把手绢铺在台阶上,划出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手绢成了她的办公室。这时的手绢对米勒来说,是危难时的避风港,是帮助她坚持信念,坚持自己的工具。米勒在帮奥斯卡帕斯提奥写他在劳动营的回忆录时,得知了手绢的另一层含义,帕斯提奥曾收下一位俄罗斯老妇人送的手绢,因为老妇人的儿子跟他一样远离家乡,在别的劳动营音信全无。此时,手绢被这位老妇人赋予了她对自己儿子的爱,对一位陌生人的关心。而这个手绢之于帕斯提奥来说是母亲般的温暖和归乡的渴望。他知道自己母亲像这位老妇人一样翘首以盼自己的归来。米勒的舅舅战死沙场,遗像被送回家,照片中是一块置于黑土地上的白布,布上放置着战士的遗骸。照片上的白布就像一块手绢,这手绢对于那些战士来说,就是最终的归宿。婴儿出生时被包裹在绢布中,人生的尽头他们仍然被放置在绢布上,这是人生的一个轮回,绢布见证了开始和终结。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得奖演说以“手绢”为主题或许令人摸不着头脑,但深入剖析“手绢”的内涵可知,米勒是以手绢为线索,简述手绢在自己人生的重要阶段发挥的不同作用,用手绢串联人生片段,把自己的人生经历简洁地加以概述。米勒擅长用精炼的语言 讲述恢宏 的故事,用单一的细节概括某一群体的共同经历,她能够敏锐地找到被人遗忘的历史,并未读者展示最生动的事实。二、探寻迷失的自我 米勒生于罗马尼亚一个说德语的少数民族,因为二战,民众把对德国的不满引咎到这一民族,因此在罗马尼亚国内,这一民族就备受歧视。二战后,德国施行回归政策,米勒由此移民至德国。本以为到了德国会找到自己寻找已久的归属感,可是现实却让她失望,德国无法给她以家的感受,她苦苦的追寻依旧落空,但米勒没有因此停下探寻的步伐。在罗马尼亚时,米勒探寻的是少数族裔的集体文化认同感,她跟选择默默忍受的大多数不同,米勒一直坚守着,或者可以说独自无声地进行抗争。由于受到种种不公的待遇,米勒在罗马尼亚有了“异乡人”的感觉,原本是为了民族和国家呐喊的她,却被大家抛弃并被视为耻辱。她极力想摆脱这种局面,但是在到达德国后,米勒再次感觉到一种“罗马尼亚的德国人”的异乡感,这种异乡感使她开始怀疑在罗马尼亚时求取文化身份认同的意义。2原本一直用德语写作的米勒认为在德国她能够引起民众的强烈共鸣,可是她的作品一直在小范围的学术圈传播,甚至在 2009 年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德国民众对她也仅限于知道这个名字,而不愿意去了解这个罗马尼亚裔作家的作品。由此,到了德国后的米勒仍旧在追寻自我,但不同于在罗马尼亚时期,她意识到自我是由自己塑造的,外力会发挥或大或小的作用,但终究不能发挥决定性作用。就像你带手绢了吗中的“手绢”,它始终是以一个旁观者见证着一切,而它其中的内涵是米勒以自己的经历赋予的。三、总结 在罗马尼亚,米勒无法从家人、朋友、族人那里获得关怀,由此她踏上探寻自我之路,到达德国后,她仍处于边缘人的位置。所以她的作品始终是她的探寻之路,米勒用写作将自己的经历一一挖掘出来,认真地观察它们,认识它们,用自己的心兽勇敢地面对它们,认清事件的本质,直到不再害怕,3这便是她塑造自我的最终方式。参考文献:1(德)赫塔米勒著.钟慧娟譯.心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001.2周梅芬.赫塔米勒身份认同书写中的“双重焦虑”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2:1-58.3黄悦.赫塔米勒的创伤经历及其文学创作D.苏州:苏州大学.2013:1-5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