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创建
卫生
管理
新模式
论述
对创立农乡卫生管理新模式论述
对创立农乡卫生管理新模式论述
; 加强一体化管理中的卫生质量监管,提高卫生效劳水平; 针对医疗卫生效劳行为、效劳质量和效率亟待改善的客观现状,会宁县在乡村卫生效劳一体化管理中积极实施卫生效劳质量改良,并与新农合病历审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紧密结合。完善农村卫生效劳质量监管方法县卫生局制定了“会宁县农村卫生效劳质量监管方法〞和“会宁县农村卫生效劳质量评价应用细那么〞(以下简称“细那么〞),全面、系统地涵盖了涉及农村卫生效劳质量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主要包括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疗效劳、公共卫生效劳两个方面,从诊疗质量、护理质量、质量警示、满意度、根底条件、效劳能力和效率、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人保健及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系统地制定了考核指标和标准,乡镇卫生院每月进行自评,县卫生局每半年组织专家进行外评。通过“细那么〞能够科学、合理地评价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卫生效劳质量,发现质量问题,查找问题根源,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卫生效劳质量。建立“医疗质量月分析评议会〞制度全县县、乡卫生机构每月1~5日召开“医疗质量月分析评议会议〞,会议由各机构质量主要负责人员、管理人员和各学科负责人参加,开展讨论式评议,充分揭示医疗卫生质量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方案,落实责任科室及人员,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培训,每月选择主要问题实施质量改良。开展处方病历点评工作根据“会宁县医疗机构实施质量内部评价开展处方、病历点评工作实施方案〞,全县医疗机构每月开展处方、病历点评工作,县合管办将各机构病历点评及结果作为审核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与经费拨付挂钩,县卫生局组织专家每年至少进行两次点评并与绩效考核相衔接,乡镇卫生院每月的甲级病历率应该大于80%,处方合格率大于90%,低于此值按本月审核拨付总经费的10%予以扣减,从而提高了处方病历的书写质量,促使合理诊断、合理用药和合理检查。推行“排队〞制度在县、乡卫生机构推行医务人员“四个排队〞(医师用药量、抗菌素使用量、患者自费药使用量及青霉素占抗生素比例)和医疗机构的“八个排队〞(医疗机构中医药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门诊输液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比例、平均住院费用、平均门诊费用、平均单病种(单次检查)费用、平均住院自费比例、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和患者满意率的排队)制度,每月将“排队〞结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同时作为对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重要的考核依据。开展医疗机构卫生效劳质量评价县卫生局组织省、县两级专家及相关人员,对不同类型的乡镇卫生院进行了卫生效劳质量外部评价和处方、病历点评。医疗机构也开展了质量自评,科学评价质量现状,及时改良。在卫生效劳质量评价时,进行处方、病历点评不仅能发现病历书写质量的问题,还可发现诊疗错误、不合理诊疗、过度效劳等影响深远的实质问题。; 开展绩效考核,推动一体化管理工作落实; 以推行乡村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为突破口,对全县所有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实施定期的绩效考核和质量评价,将考核和评价的结果应用于随后的管理过程中,有效地改善了乡村卫生机构的绩效控制方式。制订考核实施方案,控制考核的标准性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会宁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绩效考核指导意见〞、“会宁县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会宁县社区卫生效劳机构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和“会宁县村卫生室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将每一项考核的具体内容、标准要求、方法步骤、数据来源、考核细那么、得分、扣分依据和标准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和细化。设计测量工具,控制考核的科学性确定了院内管理与建设、根本医疗效劳、公共卫生效劳、中医药效劳和群众评价与监督等5个方面的考核内容,设计了乡镇卫生院考核和村卫生室考核2套指标体系,每套指标体系均由三级指标构成。将人员按专职岗位和兼职岗位,划分为18个岗位作为人员考核指标。设定统计分值,控制考核的公正性三级指标均按权重确定和分配分值。考核采取查阅资料、财务审计、现场检查、走访调查、群众满意度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方法。重视结果应用,控制考核的有效性一是作为政府补助的依据,财政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助经费的70%按月拨付,预留30%,依据绩效考核资金拨付方案拨付。二是奖先惩后,连续2年考核不合格的,免去负责人职务。建立长效机制,控制考核的导向性县政府下发“会宁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实施方法〞,县卫生局成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分别于每年的6月中旬和12月中旬,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2次集中考核,乡镇卫生院负责于每年6月上旬、12月上旬完成辖区内村卫生室的绩效考核工作。县里成立了由纪检、人事、财政和卫生等部门组成的绩效考核监督小组。; 会宁县乡村卫生效劳一体化管理取得的成绩; 1年多来,我县通过实施乡村卫生效劳一体化“六有〞、“八统一〞的管理模式,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在运行机制、质量效率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医疗效劳质量得到明显提高2023年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到达99.54%,住院分娩率到达93.90%。出入院诊断符合率到达90.00%以上,处方书写合格率到达92.00%,病历书写甲级率到达90.00%以上,两种及以上抗生素处方从23.00%降低到了16.00%。截至2023年3月底,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2207户,建档172062人,建档率为29.78%。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环境、技术水平和效劳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患者及时就诊率到达95.00%,群众对医疗卫生效劳综合满意度到达91.00%。行政管理得到加强各乡镇卫生院聘用村医334名,100%实现目标责任管理,乡村医疗机构和人员绩效考核覆盖率100%,10所乡镇卫生院到达一级甲等标准,7所到达一级乙等标准。队伍素质得到提升2023年全县培训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新农合门诊统筹、财务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卫生监督执法及合理用药等专业知识培训3500多人次,省、市、县进修173人次。地产中药材治疗10种常见病在284个村卫生室全面开展,一些中医适宜技术在乡镇卫生院和60%的村得到推广应用。药品零差率销售全面推行,降低了药品价格从2023年6月开始,全县30所乡镇卫生院和284所村卫生室全部使用根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药品价格平均降低了11%。截至目前,零差率销售共为群众减轻药品费用320多万元。; 经验与启示; 会宁县积极推行乡村卫生效劳一体化管理,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根本卫生效劳能力,优化卫生效劳质量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其中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从中可以得出以下启示:完善管理体系是乡村卫生效劳一体化管理的前提管理体系包括一体化管理的运行机制,相关的管理制度,质量监控考核评价等内容[2]。会宁县的“六有〞、八统一〞管理模式健全了一体化的管理运行机制,质量监控和考评体系,以及相关的制度为这种运行机制的实施提供了保障,从而使得一体化管理模式得以有序开展。乡镇卫生院是乡村卫生效劳一体化管理的主体会宁县对乡镇卫生院实行了以统一科室设置和标准业务要求为主的标准化、标准化建设,使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操作得到标准,公共卫生效劳得到较好落实,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提高,逐步确立了乡镇卫生院作为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主体地位[3]。开展绩效考核是乡村卫生效劳一体化管理的评价途径2023年以来,会宁县积极实施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将新农合门诊统筹、药品零差率补助和根本公共卫生效劳项目等工作与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乡镇卫生院相关经费拨付的依据。极大提高了各基层医疗机构在一体化管理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卫生信息网络是乡村卫生效劳一体化管理的重要平台会宁县建立了覆盖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管理部门的数字化卫生信息系统,乡镇卫生院科室和村卫生室配置率到达100%,100%实现网络化管理,为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根底。
1 / 1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