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美文
女性
形象
尊严
现实
悲剧性
研究
修改
英美文学中女性形象尊严与现实的悲剧性研究
【】关于女性人物的作品在西方近代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这些作品中的女性,作者传递着自己的思想、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传统风俗和社会价值观。无论是沉沦或诞生、挣扎或觉醒还是爆发与崛起。然而因为时代的不同,作者的不同以及社会环境、性格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这些女性截然不同的命运结局。本文将对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的尊严和现实的悲剧性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英美文学;女性;悲剧
古希腊罗马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根底,因此,西方文学的根本模式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被固定了下来,后来的许多女性文学都是沿袭这个根本模式去创作的。首先是欧洲中世纪时期,以骑士爱情为主题的作品中就出现了许多暴虐型、淑女型抑或是贵妇型的女性形象,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受到人文主义思想影响的新女性形象开始出现,鲜明的反叛思想是这些新女性的主要特点,直到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在欧洲异军突起,追求人格独立与地位平等的女性形象开始成为文学作品的主题,这些女性对抗男权,追求自由与美好,紧接着,现实主义文学中又出现了许多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自尊自爱自强,性格越来越复杂,内涵也越来越丰富,独立意识不断觉醒。女性在西方逐渐从被动走向主动,从沉沦走向觉醒。通过这些作品中女性形象,完整地反映出社会的开展与变迁。然而,无论是哪个时代的女性形象,都会陷入尊严与现实的冲突之中。
一、 男权下的“疯癫〞
十九世纪的英国处于维多利亚时代,这是一个男权制开展到鼎盛时期的时代。当时的社会对于女性有着一定的主流标准。男权社会中的人们认为,女性应该是贤妻良母,是家庭中的天使,一旦不符合这个标准,女性就会被认为是异类,是“疯癫〞。美国著名女权主义批评家肖瓦尔特认为,女性在十九世纪已经成为社会上“疯癫〞状态的代表,通过无节制的性行为,荒淫无度的性欲构成了“疯癫〞的女性的主要特征。但是,在当时男权制社会中,男性的放纵是合情合理的,而女性如果放纵就成为病态。世界名著简·爱中的伯莎就是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疯女人〞的典型代表。实际上简·爱中并未对伯莎被看做“疯女人〞的成因做太多的揭示,但是后现代戏仿的藻海茫茫中充分阐释了这一原因。这样的情况也是时代特征在作品中表达的结果。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深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在女性主义方面有一定的觉悟,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因此她在评论简·爱的时候,不仅赞美主人公的坚韧和蔼良,同时又将伯莎的话语权给剥削了。一个世纪以后,时过境迁,社会价值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伯莎终于在,琼·里斯的藻海茫茫中重新获得了话语权,对所谓的“疯癫〞做出了深刻的阐释。我们重读藻海茫茫就能发现,罗彻斯特认为伯莎,也就是文本中的安托瓦内特由于三方面的原因被鉴定为“疯女人〞:首先是伯莎的母亲就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疯女人〞,伯莎的“疯癫〞是受母亲的遗传所致;其次,伯莎对爱与性的要求超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形象的主流标准:女性应该是女性的附庸,应该是无欲、纯洁的;第三是伯莎〔安托瓦内特〕的性格:她一难过就会喝酒,喝酒就会咒骂甚至是咆哮,甚至于在发现罗彻斯特的背叛行为以后,以一个女性的状态竟然将罗彻斯特杀死,这与维多利亚时期的淑女女性形象是背道而驰的,反而类似于属于男性的肢体暴力和语言。由于伯莎的出生地是在克里奥尔地区,这与大不列颠群岛长大的女性自然有了天壤之别,以至于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男权制社会中,这种性格被认定为是一种“疯癫〞。
长日入夜行1941年上映的一部美国影片,是美国著名剧作家,表现主义文学家的代表人物尤金·奥尼尔的作品,影片中刻画了一个所谓的“贤妻良母〞型的女性形象——玛丽。这是一个被扭曲了的女性形象,20多年间,她对吗啡的依赖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她每天都在亦梦亦幻的“疯癫〞状态中度过。年轻时期的玛丽在生埃德蒙时因为注射吗啡而中上毒瘾,但是这并不是导致她一直吸食吗啡的原因,家庭的冷漠和压力是玛丽吸毒的根本原因。玛丽的婚姻观并不符合当时上流社会的标准,因此上流社会将她置于边缘,婚后生活的不安定让她几乎没有朋友可以谈心,她被彻底地孤立了。她甚至比儿子吉米和埃德蒙更加孤僻。至少两个儿子还可以走出去寻欢作乐或者是去大海上航行,而玛丽却整天呆在家中。然而蒂龙父子却完全不顾及玛丽的孤独与苦恼,希望她成为标准的“贤妻良母〞。詹姆斯想让妻子像母亲一样坚强,而儿子也希望母亲能给予他们更多母爱。家庭中的所有人都想从玛丽那里得到关心,但是玛丽实在是太过虚弱了,家人们希望玛丽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贤妻良母,却完全不顾及玛丽的孤独。在吗啡的刺激下,玛丽整日处于“疯癫〞的状态,通过吸食吗啡,玛丽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躲避来自家庭的冷漠,她似乎在用这种方式与家庭压力进行对抗。吗啡让玛丽可以进入疯癫的幻觉,她可以不用顾忌丈夫与儿子们的看法,犹如少女时代的她一样,家庭的束缚完全对她无效,对于父子们的鄙视和讥讽她可以用强硬的态度去面对。她曾经对儿子埃德蒙说过:只有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你才能真正活得像个人。在吗啡制造的梦幻中追求少女时代的玛丽,也是对现实生活中贤妻良母身份的一种抵触与抗争。
二、 财务权利是女性婚姻中的根底
任何的婚姻都离不开经济根底,财务是女性婚姻的基石。在面对金钱问题的时候,奥斯丁表现出超人的敏锐性。在她的大局部作品中,涉及到某一个人物的时候,她都会交代这个人物的财务情况,如果涉及到婚姻,她还会交代双方的经济状况。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在描述班内特的时候就交代了他家的经济状况;又如在诺桑觉寺中,一开始便讲述了凯瑟琳·莫兰的财务状况;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对于人物班内特伦小姐、罗什渥兹和克劳福特等人物的财务状况更是交代地非常清楚。我们就傲慢与偏见进行详细分析。班内特太太给女儿找对象的时候,特别注重对方的经济条件,她希望女儿能找一个家财丰厚的少爷来改变现状,甚至是改变命运,令人赞叹的是女儿也和妈妈有着一样的想法。最后,伊丽莎白嫁给了有钱人达西,而简也与富豪宾利结婚。再看曼斯菲尔德庄园,虽然华德三姐妹都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婚姻,但是由于丈夫的经济条件不同,导致了她们完全不同的婚姻生活及命运。大姐的丈夫是个一贫如洗的牧师,所以她的婚后生活就过的拮据,日常开销都要精打细算;二姐结婚时虽然没有多少陪嫁,但是她嫁给了一个富豪——托马斯·班内特伦爵士,日子过的富足而丰盈;小妹的婚姻最为艰难,她嫁给了一个在海军陆战队的中尉军官,丈夫没有文化,也没有家产和门第,以至于不时要大姐和二姐的资助才能勉强度日。对于法兰丝小姐家人的低级趣味,奥斯汀持鄙夷的态度,对诺利斯太太的节俭和刻薄她也极尽嘲讽,但是她对没有感情只注重经济的婚姻还是不赞同的。在小说理智与情感中,爱德华深爱着贫穷女子露西,但是他的母亲坚持要他放弃这段爱情去娶莫顿小姐,因为莫顿家资丰盈,可以改变爱德华的生活状态。但是,爱德华坚持选择爱情而不停母亲的建议,最终他受到了惩罚,母亲不允许他继承家产,爱德华和露西只能依靠利息勉强度日。而达什伍德也赞同这样的惩罚,因为露西确实不能给爱德华带来任何的报偿。奥斯汀在这里表现出她对婚姻的观点:婚姻不能仅有美貌和金钱,但是也不能没有美貌和金钱。
关于女性婚姻问题的小说在英国文坛有很多,但是奥斯汀从婚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出发将婚姻体系中的金钱至上观点揭露无疑,彻底地暴露了资产经济婚姻制度的本质。奥斯汀时代的婚姻观念中,“门当户对〞是一个根本的标准,只有符合这个标准的婚姻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才会得到家人和朋友的祝福。当时的社会是金钱决定社会地位,所以,男女之间在情感自由的根底上,还要根据社会地位以及经济条件才能走到一起。婚姻受到了经济与身份地位的左右。在自己的作品中,奥斯汀深刻剖析了建立在性情才智、社会地位、家庭背景和经济条件根底上的婚姻。在作品诺桑觉寺中,当蒂尔尼将军听说莫兰家产雄厚,就让儿子亨利与莫兰交往,后来莫兰受到诬陷,蒂尔尼开始疑心莫兰的家境,他又开始反对亨利与莫兰的婚姻;当后来他了解到莫兰真的非常富有的时候,他又改变主意,让亨利将莫兰娶回家。由此可见,“门当户对〞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这样的做法也无可厚非了。
三、 邪恶的表达者
英美男作家常常通过作品表现出女性是邪恶的表达者,而这种观念也是有根源可寻。在西方的宗教传统和希腊神话中,女性都是邪恶的化身,而在自然界与女人的斗争中逐渐塑造出了英雄的形象。所以,在英美的文化史上就将女性作为邪恶的化身或者是邪恶的投射者。在英美的文化传统中,女性一直以来就是作为男性的强敌而出现。因为男性总认为女性有些地方与众不同,让人们无法捉摸和把握,这种不了解而造成男性认为女性是邪恶的。这种邪恶也来源于男性对自然界的恐惧。西方的文化传统和神话中常常将灾难的引发归咎于女性的身上,女性用美貌和肉体来引诱男性,导致英雄的消灭。英美男性作家将女性作为邪恶的化身来描述,通过这种方式来倡导人们要遵守道德,不能越轨。女性不仅是消灭者,也是危险的母亲形象,她们塑造了新的生命,也是来源于英美文学中女性的形象。女性在西方的文化中具有美丽和神秘的两面性,这也是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创造的来源,即宗教文化和神话传说中都是将女性作为邪恶对象来描述的。这些充满诱惑力的女性让男性感到恐惧和不安,但是在男性的内心深处又对这些女性充满渴望。男性既不愿意成认自己对女性充满欲望,但是要想完全掩饰,又无法做到。
结论:
综上所述,解读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是了解英美文学的根底,要想对这些女性形象进行深入的了解,又必须根据人物在小说中的角色、地位、评价、处事方式以及作者对这些形象的感觉来综合评定,而且还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准确掌握英美文化中女性形象和意识构建,对了解文学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