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跨世纪
展望
思考
跨世纪的展望与思考
跨世纪的展望与思考
路甬祥
再过两年,人类就要步入21世纪,中国也将实现邓小平同志为我们设计的四化建设第二阶段目标——小康水平,并开始向下世纪中叶到达中等兴旺国家水平目标前进。全国人民正为落实中央提出的“两个转变〞和“两个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开展而努力奋斗。
21世纪世界科技和经济实惠开展态势如何。为此,我们科技和教育开展应该作哪些前瞻性考虑呢。本文是就此作一些思考和展望。21世纪将会是生命科技的世纪。分子和细胞发育生物学的进展,神经生物学和脑科学的突破,人类基因方案、水稻基因组方案的成功,将引起农业新的革命,去多疾病如癌症、艾滋病、糖尿病等将从根本上得以控制和治疗,人的耍了过程可能延缓。对人质奥秘的新的认识,将不但可能带来教育科学的革命,而且将引起信息技术新的变革。21世纪将可能是新材料和新制造的时代。具有超常性能能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将层出不穷,对环境友善的材料及制备工艺将被优先利用。纳米科技将带来材料和为细加工新的革命。制造技术将从传统的厂房顶下走向整个社会。以信息、工艺与管理的计算机集成为特征的虚拟工厂将普及世界,从而使制造业的产品品质、交货期、本钱和销后效劳到达前所未有的水平。由于人们消费多样、个性化的特点,功能性商品将被功能艺术性商品代替,大批同一造型和规格的产品将被中小批量,甚至于单件性产品所代替。制造业将进柔性、智能、敏
捷、精益制造时代。
21世纪也应该是人、环境、社会协调的世纪。人们将愈加重视我们生存的环境,注意保护自然动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恢复,重视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再生。化石能源为主的时代,将被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所代替。人们均衡物质财富的分配,追求艺术文化等惊声上更高层次的享受,将理性地节制生育与自身的消费,创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追求可持续开展之路。
21实际也将是人类继续向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拓展的世纪,获取新的知识、群求和利用新的资源和新的生存空间。
21世纪也将是全球合作和竞争的世纪,通讯和交通的进步将全球连接成一个整体,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变得更加广泛,竞争和冲突也不可防止,其中文化是先导,课教是关键,经济是根底,科技和人的智力资源将成为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取之不竭的,并可持续开展的,最珍贵的资源和动力。良好的文化气氛不仅成为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必须条件,是社会文明安定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和保证因素,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标志。因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吸收各国先进文化,依靠科教进步,集中力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21世纪竞争和合作中取得主动地位的根本所在。21世纪的中国将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更加完备、经济实力居世界前列、科学技术大体接近和到达但是国际水平的国家,那将是中华民族的创新蓬勃涌现,中华文化再现异彩的时代。但中国将会有13亿~16亿人口,中国人均自然资源仍居世界后位,生态环境和国土
资源的规那么利用跟需要科学安排。因此,中国只能走一条资源节约、精益生产、健康文明消费、分配公平、民主法制、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开展之路,就是小平同志倡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开展战略〞,而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外国开展模式,根不能模仿美国的生活方式,不能建设西方民主和国家治理模式。因此,我以为21世纪的中国研究教育型大学,应该是培养和训练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的主要基地,是根底性研究和高技术前沿研究的重要基地,是研究继承中华灿烂文化传统,笑话吸收各国优秀文化,创造和传播21世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持续进步不可替代的依靠和支撑基地。社会将更加重视大学的功能,大学将肩负起重要的社会责任。
21世纪的大学,尤其是研究教育型大学将变得更加综合。人类只是体系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科领域的划分有利于只是的深化和开展,而现代科学越来越显示出其交叉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开展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也越来与要求综合素养。因而大学开展的趋势是越来越综合化,不仅需要理工的结合,而且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之间的结合,甚至需要艺术与管理的结合。
由于以微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全球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时代特点,决定了21世纪大学教育必然具有信息化特点。教育内容上,微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管理里信息科学与技术、多媒体
技术等将不仅成为理工学科,也成为经济、管理、人文艺术的必修主干课程。计算机和网络将成为学校科研教育不可替代的根底平台和教育手段,并跨越校园成为全球性教育资源和为社会效劳的重要方式与通道。计算机虚拟现实、多媒体技术、综合数据网络技术等奖深刻地影响大学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和科学手段。对这一点我们必须有充分的估计。
展望21世纪科技和经济社会开展,思考未来的教育需求和开展求和开展走向,机遇和挑战并存。科学与人才已成为国家和民族自立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因素,已成为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根底所在,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开展取之不竭的源泉与动力。我们应该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以江浙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走出一条适应现代化科技教育开展规律、符合21世纪经济社会开展需求的有中国特设的科技教育之路。
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