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体育
社会学
中层
理论
建设
框架
内容
发展
思路
体育社会学中层理论建设的框架、内容体育社会学中层理论建设的框架、内容与发展思路与发展思路 摘 要 基于中层理论的概念,对体育社会学中层理论体系框架及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阐述体育社会学中层理论内容生成途径专题研究的归纳式和演绎式理论建构。认为:现阶段中国体育社会学中层理论建设严重滞后,理论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空心化倾向。提出体育社会学中层理论建设整合发展思路:从分散到集中,由延伸到拓展,采用双轮驱动完善中层理论建设;通过建立小组式的攻关研究、延伸和拓展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方式打破学科边界,使体育社会学中层理论体系由空心化走向实体化。关键词 中层理论;体育社会学;理论建设;专题研究;理论框架;内容生成;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 G80-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5498(2019)01-0051-06 DOI 10.16099/j.sus.2019.01.008 我国社会学界出版的社会学社会学概论等,是介绍社会学总体理论的著作。从理论上对社会学理论中的概念和范畴(如社区、社会角色、社会群体、社会问题等)进行专门、深入理论研究与探讨,即形成社会学的中层理论1。中国社会学界在中层理论建设方面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例如,郑杭生等结合中国国情,先后提出和发展了“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等颇具影响力的中层理论。同时,一批论述相关中层理论的专著相继问世,如陆学艺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边燕杰的社会分层与流动、常铁威的新社区论、丁水木等的社会角色论、樊新民的论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张敏杰的中国弱势群体研究、丁文等的当代中国家庭巨变。此外,还有一些论述中层理论的译著问世,如英雷蒙威廉斯著、高晓玲译的社会变迁,史蒂文戈瓦著、王晓黎译的文化与社会。相比之下,作为社会学分支学科的体育社会学虽然在 3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中层理论建设严重滞后,特别是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重点转向体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应用以来,除社会体育外,再未见到中层理论相关研究专著的问世。本文在此并非建构体育社会学的某一中层理论,而是通过对中层理论建设的思考,试图引发体育社会学界对中层理论建设的重视,以促进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1 理论建构与理论建设 1.1 理论是基于实践建构的产物 有学者认为,理论的生成不是“建设”完成的,而是在学科研究者的积累过程中逐渐生成的,而該生成过程自然包括了延伸与拓展,这是一个学科自然演进的过程。即不仅“理论建设”这一概念难以成立,而且理论的延伸与拓展也是在理论生成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失之偏颇,理由如下: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常识性知识,社会科学理论就是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社会生活实践本身并不能自然产生理论,研究者的研究积累虽然是建构理论的基础,但这些“积累”本身也不会自动生成理论,它需要研究者对社会生活实践中的各种现象进行观察、思考,运用特定的方法研究、提炼、概括;也需要研究者对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研究积累进行归纳和总结,进而产生了理论的 4 要素概念、变量、陈述和形式。例如,社会学理论以抽象的概念或变量指称社会事实。概念或变量之间的联结构成理论陈述,说明事件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或因果顺序。依据理论陈述的不同方式,可将理论区分为思辨理论、分类理论、命题形式理论和理论模型 4 种基本形式2。理论的构成要素告诉我们,理论是基于对实践认识、研究基础上(人为)建构的产物,而非在研究过程中自然(自动)生成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是依据社会生活实践建构的,冲突理论(社会内部的冲突是规律而非例外)也是依据社会生活实践、特别是在对结构功能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建构的。理论的延伸与拓展在一定意义上属于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的范畴,同样需要研究者基于对社会生活实践的调查,或基于对现有理论研究的反思,或基于学科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研究与思考。因此,不宜按照生物进化的观点将其看作是一个自然的、演进的过程。1.2 对理论建设的理解 虽然在辞书中和网络上还暂且查不到有关“理论建设”这一概念的定义和详细解释,但这一概念的客观存在不容质疑。2017 年 7 月 2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3此外,学术界也有许多以“理论建设”为核心概念的研究,如田麦久的我国竞技体育理论建设的回顾与展望等。笔者认为:理论建设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理论建构,还包括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教育、理论创新、理论发展,乃至与理论建设紧密相关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办法。通常学术界在使用“理论建设”这一概念时,多为狭义概念,即其仅限于理论建构、理论创新、理论发展乃至学科建构的范畴。本文所使用的“理论建设”是狭义所指。2 体育社会学为什么要建设中层理论 2.1 中层理论的概念 中层理论(theories of middle range,亦称中间理论、中程理论、中型理论),最早于 1949 年由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他在反思了传统的社会学理论发展之后提出的中层理论主要基于以下 2 个出发点:强调学术界要脱离对宏大的理论的过度关注,因为宏观理论抽象空泛,无法检验和证实;强调研究者不应过度依赖经验研究,因为这易导致理论的碎片化,使之缺乏普遍性与实用性。在此基础上,默顿提出:应建立有限范围内的中层理论,即能够在某一领域,缩小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及操作性假设之间的差距;中层理论原则上应用于对经验研究的指导,还可指明未知的或应进一步研究的方面。默顿还提出了“角色冲突”“参照群体”“社会控制”“政治社会化”“社会调适”等一系列中层理论的命题。默顿的中层理论清晰地表明了介于宏大理论和微观理论之间的学术导向。20 世纪 5060 年代,美国社会学界掀起了一场“理论建设运动”,而中层理论被看作是这场运动的行动宣言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