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业
标准化
模式
研讨
农业标准化模式研讨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简称“三品〞)标准是农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无公害农产品作为市场准入的最低标准,是农业标准化的普及;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作为优质农产品标准,表达了农业标准化的升级。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XX省在大规模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子,以县为单位进行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简称“县域环评〞),大规模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三品〞是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载体,其生产面积被XX省政府确定为考核各地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唯一指标,以此推动全省的农业标准化工作。
1XX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经验
1.1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是农业标准化的根底性工作。全省以县为单位实施县域环评工作,为大规模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奠定了根底,也为企业标准化生产搭建了公益性平台,更为农产品禁止生产区的划分奠定了技术根底。一是开展试点,积极探索。1997年,为解决绿色食品认证所需要的产地环境检测问题,由XX县区政府出资,全省首次开展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次年,XX市科委通过科技立项,在清原县、新XX县区和XX县区的局部乡镇开展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2022—2022年,在省财政厅的支持下,原省农业厅安排农业生产专项资金,在新XX县区等12个县进行县域环评试点工作。二是制定方案,明确任务。经过前期探索和试点,2022年初,县域环评被作为省政府对各市工作的考核指标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用3a时间完成全省县域评价工作。原省农业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省耕地、果园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工作的意见(辽农[2022]72号),此后,又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标准性文件,明确了全省县域环评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任务及完成时限,并提出了标准性技术要求。三是筛选机构,制定标准。通过对全省14个检测机构进行资格审查和现场考察,省农业厅委托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农产品平安与环境质量检测中心等6家具有cma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全省县域环评任务。全省制定了全省农田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工作技术标准,详细规定了采样布点原那么及方法、采样方法、检测工程与分析方法等。规定以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对全县所有耕地、果园进行采样、检测,并划分适宜生产区域。此外,在对土壤、水质、大气采样检测的根底上,还增加了17项土壤营养元素的检测工程,并对城XX县区及设施农业生产区等特殊区域加大了布点密度。四是多方联动,落实任务。按照全省耕地、果园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由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县政府提出环评申请,各地在省委托的单位中自行选择检测机构,并代表县政府与检测机构签订全省标准文本的四方县域环评协议,省、市农业部门参与协议签订并指导、协调、监督各方开展县域环评工作。检测机构在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配合下开展工作。检测周期自签订协议开始,一般为6个月至1a。五是组织验收,汇总分析。县域环评工作结束后,由省农委牵头,组织有关专家组成工程验收小组进行工程验收。对全部数据进行汇总后,全省建立了XX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地理信息系统和XX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数据库,编写了XX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报告、XX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报告、XX省“三品〞产业开展规划、XX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集等多套图文资料和数据库。从202223年起,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按2023%的比例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例检,从而保证了环评结果的动态性和可靠性。
1.2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
为确保工作的连续性,推动各地应用县域环评研究,以县为单位开展农业标准化暨“三品〞生产整体推进工程建设。通过大规模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创一条发动大批企业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新途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一是开展环境调查,划定“三品〞适宜生产区。各地农业部门根据县域环评结果,对本辖区农业生产环境开展排查,特别是对不合格区域与临界区域进行重点排查。依据产地环境有关标准,全省确定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适宜区。二是制定标准,抓好“三品〞管理与农民技术培训。各地制定了大批地方标准或生产操作规程,出台了一批操作性较强的禁用、限用农业投入品管理方法。运用各种农艺措施和综合防治方法减少化学投入品的使用,以推广“三品〞标准为内容,举办大规模的技术培训。同时一些地方还出台了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农产品档案管理方法,下发了农产品质量平安手册。三是组织“三品〞认证,发动企业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通过工程实施,市级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三品〞认证率到达45.3%。在已认证的“三品〞生产基地中,50%以上是由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的。全省累计认证“三品〞2500多个,工程县“三品〞认证数量平均较工程实施前提高54.3%。以“三品〞为主的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到达213.3万hm2,占全省耕地果园总面积的47.2%,是工程实施前的2.5倍。一些企业为农民垫资建棚,对投入品实行统购、配送、提价收购,深受农民欢迎。四是建设生产示范区,积极探索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结合“一村一品〞工程,工程县共选择135处由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带动的“三品〞生产基地,开展“三品〞生产示范区建设,面积达20.5万hm2。此外,全省还通过建立农户编码、生产记录,鼓励上市销售的认证产品加贴防伪标签,逐步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各地大白菜贴标上市、北镇市鲜储葡萄包装编码到户等做法,深受消费者欢迎。
1.3强化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
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是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收口,据此将农产品生产企业纳入监管范畴,确保认证产品严格按照标准生产。XX省在加强认证产品监管方面,连续多年实施以“两检一告〞(产品抽检、企业年检、产品公告)为中心的认证产品管理模式,每年对认证企业进行检查,安排专项资金进行产品质量抽检,连续2023余a在辽宁日报刊登“三品〞公告,对不合格产品坚决予以淘汰,接受社会监督。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平安反响能力和强化监管手段,全省为各市的检测机构配备了农产品质量平安快速检测车,为各市的监管机构配备了农产品质量平安监管执法车。通过对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进行专项整治,净化了农业投入品市场。管理手段的加强与监管力度的加大,为实施农产品质量平安源头控制、确保农业标准化健康开展提供了保障。
2XX省农业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重视程度不够,研究成果尚未广泛应用各地县域环评工作完成后,一些市对环评成果进行了统一汇总,一些县将环评成果作为招商引资、指导农业生产的主要依据。但还有一局部地区对县域环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成果应用方面研究缺乏,没有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XX县区域经济开展。
2.2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制定滞后于技术革新随着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不断开展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国农业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初步实现了农业生产有标可依。但总体来看,农业标准制定还存在盲区或滞后情况,特别是省级标准制(修)定的速度无法跟上农业生产技术革新的步伐。
2.3土地经营分散,农业标准化生产受制约分散经营的土地经营模式决定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不可能经营大量集中连片的土地。随着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行,这种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在土地经营模式与土地经营权不可能改变的情况下,农业标准化工作将一直受到某种程度制约。此外,农业推广体系效劳职能的萎缩也制约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3促进XX省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3.1增强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把农业标准化工作作为支持公益性事业的首选方向,增加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大对“三品〞等优质农产品的扶持力度,继续从政策、资金上引导优质农产品开发。继续安排专项资金,进行持续动态监控,对重点区域进行加密布点检测,对县域环评中出现的临界区域实施动态监控。
3.2加强技术效劳与推广,建立产地准出制度通过推广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加强技术培训,普及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积极扶持和开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参与标准化生产。开展农业标准化实施一体化效劳,转变生产方式,促进产销衔接。以“三品〞生产基地为主,通过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逐步建立产地准出制度。
3.3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质量监管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指导、催促农产品生产者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开展农产品质量平安风险评估工作,建立质量平安预警快速反响机制。以实施定点监测为重点,完善农产品质量平安例行监测制度。严把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关,实施源头控制,加强对认证产品的保护与监管。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