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匠人
营国吴良镛
匠人营国——吴良镛
他是一位温和敦厚的建筑界泰斗,曾手书“匠人营国〞。 他一生都在践行“谋万人居〞的理想,至今仍不离讲台。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教育家吴良镛。 90岁的他获得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荣誉:2023年2月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中央,胡锦涛总书记把大红的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奖证书交到了吴良镛的手中。 成为“匠人〞,是吴老18岁时作出的人生选择。 1922年,吴良镛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家庭。1937年日寇入侵,让他体会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痛楚。 “那是一个毕业统考考完最后一门科目之后的一个午后,日本飞机轰炸了合川,整个城市几乎一半都给烧了。这件事,对我刺激很大。〞回首起那不堪忆及的场景,吴老的双眼湿润了。 1940年,他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开始了一生“匠人营国〞的生涯。 1945年,吴良镛受梁思成先生之约,赴清华协助筹办建筑系;1948年,他被梁先生推荐到美国学习,在大师沙里宁的指导下深造;1950年,吴良镛毅然回国,从此再没离开清华。 虽然身处教学、科研一线,但吴良镛笃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必须从实践中来。从建筑到城市规划再到人居环境科学,这是吴老一生学术研究的轨迹,也是他毕生的梦想。 作为中国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的学术带头人,吴良镛不断探索着中国特色的建筑与城市理论的开展之路。他提出了“广义建筑学〞理论,在此根底上,创造性地形成“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他出版著作28部,发表学术文章200多篇。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两部巨著,更是为他赢得了特殊的荣誉。 正是在导师梁思成的影响与感染下,吴良镛成长为新中国建筑界及建筑教育事业上的开拓者之一。“如果没有梁思成先生的指导,我不知道我的人生会是怎么样的了。〞桃李满天下的吴良镛,今天依然忘不了恩师的教诲。“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给我的不仅是业务上的耳濡目染,更是对中国建筑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诚恳。〞 从1984年他培养出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第一位博士起,一代代建筑新秀在吴老培养下脱颖而出。在退休前,他仍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教书先生,一个做学问的学者。中风之后还不离讲台,现在仍在带博士生。 创造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是吴良镛最大的追求。他积极参与天安门广场改建工作、唐山地震改建规划,参与上海浦东规划。北京中关村科技园规划、深圳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等等,吴老至今仍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少年时代“谋万人居〞的理想。 今天回想起来,他还是一贯的谦虚:“我的作品不多,都是大家一起做的。每个作品都倾注了大量心血,我问心无愧了。〞 菊儿胡同,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那里与繁华、喧闹隔离,与市井烟火相连。 20年前,这里实施了一项颇具轰动效应的旧城改造工程,北京首例新四合院脱颖而出。1988年,吴良镛受邀来操刀“动手术〞。通过对菊儿胡同改造,他探索出一条旧城有机更新之路,得到了国内外建筑学界的充分肯定,更凭此获得了在联合国授予的“世界人居奖〞。 吴老说,这里实现了他多年的一个梦想,“北京的旧城不能让它毁坏下去。从太和殿前面的广场到小胡同里的四合院,都反映着古老的中华文明。〞 从这点上说,吴良镛先生不仅是一个建筑学家,更是一个人文主义学者。 在科学研究和建设实践中,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情有独钟,不仅在规划设计中非常重视文化的影响因素,对历史文化名城古建保护的研究也颇有建树,为宣传保护历史文物及自然生态环境不遗余力。1989年,国际文化理事会颁发荣誉证书确认他“杰出的艺术事业及对人类艺术遗产有价值的奉献〞,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他“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杰出人物〞的称号。 吴良镛希望作为城市规划决策者的市长都能具有诗人的情怀、旅行家的阅历、哲学家的思维、科学家的严格、史学家的渊博和革命家的情操。 这种理想让人动容。至诚可贵的是他总是投身现实,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过程中推进理想。 为了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年,他每天清晨拖着装满图书资料的小车走到建筑馆。中午让家里送饭,然后在办公室里小睡一会儿,接着一直工作到黄昏才离去。 作为恩师的林徽因曾这样评价吴良镛:“少有的刻苦、渊博,少有的对事业的激情,多年与困境抗争中表现出的少有的坚强〞。 两个小时的访谈中,吴先生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也正是刻苦、渊博、坚强,还有对事业的激情。 如今,他的脚步虽不再像以前那样健步如飞,但雄心和斗志有增无减,他对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的思考和奉献从没停息—— 73岁时,创办了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开始学术道路上的新征程。他始终在奔波呼吁,为规划与建筑的科学理论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普通常识〞和“平凡真理〞而不懈努力…… 吴老总是笑眯眯的,笑得敦厚、诚恳。自己设计的翠色图案围巾,衬得更加神采奕奕。 谦谦风度的吴老身上,似乎艺术家的气质更浓于建筑师的气质。在他眼中,城市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品。他追求“大科学〞、“大人文〞、“大艺术〞的融合。 吴老兴趣广泛,自小酷爱美术,大学期间接受的是巴黎美术学院式的建筑教育,领悟过宗白华、傅抱石、徐悲鸿、齐白石等人的艺术境界。美国留学是在匡溪艺术学院,师从沙里宁学习建筑与城市设计,同时进修绘画、雕塑,艺术修养与视野都得到很大提高。 早在1944年他的水彩画山村就在重庆被选入全国第三届美展展出;1948年吴良镛水彩画展在美国匡溪博物馆展出;1981年吴良镛画展在西德卡塞尔大学展出;1979年参加北京书法协会展出书法;1986年参加北京水彩画展;1987年参加全国建筑画展;1992年在北京及南京举行吴良镛画展;1993年在澳大利亚举办个人画展;水彩画作品被选入中国美术全集·水彩画卷;吴良镛画记也已于2022年出版。 多年来,吴老一直将迷人的建筑空间和美丽的城乡环境视为人类最伟大的综合创造,并努力以艺术的形式加以表达。 吴良镛从两种专业修养中受益:从画中学建筑、城市、人居环境,复从艺术的角度去观察自然,体验人生。 除了读书,闲暇时他仍然坚持多年钟爱的书法绘画,就连在养病期间也不曾间断。 “吴老身体恢复得这么好也得益于练习书法。他出院后,医生跟我说从吴先生这里有惊喜的发现,原来练习书法是对中风病人的一个很好的康复手段。〞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对记者说。 当然,绘画对于吴良镛先生的意义远不止于身体康复和一门技艺,他努力从习画中加强对艺术和文化的追求。 最近,吴良镛在读热销的乔布斯传。“我对他很感兴趣。他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论。我想从他的方法论中借鉴和学习一些精髓,看能否运用到建筑规划的方法论中。〞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对事业经久不衰的激情,才让吴良镛先生始终与外面的时代和环境不脱节。 这就是自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一代大师——吴良镛。为了将人居环境科学的理念转化为现实,他仍在为此不断努力着……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