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乙肝疫苗 陶其敏中国乙肝疫苗第一人陶其敏.docx
下载文档

ID:1816840

大小:20.63KB

页数: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年乙肝疫苗 陶其敏中国乙肝疫苗第一人陶其敏 2023 乙肝疫苗 中国 第一
乙肝疫苗 陶其敏_中国乙肝疫苗第一人:陶其敏   著名肝病学家陶其敏教授已退休10多年,然而退而不休的她每周的周一、周四还出门诊,14元一个专家号,为慕名而来的患者看病。这几年,她明显感到身子骨大不如从前,应酬尽量推掉,但每周两次门诊她一直没有放弃。“乙肝治疗问题一天没有解决,我就会在医疗第一线,除非有一天我治不动了,那就拉倒。〞陶其敏说。   作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原所长,陶其敏的一生硕果累累,从研发国内第一 支乙肝疫苗开始,她一鼓作气攻下一个又一个学术难题,先后获得十五个国家级科研成果。如今,80岁高龄的她,俨然是这个领域的一座引路灯,鼓励着后来人沿着她的足迹攀向更顶峰。      从振华女中走来   “我毕业于苏州振华女中(现为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那里可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在陶其敏的记忆中,振华女中没少出过精英人物:社会学家费孝通(该校当时招收的唯一男生)、物理学家何泽慧、妇产科专家王淑贞、建筑学家顾添籁以及作家杨绛等,这些人,有的是她的学长,有的那么是她的同窗好友。“在我入学时,母校已在全国声名鹊起,那些杰出人士是母校的硕果也是母校的招牌。〞   “在我可塑性最强的时候,振华女中的优秀传统注入了我的血液。老师教导我们,读好书并不是为了相夫教子,而是振兴中华。〞在老师鼓舞下,振华女中的学生们都在为一种使命感而学习。   快毕业时,陶其敏想到其祖父和父亲皆因积劳成疾而过早离世,很多百姓也因不明不白的疾病而暴病身亡,她决心学习医学。1951年,20岁的陶其敏考取了山东医学院(前身为新四军创立的白求恩医学院),成了她的著名校友王淑贞、顾乃勤等人的同行。      和米勒先生伙伴   在乙肝病防治上的卓越成绩,让陶其敏在学术界展露头角,这当然是后话,那么,是谁引领陶其敏进入肝病领域的呢?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汉斯・米勒先生。对于这个来自德国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陶其敏十分尊敬。    “他和白求恩一样,都是世界著名学府的高材生,毕业后来到中国,参加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据陶其敏回忆,汉斯・米勒是德国人,不满德国法西斯统治,于1939年获得瑞士巴塞尔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便来到中国,参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还参加了中国国籍和中国共产党。陶其敏从山东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陶其敏担任医院检验科主任的那段时间,汉斯・米勒先生从东北调回北京,并于1971年担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副院长。   1972年,汉斯・米勒先生随夫人到日本探亲,考察了日本刚研制出的乙肝病毒检测和诊断技术。回国后,米勒找到生化实验室主任陶其敏,说:“我国甲肝时常爆发,可见患肝炎病的人很多,会不会也有布兰博格所说的乙型肝炎?〞为了了解国内乙型肝炎的流行和感染情况,米勒决定成立专题小组深入人群进行调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由此成为中国最早从事乙型肝炎研究和防治的阵地。为了提高科研水平,米勒和其他院领导决定派陶其敏到日本学习最新的血凝法检测,拜东京都综合研究所癌中心肝病专家西冈久寿弥教授为师。   回想起这些,陶其敏很感谢汉斯・米勒先生对她的赏识,假设不是他的引导和推荐,她可能这一辈子还做着检验科工作,因此,每当别人提及陶其敏在乙肝防治方面的成绩,她总是不忘记说起米勒先生,“那时候,是米勒院长〞云云。   在汉斯・米勒和陶其敏的带着下,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肝病方面的研究走在了国内同行前列。1984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立了肝病研究所,陶其敏任所长,汉斯・米勒任名誉所长。      自制试剂盒让日本人瞠目   要想研究乙肝病毒,就先得把它找出来。1973年初,虽然中国当时十分艰难,但米勒等领导还是想尽方法,派陶其敏前往日本学习最新的血凝法检测技术。   回国之后,很快日本带回的检测板用完了,要依赖日本的技术对全国人口进行大范围的抽样调查,这在当时无异于天方夜谭。“日本的不能用了,就自己做。〞陶其敏说,仅用四个月,她们就造出了一套自己的乙肝检测试剂盒。日本专家检验完试剂盒后,被惊得目瞪口呆。   检测试剂盒很快全国推广。并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中国澳抗阳性人数比例竟高达10%!   “我在临床工作这么多年,也知道乙肝不好治啊。〞说起乙肝治疗,从来不服软的陶其敏也不得不成认想从治疗入手,非常困难。如果能找到一种疫苗,像对付天花、小儿麻痹这样对付乙肝,似乎是最好的方法。   1975年,陶其敏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看到一篇报道,美国科研人员从病毒携带者的血液中,别离出病毒并灭活,然后打在大猩猩身上,发现大猩猩产生了乙肝抗体,却并未感染乙肝。   “当时我看到这篇论文立即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不就是离心吗?〞陶其敏对离心技术早就烂熟于心。“好似是3000转,我用试管最底下的那一层,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全是外表抗原,没有病毒的大颗粒。这个纯的外表抗原应该就可用来制作疫苗了!当时所有人都快乐坏了。〞陶其敏说。很快,1975年7月1 日,代号7571的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在陶其敏手中诞生了!      试打第一支疫苗   根据国际惯例,研制出的乙肝疫苗需要首先在大猩猩身上进行检验。大猩猩没确定有效,那就不能给人注射。就这样,第一支乙肝疫苗被冷藏了起来。   “大家当时着急呀,都想知道这支疫苗到底有没有用。而且患者又增长非常快。〞陶其敏却一直联系不到试验用的猩猩,心急如焚。   不能再等了!自己先打!陶其敏一咬牙作出这个决定。这是件大事,得征得家人同意。“当时老头子在外地参加运动,一年都不回来,就不用给他说了。我回到家就告诉了两个年幼的孩子。他们还小,啥也不懂,我说什么就听什么。我说:“妈妈要打一种针,可能会得病,你们暂时离我远点。〞陶其敏回忆说。   注射疫苗后,她每天都测量体温,一个星期就要查一次血,监控着自己血液中的变化。一个星期,没有发现抗原;一个月,仍然没有抗原;三个月过去了,抗体却出现了!这意味着她已经获得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而没有染上乙肝。      疫苗研制成功了!   根据卫生部的安排,陶其敏把自己制作血源疫苗的技术和整个工艺无偿提供应了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从此乙肝疫苗开始在国内逐渐推广。   转眼间35年过去了,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人数已由当年的10%下降到7%,5岁下儿童感染率更是从5%下降到了0.3%!   回忆起35年前的这一幕,现今已80岁的陶其敏仍记忆犹新。   (据医药经济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