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中
国共
三次
思想
大解
中国共产党三次思想大解放
20世纪三次思想大解放与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整整八十年的光芒旅程。
追寻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开展壮大并取得辉煌业绩的历史轨迹,发现她,八十年的道路虽不一帆风顺,但在领导自己国家的人民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建设一个崭新的社会方面,却创造了举世震撼的人间奇迹。把一个濒临灭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带到了已初步实现小康社会的新中国。而且正满怀信心地跨入新世纪,进一步开创立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奋勇前进。一个更加富强、民主、文明的美好社会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回忆党的八十年的战斗历程,我们会发现四个闪光的大字——思想解放或解放思想紧紧与中国共产党相伴随。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三次伟大结合,也就没有三次伟大结合的巨大成果,当然也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20世纪下半期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辉煌成就。这是历史逻辑开展的根本轨迹:因为思想解放的背后是创新,而创新那么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当然也是一个政党的灵魂,是社会开展的不竭动力。
一.第一次思想大解放,促成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在上一个世纪之交,中国人民是带着八国联军侵占首都北京的民族耻辱进入二十世纪的。那时,中华民族面对的是濒临消灭的悲惨暗淡的景象。1902年,留学日本的鲁迅发出了“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满腔悲愤的呐喊。在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下,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深渊中的中国人民面对的是如何争取民族独立?如何争取人民解放?如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三大历史性难题。
为了求解三大历史性难题,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斗争追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1894年孙中山先生第一次响亮地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随后又举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大旗,于1911年发动了辛亥革命。毛泽东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开展。〞(见如何研究中共党史(1942年3月30日))。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它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推翻了封建帝制,从此翻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促进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起了积极作用。但是,辛亥革命最终的胜利果实却被北洋军阀夺去了。中国近代史的历史证明,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成功,资产阶级改进维新和资产阶级共和的梦想都不可能把中国带上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之路。沉重的失望代替了原先的希望,迫使中国的先进分子进一步思考,寻找新的出路。“屡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疑心产生了,增长了,开展了。〞(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这种“疑心〞产生、增长、开展的过程,就是中国人民特别是先进分子不断追求真理,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擎出了“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两面大旗。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当时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提出了“破除迷信〞的口号。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以求得“思想的解放〞。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不仅给中国人民以新的革命前途和革命方法的启迪,而且送来了代表世界先进文化的马列主义。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不仅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人民的进一步觉醒,而且,中国最有希望的阶级——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
“启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而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导广阔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这是五四运动最伟大的功绩。〞
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功绩,就是促进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这个结合的最伟大成果,就是中国共产党诞生。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一批初步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在这次结合中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中国共产党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成立,是中国客观形势开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必然成果, 是中国人民经过近代八十年艰苦卓绝斗争历史的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不仅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最广阔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由于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因而能够为中国人民指明前进的方向。因此,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二.第二次思想解放,促成了马列主义根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如果说,第一次思想解放使中国人民明确了只有马克思主义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能救中国的道理,那么第二次思想解放,那么是围绕如何救中国,如何解放生产力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先驱的发刊词就指出:必须把“努力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当作“第一任务〞。党开始学习运用马列主义的根本观点来观察分析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探索救国救民求强之路。在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奋起、挫折、再奋起、再挫折、再奋起的艰难曲折探索过程。围绕这一问题,党内两种不同的思想斗争一直剧烈进行着。毛泽东认为,党内不同思想斗争是经常发生的,如果没有这种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党内思想斗争主要是两种不同思想方法的斗争。其实质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还是从马列的“本本〞出发,来思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问题。早在1930年5月,毛泽东就响亮地喊出了“反对本本主义〞的口号,提出了共产党人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因此,共产党人要“努力作实际调查〞,“洗刷唯心精神〞。
但是,毛泽东的正确思想路线并未被全党所接受,而被本本主义者讥讽为“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当时中共中央领导权落到一些根本不懂中国国情,却得到共产国际信任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手中,结果,几乎葬送了中国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再次到了危急关头。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在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上纠正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但在思想路线上却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上取得过巨大胜利,也遭受过严重挫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沉痛教训。但其中给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严重损失的,危害最大的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特别是思想方法方面的错误还没有得到科学的分析和深刻的总结,党内在指导思想上还没有得到完全的统一。虽然,1938年,党在六中全会上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任务,对端正党的思想路线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没有真正有效确实立。为此,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演讲,锋利地批评了那种“不愿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仅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的主观主义的作风;突出地强调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提出了全党在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上改造一下的任务。在这一指导思想指导下,从1942年2月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内容深刻、意义深远的名为整风实为思想解放的运动。它翻开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在国际共运史上也是一大创举。
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党八股是主观主义的表现形式,宗派主义那么是主观主义在组织上的表现。其核心或实质就是要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克服错误的、非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实现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统一,并用组织上的统一保证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统一。
整风运动使全党特别是党员干部结合切身的体会,从思想理论上更好地认识党的历史上的路线是非问题。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水平,提高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并产生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其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那么和经验总结。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从此,中国人民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夺取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并且从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胜利,也是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的具有世界意
义的大胜利。这些大胜利无疑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巨大物质成果。
三.第三次思想大解放,促成了马列主义根本原理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从此中国人民开始富起来了
第三次思想解放是围绕如何使中国富起来展开的。在解放后的二十八年中,中国人民虽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取得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但是,毛泽东企图用政治手段来解决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问题,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抓革命,促生产〞的政治纲领。加上林彪、“四人帮〞的推波助澜,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了新的制约瓶颈——“左〞的思想和具体社会制度极大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开展。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也进入误区,以为“一大二公三纯〞就是社会主义;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也受到极大伤害。只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不可能使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持久和有效地发挥。对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估计也发生了很大偏差,以为不经过兴旺的商品经济阶段就能跑步进入社会主义,甚至共产主义,这实际上是不切实际的梦想。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狂热、十年文化大革命“左〞的思潮的泛滥、新教条主义的盛行,人们的思想普遍陷入僵化半僵化状态,如果不冲破“左〞的思想牢笼,坚决克服新教条主义的思维定势,打破习惯势力的束缚,有可能葬送二十八年来的胜利成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再次到了重大历史关头,面临一次重大历史决择。历史呼唤共产党人再次举起思想解放的大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的思想解放的号角。邓小平在会上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成为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宣言书。邓小平锋利地指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会议公报也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可见,从“左〞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是思想解放的重大政治任务。
由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的思想解放,不断向纵深和广阔开展,展现出从政治到经济,从实践到理论,从经济结构到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形成波澜壮阔、汹涌澎湃、势不可挡的新局面。
中国推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就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思想解放首先从拨乱反正开始。在毛泽东逝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又一次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四人帮〞的粉碎,邓小平领导职务的恢复,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为第三次思想大解放作了组织上、舆论上的准备,成为思想解放的起点。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思想解放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在实践上,开始突破了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兴办经济特区、引进外资,实行对外开放……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展开,现代化建设蒸蒸日上,思想解放带来一片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