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师生关系与师生互动辨析.docx
下载文档

ID:1815253

大小:22.51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师生关系 师生 互动 辨析
师生关系与师生互动辨析 摘 要:教学过程关键动态因素的就是教师和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师生关系和师生互动那么具有深远意蕴。二者有同有异:相同点是二者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局部,有相同的活动对象,目标和过程,机制;不同点表现在哲学根底、目标领域、表现形态、研究方法和学术关注度五个方面。 关键词:师生互动 师生关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22)012-166-02 在李秉德著的教学论中把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七个要素之一。教学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交互活动。师生之间的存在关系和活动方式尤为重要。我国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具体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开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由此可见,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教育结构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对近年文献中关于师生关系和师生互动进行了比较分析。 1 概念的界定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在教育词典中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性质以及师生相互对待的态度。综合这二者概念我们不难得出,由于二者关系的性质和活动内容的差异,师生关系有两个特点:(1)表达在社会性层面,师生承担的社会角色不同,建立在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一定社会的契约关系根底上;(2)表达在结构性层面,任何一种社会性的关系式都要在一定物质媒介根底上,一定文化结构影响下形成的。它不是“单体式〞的孤立的无序的存在于社会之中,而是符合一定的标准,与其他精神生产活动不同,它的效劳的对象相对稳定,能够形成情感上的联系。 我国学者吴康宁认为,师生互动本质上讲是包括发生在多种情境中的,具有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互动体系。光凤军那么认为师生互动就是作为社会的教师和社会期望接受者的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而左斌的概念在此根底上又引申为在教学情境中或社会背景中双方心理的同向或反向变化。笔者认为,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既有心理上也有行为上的同向促进或反向抑制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2 由上述概念界定得知,二者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师生关系,师生互动都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内涵和外延上既有重合的局部,也有独立的范畴。就目前研究结果而言,相同点表达以下三方面:(1)两者的活动对象相同,都指向教师和学生双方。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因素,而教学活动中要依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没有了师生双方,就没有了具体的实践者和评价者。(2)活动的目标相同,应表达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效劳;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根底知识、根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3)二者师生的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师生通过交往和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双边的互动关系系统,它不仅是师生互动的结果,还包括师生关系形成的过程、机制和影响因素。二者是相互包容和共生的。 但也不能完全等同,二者仍有许多相异之处。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师生关系和师生互动为关键词,时间跨度为1997年到2022年的14年间,在人文和社会科学文献中检索得出以下结论。 2.1 研究的哲学根底不同 师生关系的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文革结束,思想界展开了全面的讨论,人的主体性问题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教育领域,“教师中心〞受到了挑战,人们开始了师生何为主客体的探究,出现了“教师唯一主体〞,“学生唯一主体〞,“双主体〞,“主导主体〞,“三主体〞,“复合主客体〞等多种分类。究其根源,受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主客二元对立〞思想的驱使把主体和客体、思维与存在及人与世界的关系截然对立起来。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大师康德也试图通过对一系列相互对立的“二律背反〞现象的陈述,来进一步开展主客体之间相互对立与区别的思想。这种对主体和客体关系的界定以及对它们各自地位的规定,使“主客二元对立〞的哲学理念对教育领域内的师生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导向作用。而师生互动那么表达了“交互性〞,其深刻的哲学背景源于西方对现代哲学的反思,人与人之间不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我与你〞的关系,师生之间更加关注“主体间〞的平等、理解、对话。溯其渊源,受到后现代现象学大师胡塞尔“交互式主体〞(intersujectivity)的影响。胡塞尔是从人的意识或认识的角度来解决共同主体的共同客体的问题。胡塞尔认为,科学世界的“客观性〞是由生活世界中的“主体间性〞所决定的,因为所谓“客观性〞无非是主体间亦即社会共同体达成了“共识〞。胡塞尔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自我〞,而这些“自我〞却拥有一个共同的世界,自我与他我因为拥有一个共同世界而形成一个共同体,单一主体性也由此过渡到主体间性。可见,早期教育学领域的师生关系是在现在哲学思想范畴内的催生的主客体概念。师生互动是在后现代思想中诞生的名词,更强调交互性,在变化动态中把握事物的存在本质。 2.2 研究的目标领域不同 在搜索的现有数据中,笔者以教育理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外国语言文字等为主要分析内容进行比较。师生关系表达的特点是“老话题持续升温,关注领域日趋扩大〞。主要在2022年前在教育理论的探讨趋于集中,而在2022年后,出现了转向,在中等教育领域的关注明显多于教育理论的研究,呈现绝对优势。这种趋势呈现出我国新一轮课改进一步深化的硕果。中等教育领域中,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行动研究,在实践中衍生出的操作性强的方法,为理论研究做了强有力的注脚。此外高等教育和外国语言文字也逐年增长,但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2022年前除了2001有27篇职业教育的文章外没有相关文章。在2022后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才有关注;师生互动表达的特点是“新提法拐点明显,多个领域应用增加〞。师生互动在2003年前鲜有提及,主要集中在中等教育领域,截至2022年12月仍呈持续上升趋势。在2003年后,由于学科特点,从社会学的“符号互动〞理论促进师生互动学说在外国语言文字方面应用迅速。同时,教育理论领域仍有大量学者持续关注师生互动的理论的开展。值得注意的是,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初等教育也有不同程度的关注。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虽然中等教育领域中,师生互动阐述得多,但主要受教师个人得经验世界十分相关,不能够有具有普适性的命题。个性彰显多,共性借鉴少。有些学者就以叙事或日志的形式来白描师生互动。尽可能真实客观的展现师生互动,这也是这个时期的一个特色。在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领域涉及较少,需要教育者进一步的探索。 2.3 研究的表现形态不同 师生关系的探讨多表现为静态的和思辨的性质。在教学本质,教学价值方面述著颇丰。在研究师生关系问题上,很多学者习惯于将师生关系从社会系统、教育内部以及教育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抑或是从师生关系的功能、形式和目的等角度加以考察,毫无疑问,这些研究是非常有益的,但和谐师生关系建构必须寻求一种渗透于师生双方的精神体验,渗透于教育细胞内核的一种教育精神作为支点,它关注的不仅仅是师生关系在宏观和微观的表现形式,也不是师生关系在内容、形式和目的等方面的外表化和功利性,而师生互动恰恰表达在动态视角和实践的层面,是多元理论的里一个有力诠释。只有动态和静态研究相得益彰才能更全面的理解师生之间维系的教学活动的本质所在。 2.4 研究的科学方法不同 师生关系的研究多采用经验的和定性的研究方法重视师生关系的社会意义、教育价值的探索,不太注重师生互动量的研究,尤其在非言语行为方面关注很少。而师生互动的研究不仅在理论层面,在实践上更侧重定量的研究,尤其自弗兰德斯(Flanders)的师生互动分类分析系统(FIAC)问世以来,以简单可操作性强的应用特点,让更多的教师关注师生互动的量化研究。虽然还有很多缺乏,但以其简单易于操作的特点让更多人深入课堂进行量化的研究,丰富了教学的理论。 2.5 研究的学术关注度不同 在笔者检索的数据中从学术关注度方面来看,师生关系从1997年始,成逐年上升趋势,在2022年关注最多,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经一步推进成正相关。而师生互动在2003年前关注度极匮乏。1997到2001的5年间,在知网上总计有75篇文章。从2003年后,学术关注度有所提高,尤其在2022至2022的4年时间,在知网上总计有2148篇文章。 此外,师生互动是师生间动态的关系和交往的过程,而师生关系是师生间静态的关系状态和互动结果。师生互动借助于一定的媒介物在主体间进行交流活动,包括知识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和意志行为的标准,通过文化的传递,到达交往的目的。从狭义上来讲,师生关系的外延较师生互动要广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师生关系和师生互动作为一个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出现新的概念命题要有向上的兼容性,能够对原有的概念做出合理的理论阐释;(2)新的概念应该有对原有概念的超越性,即能够提出和答复原有的科学理论所没有提出或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关系与师生互动同样是“科学概念的逻辑体系,是以各种首尾一致、秩序井然的符号系统的概念框架来理解、描述和操作研究对象,并使这些符号系统本身成为自我理解的对象。〞二者的解释层面虽各异,但都是为了准确表达师生之间教学本质。我们不能淹没于其中缠绕于文字本身,更多的要开掘新命题存在的合理性,能否赋予了师生关系的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李定仁,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李长吉.教学主客体关系问题三论[J].上海教科研,2000,(4). [3] 左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 孙正聿.属人的世界[M].吉林人民出版社,2022. [6] 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