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中西小说创作中心理描写艺术比较研究.doc
下载文档

ID:1814817

大小:51.50KB

页数:16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中 小说 创作 心理 描写 艺术 比较 研究
中西小说创作中心理描写艺术比拟研究 赵潞梅 摘 要: 中西方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意识形态,分别孕育了双方各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和小说开展历史,其中小说在心理描写艺术方面的差异和特色备受人们关注。中国古典小说表现人物行动重于内心,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多通过典型的细节动作与特定的情景气氛等外在形象因素进行间接的动态表现,让读者从中感受和体验。西方古典作家那么特别重视细致入微地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们善于直接深入到人的心灵,去剖析和挖掘人们隐蔽的,多侧面,又富于变化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 心理描写 ;小说创作 ;社会历史 ;文化传统 ;民族特色 一般地说,文学要表现人性,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人的某些心理特征。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在小说创作中注重心理描写,这是中、西方作家共同的理性认识和追求。但中西小说是在不同的土壤中培育出来的果实,由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文学传统的不同,它们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尤其是在心理描写方面存在差异。 中国古典小说在人物描写上以其动作性强在世界文坛上独树一帜,作家往往通过对人物言行的逼真刻划,通过对生活事件和生活环境的细致描摹来体现出作品人物的精神和作家主观的评价。西方古典小说家那么极其重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划,把人物的精神情感放在突出的位置,往往以小说挖掘人物内心活动的过程来衡量小说的艺术水平,并通过大量的带有作家主观色彩的心理描写更好地宣达自己的艺术主题。本文旨在展示中西小说心理描写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并探讨形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一、中西小说中的心理描写 所谓心理描写,就是艺术地刻划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形象,这是小说创作中极为重要的表现手法。小说重在写人,而写人假设不写其心理,就会使人物形象失去了灵魂。正如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所说的,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 我国古典小说,从魏晋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经唐代传奇,宋元明话本拟话本,到明清章回体长篇小说,有一个漫长的开展过程。作为小说艺术表现手法之一的心理描写,是与其母体相伴而来,并且随着小说体裁的开展而逐步成熟的,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 随着魏晋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的产生,心理描写艺术便从其母体中诞生了。从当时的志怪、志人作品来看,作者采用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比拟多,也比拟普遍。如笑林•汉世老人[1] 三国魏·邯郸淳. 太平广记·汉世老人[M]. 第二册第一百三十六卷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1053 [2] 鲁 迅. 中国小说史略[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47. [3] 朱东润. 历代文学作品选[M]. 中编第一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399. [4] 曹雪芹. 红楼梦八十回校本[M]. 俞平伯校订第一册 香港:中华书局,1974.337. [5] 曹雪芹. 红楼梦八十回校本[M]. 俞平伯校订第一册 香港:中华书局,1974.284. [6] 柏拉图. 文艺对话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8. [7] 张竹坡. 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M]. 山东:齐鲁出版社,1987.10.. [8] 东汉·班 固. 汉书·司马迁传[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449 [9] 曹础基. 庄子浅注·秋水[M]. 北京:中华书局,1982.257 参考文献: [1]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3. [2] 柏拉图. 文艺对话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3] 鲁迅. 中国文学史的变迁[M]. 鲁迅全集[M].第九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4] 刘上生. 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5] 石昌渝. 中国小说源流论[M]. 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4. [6] 孙景尧、谢天振. 比拟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7] 袁行霈、罗宗强. 中国文学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8] 王增斌、田同旭. 中国古代小说通论综解[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9. [9] 郑克鲁、黄宝生等. 外国文学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0] 朱东润.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3. [11] 张玉能. 西方文论[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 [12] 杨乃乔. 比拟文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 [13] 戴汝才. 谈谈我国古典小说中的心理描写[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4(2). [14] 戴汝才. 谈谈我国古典小说中心理描写的民族特色[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1985(3). [15] 顾冠华. 在与西方古典小说的比拟中看中国古代小说心理描写特色成因[J]. 江苏社会科学, 1992(2) [16] 饶芃子. 中西小说的渊源、形成过程比拟[J]. 学术研究, 1994(2). [17] 于胜民. 略论欧洲文学中心理描写艺术的开展[J]. 湖北大学学报, 1994(3). [18] 里 正. 论中西小说心理描写之差异[J].社会科学辑刊, 1995(4). [19] 贾锡信. 中西传统小说的心理描写[J]. 天津外语学院学报, 1996(2). [20] 孙煜华. 现代小说中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J]. 晋阳学刊, 2023(4). [21] 张玉雁. 中西古典小说人物心理描写差异原因探[J]. 焦作大学学报, 2023(1). [22] 季桂起. 心理学的影响与“五四〞小说的变革[J]. 文史哲, 2023(5).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sychological Depiction of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Novels Author: ZHAO Lu-mei Supervisor:LIU Shu-bei Abstract: The Europe and China have their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tradition and distinctive history of novel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ciousness appearances. Especially, the public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depic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novels. 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we often get a deep impression on the action of the hero and heroine, a moving mood on the plot of the story. But in the Western classic novels ,there often shown the person’ heart world , and we can learn the person’ variety mind directly. This paper will show the features on the psychological depiction of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novels, and probe the origi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m.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depiction ;novel cre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cultural tradition ; national features 后记 中西小说创作中心理描写的不同风格是我很早的时候就开始留意的一个课题,但留在脑海中的印象始终是感性层面的。在后来的文论学习和比拟文学的学习中更加清晰的了解到了双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哲学品格。关于五四以来中国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吸收、过滤、融合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虽然我的所感所悟依然不成体系,但初步认识到了形成双方心理描写方面不同风格的社会、历史、哲学、作者等方面不同的文化土壤。在学习了许多长辈和老师们的论著后,我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整理论述了一下。我认为这是一次比拟系统全面的学习,尽管如此好多东西依然没有顾及到,希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能带着这个课题继续钻研探讨。争取能够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掌握这方面的内容。 〔指导教师 刘蜀贝〕 评语 本篇论文选题新颖,有一定难度。全文从中国和西方小说在心理描写上存在的差异切入,系统展示出中西方小说开展所走过的不同道路。从其起源、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具体论证了形成差异的原因。体现出作者扎实的知识根底,良好的素质,踏实的学风和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 本论文贯穿中西,从古到今将小说的开展演变特别是对心理描写手法的深入开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资料收集翔实、丰富,论文观点正确,有独到见解,体现出较高的学术水平, 全文结构合理,逻辑性强,能运用理论展开分析,表达准确,语言流畅。符合学术论文的标准,是一篇质量较高的优秀毕业论文。该生学习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缺乏:从理论上深度分析尚感缺乏。 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 这儿吝啬者这种不愿意借钱给人,却又不好意思拒绝,但又实在舍不得的矛盾心理,并没有人物的内心独白,也没有作者的客观表达介绍,完全是通过人物的外表情态和行动结果表达出来的。 到了唐代传奇的兴起,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出现了一次大的飞跃。具体表现在创作思想上,已经从过去的无意作小说,开展为有意识地进行艺术加工;在故事情节上,从“粗陈梗概〞开展为“表达宛转,文辞华艳〞 ;在人物塑造上,从过去不注重人物性格和心理描写,开展为作家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心理活动的刻划。唐代传奇中的心理描写比拟具体细致,如爱情故事中写男方想多见一见女方的心理,李娃传里这样描写: 有娃方凭一双鬟青衣立,妖姿要妙,绝代未有。生忽见之,不觉停骖久之,徘徊不能去。乃诈坠鞭于地,候其从者,勒取之。累眄于娃,娃回眸凝睇,情甚相慕。竟不敢措辞而去。 从唐传奇开展到宋元明话本、拟话本,我国古典小说又发生了一次大的变化。由文言短篇开展为白话小说,是小说文体上的一大革命,给故事情节、人物刻画、心理描写带来了相当明显的开展,然而这时的心理描写还不是很完善的。只有我国古典小说开展到长篇章回小说,尤其是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时候,心理描写才可以说真正成熟了。红楼梦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突破了封建的旧传统,而且在艺术技巧方面也突破了旧传统的写法,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读者面前。心理描写在红楼梦里已很普遍,出现了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把人物复杂细微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出来。如第三十二回,黛玉听到宝玉称赞他从来不说那些“仕途经济〞的“混帐话〞以后,作者这样描写: 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