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精心
设计
导入
环节
激发
学生
学习
兴趣
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邸会卓 所谓课堂教学导入,就是指教师在课的开始阶段,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进行的教学行为。实践证明,带有故事性、悬念性或学生感兴趣的导语,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我总结了如下几种导入的方法。直接导入法 即根据教材特点,在上课一开始,教师就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本节课的课题及学习内容。如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我这样导入:“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铅笔和直尺,这节课我们学习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板书课题:厘米的认识)这样导入,开门见山,简洁明了,目标明确,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新知的学习上来。故事引入法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讲故事、唱儿歌、猜谜语等形式开端,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展开思维,丰富联想,使之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朝三暮四,大家在听故事的同时注意里面蕴含的数学知识。有一位老爷爷,很喜欢猴子,他平时省吃俭用,养了一群猴子。老爷爷和猴子朝夕相处,已经摸清了猴子的脾气。猴子呢?也慢慢地能理解老人的心思了。后来,老爷爷越来越穷了,实在没办法,就打算给猴子们每天少喂一点,可又怕猴子们不乐意,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这天,老爷爷端了一盆栗子来喂猴子,他对猴子们说:“这栗子可好吃了,从今以后哇,给你们分栗子吃,早上吃 3 颗,晚上 6 颗,你们看行吗?”他的话还没说完,猴子们呼啦一下都站了起来,表示反对,它们围在一起,又吵又闹的,意见可大了。过了一会儿,老爷爷又说:”好,那这样吧,今后给你们分栗子,早上 6 颗,晚上 3 颗,这总该够了吧?”猴子们听了这番话,以为栗子的数字增加了,都趴在地上高兴地抓耳挠腮,拿着栗子心满意足地走开了。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听完了这个故事,谁来说说,小猴子聪明不聪明?为什么?(师随学生的解释板书:3+6=6+3)这样导入,学生学得饶有兴趣,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分栗子的故事,为探索新知架起了通行的桥梁,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设置悬念法 即教师设置问题情境,以新奇的形式设置悬念。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使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新知的探究过程之中。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这样导入:“今天,请同学们来当小老师,对我提问题,考考我。同学们任意说出一个年份,我就知道这一年每个月有多少天,全年有多少天。”学生对照万年历,报出一个年份,老师对答如流,准确无误。学生惊呆了,悬念产生了,恨不得马上知道老师的绝招,于是便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温故导入法 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前后连贯,新旧知识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同时又是后续知识的基础和孕伏。在导入时,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出示下面两组习题:(1)12031244 24040 28070(2)306 6012 30060 3000600 让学生口算出结果后,问:这两组口算题的商有什么特点?(第(1)题各式的商不同,第(2)题各式的商相同。)在什么条件下算式的商才不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新知识。(板书:商不变的性质)通过口算练习,使学生做好了学习的心理准备,使其思维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定向有序的兴奋状态之中。通过老师提问,激疑入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指明了学习内容。而这节课的表现结果是,大部分学生不经过教师讲解便能基本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总之,新课导入是教师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它在一节课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当然,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同一教学内容,往往也可以设计出多种导入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导入环节,采用恰当的导入方式,抓住“因文(教材、教学内容)而异、因人(学生、教师)而别、循情(学情、教学时机)而变、循需(教学目标)而发”这几点,优化数学课的导入方案,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求,有所得。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