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儿童
视角
散文
学思相融品
韵味
天道酬勤
儿童视角学散文,学思相融品韵味
潘乙平
:散文是相对于诗歌、喜剧、小说的一种文学体裁。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散文相对于小学生比拟抽象,这样的文章一般在中高年级,如何有效地引领学生品悟文章的韵味,也是目前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意在通过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对散文文体深度解读,来引导学生感受散文的情境之美。
关键词:散文;学思相融;课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标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发奋向上的人生态度。〞由此看来,在语文课堂中,美育也是不可缺少的。在教学文质兼美文体的散文,我们该如何带着学生品味散文语言,掌握散文结构,领略散文的韵味是课堂的重中之中。除了让学生体会散文体裁特色的同时,还要注意做到学思相融,体悟文章的韵味。下面笔者浅点几点做法。
一、 以景入情,新旧相融悟语境
在散文中,作者寄情于景,通过借助景物叙事来表情达意,把读者引入一幅幅迷人的画卷,文章抒情性特别强。其实,这些各种各样、富有特色的景物的出现并不是简单的陈列,更多的是展现作者丰富的情感表达和非凡的艺术表达。教学中,如果能运用带入新知,通过新旧知识的深入融合,瞬间就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文本,融入课堂,便会取得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如,吴老师在教学四季之美的夏天局部,在理解文中“萤火虫〞的寓意时,做到了新旧知识相融,回到主题单元的古诗两首枫桥夜泊。当学生展示批注“萤火虫〞的感受时……
师:你读出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院子里下着雨,几只萤火虫在窗外跳着静谧的舞蹈……
师:这样的画面你们想看吗?
播放视频及音乐虫儿飞 师范读
师:茫茫暗夜和雨夜中,作者为什么只为这萤火虫着迷?
生:……
师:还记得这单元的古诗枫桥夜泊作者通过“渔火,乌啼,钟声〞表达的孤寂忧愁。孩子们,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就是“寄情于景〞。作者想通过萤火虫表达什么?了解一个人的内心情感,要先走进她的生活。请联系你课前搜集的关于她的资料想一想。
生:皇宫里等级森严,尔虞我诈,生活在皇宫中,她觉得需要一定的勇气,就像黑暗中的这只精灵。
生:或许她会想到这只精灵就是她自己,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去给周围的人带来光亮。
生:她不同于其他女官,她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所有一切。
师:这只常人眼中司空见惯的精灵在她眼中却有独特的情趣。〔全班配乐读第二段〕
师:这么美而又寓意深刻的画面,我们应该定格在脑中。〔指导背诵〕
只有这样,当我们老师从教材的角度出发,认识到每一篇散文它独特的情感及鲜明的特征,便能唤起心灵的对话,特别是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引入新课的教学,以點带面,循循善诱,不但激发每个孩子学散文的兴趣,还引导学生读出其隐含的意义,感受作者的情感所在,到达了我们教学的效果。
二、 梳理文脉,学用相融悟主旨
文章的脉络表达在它的结构特点,作者一般都会根据自己的情感和思路来梳理文本,我们常称为“文脉〞。通过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文本,让他们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感知整篇文章的结构特点,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内容,而且可以进一步领悟作者的匠心独运和精妙构思。
教学大自然的声音一课时,教师是这样带着学生借助课后习题联系文本,梳理文章结构,引导学生找到全文的中心句。
师:刚刚课前交流时,发现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声音充满喜爱和好奇,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欣赏大自然的声音。〔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课文【课件出示全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大家读得很认真,看一看,这些词你们读准了吗?请男女同学轮读词语,男同学先来。〔师相机正音:潺,是翘舌前鼻音。〕
大家交流完自学预习情况后,黄老师便带着大家走进文本,通过再读课文,梳理文脉,准确、凝练地提炼文章的主旨,让“形散而神不散〞的文章情感表达出来。
师: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知道这篇课文是围绕着哪一句话来写的呢?在文中找找看?
生1: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师:其他同学和他找的是一样的吗?哦,大自然有许多〔学生说:美妙的声音 师板书:美妙〕一起读这个句子。
师:课文写了大自然哪些声音呢?请同学们结合课后第二题的表格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学生默读〕
……
师: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主要写了风声、水声、动物声〔板书:风,水,动物〕,这样的写法就是先总后分。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文脉好似是完美、严谨的艺术整体,是整篇文章的统领,学生通过反复研读,细心揣摩,领悟文章的主旨和神韵就会自然呈现。
三、 多元朗读,读思相融悟文意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散文文体明朗,情感自由。在散文的教学中更应重视“读〞。学生初学散文,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充分朗读,在朗读中感知、体验、欣赏,通过读把文章的韵味读出来。反复诵读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所有理解学习的延伸都扎根于读。在读的层次上分为初读、再读、默读、细读、美读、熟读、诵读的,从读中品文言之韵。
教学大自然的声音一课,教学过程中教者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读〞。教学伊始,教师便让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接着指导读第二自然段“狂风〞局部。
师:同学们,在作者眼中,微风是温柔的,狂风来时,又是怎样的呢?谁来继续交流。
生1:整个句子读出来。
师:你从这个句子中读出了狂风演奏出一首怎样的乐曲?
生2:我觉得是很有威力的,因为课文说它就像是“雄伟的乐曲〞。师:说得好,请你把句子完整地读出来。〔生读句子〕
生3:通过刚刚的读课文,我体会到狂风的雄伟。
师:说说你在哪里听过或者唱过雄伟的乐曲。
生说:国歌,军队进行曲……
师:是的,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一起哼唱起来……
师:唱着这样的乐曲,你有什么感觉?
生:冲动,兴奋,震撼,充满力量……
师:带着这样的感受全班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在音画中朗读,体会语言美〕
师:不管是微风还是狂风,它们在作者心里都是美妙的乐曲,美得各有特点。让我们随着音乐和画面再读一读这句话。请女同学读微风局部,男同学读狂风局部。
对教材的深度理解才能到达好的教学效果,黄老师这样的教学过程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那么,教师在每个环节设计中都遵循了儿童的心理特点,既考虑了探究语言的内涵,又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语言的能力,给予了学生适度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读〞和“思〞,从而逐步加深自主探究的体会和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会得到不断提升。
四、 读写结合,情感相融悟写法
对于散文文本而言,每一篇文章都处处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深厚的情感,选入教材的散文多为用笔神奇、构思巧妙的丽篇佳作,其借助外在之景,抒发内心之情,经常使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教學时,不仅要领悟文本中的情感,还要带着学生结合文章的脉络,用心揣摩语言,引导学生精读细研,寻找文章的表达结构,习得写作方法与谋篇布局的技巧。如,四季之美一课的教学,文末总结写法的时候,吴老师是这样做了以下三局部的教学。
第一局部:列举诗词,中外比照。
师:在日本古人眼里,春夏之美,在那景物之中表情达意,那么在中国古人眼中呢?
出示:春眼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孟浩然
师:鸟鸣啼啭,声声入耳,声音传递大自然之美。
出示: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商山早行〔温庭筠〕
师:林间花开,暗香浮动,味道中是作者赶早的急迫。
出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里,听取蛙声一片。
师:蝉鸣蛙噪说丰年,深藏作者的喜悦
出示: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师:微凉是大自然的心意,心思中传来惬意。
第二局部:拓展延伸,寻找视角
读完古诗之后,吴老师进行拓展延伸,寻找写作的视角,做到高效的读写结合,到达更高境界的情感交融。
师:同学们,生活中只有拥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才不会缺少美。来吧,亮起你的眼睛,咱们一起来找找看,你觉得春天的黎明和夏天的夜晚,什么样的景色最美。
师:来吧,亮起你的眼睛,找找看,你的眼中,哪个季节有什么迷人的韵味。
同桌交流再反响。
生:鸟鸣〔叽叽喳喳,嘤嘤有韵〕〔相机板书〕
第三局部:妙笔生花,迁移拓展
师:同学们,思维不同,观察立足点不同,你有你的妙笔生花,我有我的独到之处。
深度的读写结合其实是文本的延伸,是掌握文本内容和领悟感情的再次升华,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深化对散文的情感体悟,起到强化推进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根本完成阅读教学任务之后,可以进行课堂延伸,进一步稳固课堂学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唯有站在儿童的视角,让学生在迷人的景物中“涵泳〞“赏析〞,用情境走进语境,用主旨奠定灵魂,用语言品味内涵,把握文脉,习得语言,领悟其蕴含的思想感情,掌握出神入化的表现技巧,从而提高散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先云,林孝杰,向瑞.部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亮点及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主编答本刊记者问[J].小学语文,2023〔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
[3]赵睿.散文教学方法初探[J].学周刊,2023.
[4]隋成莲.散文教学方法微探[J].东京文学,2023.
[5]陈蒙亚.理性思维驰骋作文战场 帮助学生攻破作文难关:浅谈理性思维在学生作文学习中的作用[A].第五届中国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思维学学术研讨会,2023〔11〕: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