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高
辅导员
利用
红色
文化
进行
思想政治教育
探析
高校辅导员利用红色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探析
摘 要: 高校辅导员作为全方位育人的主力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系统梳理“红色文化〞的内涵的根底上对其概念进行界定,探讨了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开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大学生 面对网络不良文化的侵蚀和意识形态的滲透,大学生倍感迷茫和困惑,主要表现为对西方普世价值的深度迷信、蝇头小利的过度追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缺失、思想道德的滑坡,民族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观念的淡薄等方面。这些价值观念问题的存在,进一步凸显了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一以贯之的以效劳学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深入学习“红色文化〞,以其精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开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 红色文化相关研究评述 关于红色文化的理解,学界仍有诸多争议。齐耀祖认为,红色文化的提法着重揭示革命精神与传统形成的客观环境与时代蕴义,同时强调当今弘扬革命精神与传统必须注重气氛的培育与时代的创新。刘立平、江峰等学者指出红色文化是由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定的地域文化等交互作用,坚持开展形成的特色文化,具有共时存在、历时开展的特征;其实质是红色精神,其内核是科学的革命理论、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决的革命信念、全新的精神风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等。到了21世纪,红色文化穿越时空,与时俱进,其精神内核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诸如汶川地震救援精神、奥运会精神。何克祥提出“红色文化〞应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红色文化〞的起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狭义的“红色文化〞主要指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创立革命根据地时期的革命文化。李水弟、张爱芹等学者皆认同广义“红色文化〞的概念,本文也倾向于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不管怎样定义,红色文化普适的精神实质,值得我们好好地挖掘,并将其运用到当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总体来看,目前对于将红色文化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还处于不系统、不完善的阶段,对于不同尺度的研究成果未能实现较好的整合,致使相关研究在实用性和抽象边缘上各有所长,但也相互脱离。研究主要聚焦在分析红色文化的价值和功能,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对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道德素质问题,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主要聚焦对象是当代大学生,而对于真正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员在红色文化传承的同时,面临何种境地,如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并没进行深入研究。 二、 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文化认同不高 多数95后学生含着金钥匙出生,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磨炼。他们认为“吃树皮、打补丁〞的艰苦岁月不复存在,以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等为典型的“红色文化〞早已过时。仅以在英雄城南昌就读的在校大学生为例,少数大学生尽管会自发地利用节假日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或八一起义纪念碑,但仅限于拍照留念,流于形式、走马观花,没有主动了解八一起义历史背景的意愿。局部学生认为革命先辈为保卫祖国做出的牺牲虽可歌可颂,但当前社会和谐稳定,学好专业知识,毕业时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才是正事。因此,“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和载体从观念上难以得到大学生的普遍认同,更枉论将红色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 教育内容空洞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一些学校的思政教师、专职辅导员明显不适应,不重视研究问题,不善于理出新思路,不及时采取新方法,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有形式无内容。多数高校想当然地认为“红色文化〞教育仅仅包括爱国、爱党、瞻仰伟人、缅怀先烈、珍惜当下生活等等,因而在进行“红色文化〞内容学习和从事红色文化专项研究时,往往难以深入,陷入两难的境地。 有学习无体会。虽然教育部把“红色文化〞列入思想政治课程的范畴,但是教育部并不能也不会就具体的教学要求和课后作业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未执行的处分措施。譬如思政教师在授课后没有按照要求让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学生在学习后没有及时进行稳固和总结,两者都不会受到任何惩罚。这些不可控因子导致“红色文化〞教育脱离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成为空中楼阁。 (三) 传播缺乏持续 文化传播速度呈现出“S〞型曲线分布特征。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并非一蹴而就。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红色文化的传播形式略显单一,教育落脚点稍有错位。江西高校大多在“三五〞“七一〞“八一〞“九一八〞等特殊纪念日来临之际,大肆在校园官微、学校网站及相关党团建平台推出有关雷锋精神永流传、长征精神永不褪色等一系列红色报道,组织有关红歌传唱、主题演讲、红色征文等系列活动,掀起一股学习红色文化,做合格团员的热潮。但过后不久,红色文化的宣传迅速冷却。正因为红色文化在传播时间上缺乏持续性和连贯性,做外表文章,使得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只停留于眼观、耳听及简单、支离破碎的记忆,没有从根本上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及精神实质。 此外,高校在进行红色文化传播时,并没有做前期调研,没有在充分了解大学生所处的接受状态和受众心理后针对性地提出新颖的传播方式,也没有将“贴近生活、贴近课堂、贴近学生〞等原那么应用于实践中,没有很好把握文化传播的规律,使得真正的受众者不能得到感化,不能受到熏陶,更不用说学以致用了。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