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高考
物理
三轮
冲刺
题型
选择题
满分
练六含
解析
选择题满分练(六)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23·河南开封市第一次模拟)2023年12月12日,“嫦娥四号”探测器经过约110小时的奔月飞行,到达月球附近.假设“嫦娥四号”在月球上空某高度处做圆周运动,运行速度为v1,为成功实施近月制动,使它进入更靠近月球的预定圆轨道,设其运行速度为v2.对这一变轨过程及变轨前后的速度对比正确的是( )
A.发动机向后喷气进入低轨道,v1>v2
B.发动机向后喷气进入低轨道,v1<v2
C.发动机向前喷气进入低轨道,v1>v2
D.发动机向前喷气进入低轨道,v1<v2
答案 D
解析 为成功实施近月制动,使“嫦娥四号”进入更靠近月球的预定圆轨道,发动机向前喷气减速,使“嫦娥四号”做“近心”运动,变轨到椭圆轨道,运行到椭圆轨道近月点再次向前喷气减速,进入低轨道,在近月预定圆轨道运动时,半径变小,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解得:v=,其中r为轨道半径,所以运行速度增大,即v1<v2,故D正确,A、B、C错误.
15.(2023·河北张家口市上学期期末)四个均匀导线分别制成两个正方形、两个直角扇形线框,分别放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边界上,分别以下列四幅图所示位置开始按箭头方向绕垂直纸面轴O在纸面内匀速转动.若以在OP边上从P点指向O点的方向为感应电流i的正方向,四个选项中符合如图1所示i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的是( )
图1
答案 C
解析 题图中正方形线框绕O转动时,有效切割长度不断变化,因此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是变化的,因此A、B错误;题图中扇形线框有效切割长度为半径,长度不变,因此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不变,根据右手定则,进入磁场时,C图中产生电流方向从P到O,电流为正方向,而D图中开始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从O到P,电流为负方向,离开磁场时,刚好相反,故C正确,D错误.
16.(2023·湖北宜昌市元月调考)如图2,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运动中始终受到恒定的水平风力F=2mg的作用,不计其他阻力.从抛出到在竖直方向到达最高点,小球在这一过程中机械能的增量为( )
图2
A.mv B.mv
C.mv D.2mv
答案 D
解析 从抛出到在竖直方向到达最高点过程中,所用时间为t=;在水平方向上有:a==2g;x=at2=;根据功能关系可知:ΔE=WF=Fx=2mg·=2mv,故A、B、C错误,D正确.
17.(2023·湖南永州市第二次模拟)如图3所示,圆柱体的A点放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P,使圆柱体缓慢匀速转动,带动P从A点转到A′点,在这个过程中P始终与圆柱体保持相对静止,那么P所受的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由下面哪个图表示( )
图3
答案 B
解析 对物体P受力分析可知,物体P受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mg,沿半径指向外的支持力FN,沿切线方向的静摩擦力Ff,因圆柱体缓慢转动,所以物体P在任意位置所受合力为零,如图所示.
则:Ff=mgsinθ,从A转至A′的过程中,θ先减小后增大,Ff先减小后增大,且按照正弦规律变化,故B正确.
18.(2023·浙江超级全能生2月联考)电流天平的主要结构包括水平放置的螺线管,横梁(含U形电路),其构造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螺线管中通以电流I0,U形电路中通以电流I时,在横梁左端悬挂合适的钩码,就能使横梁水平平衡,则平衡时( )
图4
A.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与螺线管的中轴线垂直
B.CD边受到竖直向下的安培力
C.U形电路的三条边都受到安培力
D.只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横梁仍可水平平衡
答案 B
解析 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磁感线与螺线管的中轴线平行,A错误;CD边受竖直向下的安培力,U形电路另两边与磁感线平行,不受安培力,B正确,C错误;螺线管中电流方向改变,磁场方向改变,安培力方向也改变,故横梁不能水平平衡,D错误.
19.(2023·天一大联考上学期期末)如图5所示为光电管的示意图,光照时发生光电效应,测得遏止电压为0.5V.若光的波长约为6×10-7m,普朗克常量为h,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取hc=2×10-25J·m,电子的电荷量为1.6×10-19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5
A.该光电管K极的逸出功大约为2.53×10-19J
B.当光照强度增大时,极板间的电压会增大
C.当光照强度增大时,光电管的逸出功会减小
D.若改用频率更大、强度很弱的光照射时,两极板间的最大电压会变大
答案 AD
解析 该光电管K极的逸出功为W0=-Ue= J-0.5×1.6×10-19 J≈2.53×10-19J,选项A正确;当光照强度增大时,极板间的电压不变,选项B错误;光电管的逸出功由材料本身决定,与光照强度无关,选项C错误;在光电效应中,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Ek=hν-W0,改用频率更大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两极板间的最大电压变大,选项D正确.
20.(2023·山东济南市3月模拟)质量1kg的物体从足够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其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6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2s末物体所受阻力的大小为10N
B.在0~2s内,物体所受阻力随时间均匀减小
C.在0~2s内,物体的动能增大了100J
D.在0~1s内,物体所受阻力的冲量大小为2.5N·s
答案 AD
解析 2s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此时阻力等于重力,即所受阻力的大小为10N,选项A正确;根据mg-Ff=ma可知,在0~2s内,物体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则所受阻力随时间均匀增大,选项B错误;在0~2s内,物体的速度增加了Δv=×2×10m/s=10 m/s,则2s末物体速度的大小为v=10m/s,则动能增大了mv2=×1×102J=50J,选项C错误;在0~1s内,物体速度的增量:Δv1=×(5+10)×1m/s=7.5 m/s,根据动量定理:mgt-If=mΔv1,解得If=2.5N·s,选项D正确.
21.(2023·四川第二次诊断)如图7所示,匀强电场中有一个与电场线平行的长方形区域ABCD.已知AC=2AB=4cm,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2V、8V、4V.某带电粒子从A点以初速度v0=2m/s,与AD成30°夹角斜向右上方射入电场,粒子在ABCD所在平面运动,恰好经过C点.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该粒子可能带负电
B.电场强度大小为V/m
C.粒子过C点的速度为2m/s
D.仅改变初速度v0方向,该粒子可能经过B点
答案 BC
解析 因AC=2AB=4cm,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2V、8V、4V,取O点为AC的中点,则φO=8V,连接BO,过A点作BO的垂线,则带箭头的实线为电场线,如图所示:
因粒子由A运动经过C点,则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线的方向相同,所以粒子带正电,故A错误;E==V/m=V/m,故B正确;粒子从A点开始做类平抛运动到C点,设粒子运动到C点时瞬时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的夹角为α,粒子运动到C点时位移与初速度方向的夹角为θ,则根据类平抛运动的推论tanα=2tanθ,粒子在C点时vCy=4m/s,vC==2m/s,故C正确;△AEC为等边三角形,过A点的电场线为∠A的角平分线,则E点与C点关于这条电场线对称,则仅改变初速度v0的方向,粒子可到E点,不会经过B点,故D错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