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市长在农业试验区建设会致辞.docx
下载文档

ID:1799443

大小:22.97KB

页数:11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市长 农业 试验区 建设 致辞
市长在农业试验区建设会讲话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决做好建设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的信心 年初,在市委三届五次全会上,市委作出了“实施农业提升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大部署。为落实市委的决策,会后,市委、市政府抽调力量,认真调研,寻求建设工作的突破口。由于现代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高效益、高品质、大规模的农业,涉及面广,推进难度大,没有现成的开展模式可循,只能从实践中探索开展之路。总体想法是,借鉴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初设立“经济特区〞的做法,以市行政区域为单位,建立一个全域性的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对现代农业开展进行系统性、综合性试验,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繁荣。 (一)建设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是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层次的重大举措。我们常说,我市是农业大市,但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突出的问题是产业结构较单一,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牵动力弱,精深加工少,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根底设施薄弱,特别是目前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开展中遇到诸多深层次矛盾很难解决。比方农业三次产业之间相互脱节,制度创新与产业开展相互脱节,各项政策实施不配套不同步等。建立试验区,可争取国家政策、工程资金等多方面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根底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变农业“靠天收〞的状况;可围绕粮食、水果、畜牧、林木四大支柱产业,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条,开展精深加工,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可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速土地流转实行规模经营,使537万农民尽快走上富裕之路。同时,通过先行先试,可进一步探索现代农业开展的新途径新方法;针对开展瓶颈,可在农业开展中带有共性的某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率先取得突破;围绕体制机制障碍,可进行集成创新,为现代农业开展摸索经验。 (二)建设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已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根底。我市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水果生产基地,是中国传统农业地区的典型代表。全市农机化水平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目前耕种收机械化率达79%,拥有我省唯一一家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在皖北地区技术力量雄厚的市农科所,科技示范带动效应明显。荣耀城农资大市场,集聚全国知名企业280余家,黄淮海农资博览会辐射力强,已经成为中原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展会。近几年来,全市农业围绕六大主导产业,以“121〞、“252〞强龙工程为抓手,强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到202223年底,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160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19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营销收入161.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2亿元。营销收入超2023亿元的企业3家,超5亿元的2家,超1亿元的32家,全市形成了以砀山水果加工,XX县区粮食加工,埇桥、XX县区板材加工,灵璧畜禽养殖加工为龙头的企业集群。特色农业成效明显,拥有万亩以上的特色种植基地93个,规模养殖小区20235个。建立原料加工基地520万亩,专业合作组织678个,带动78万农户人均增收265元,全市农业产业化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列,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已具雏形。在农业机制体制创新上也做了一些探索。全市在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农科教结合与产学研协作、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等领域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农村土地流转起步较早,全市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面积33万亩,涌现出以十七大代表、全国种粮标兵、全国劳动模范青年农民王化东为代表的一批典型;砀山为全国20230个农民合作组织试点县之一;我市为全国5个科技入户试点市之一;作为全省唯一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效劳方式创新试点市,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 (三)建设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三个进入〞的根本判断,特别指出,我国目前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但如何开展现代农业尚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近年来,各地借鉴国外一些做法,就现代农业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一些试点典型。但总的来看,大多靠财政投资,其经验和模式难以在面上普及和推广,且大多为某一方面的单项试验,尚未形成配套效应和集成创新。针对这一情况,中央正总结1987年以来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经验,对农村改革作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国家农业部已决定在全国建设70个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我市正恰逢其时。同时,国家支持粮食主产区开展、实施中部崛起重大战略力度不断加大,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皖北地区开展战略决策的重大举措,也为我市现代农业开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四)建设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我市准备较早。自去年下半年起,市委、市政府就现代农业开展问题安排有关部门进行调研,形成了很有份量的关于建立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的研究报告,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建设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对于我市应对金融危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缩小与兴旺地区的差距,意义重大。对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的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坚决信心,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上来,把精力集中到加快开展上来,不等不靠,主动作为,采取有效措施,发动各方力量,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全力以赴做好建设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的起步工作。 二、理清思路,围绕目标,把握建设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的根本内容 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的根底上,提出了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 (一)总体思路。即坚持“三次产业联动、体制机制创新、多元主体参与、工程强力支撑〞的“四位一体〞开展思路。三次产业联动,就是按照现代农业的开展规律,推动农业向二产延伸、三产拓展,形成以农业为根底,涵盖加工、流通、储运、生态、旅游、文化等一、二、三产业联动的多功能、综合性生产体系。体制机制创新,就是适应现代农业开展的要求,努力破解制约现代农业开展的制度瓶颈和障碍,为现代农业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多元主体参与,就是根据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原那么,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充分激发各类主体的创业创新创造活力,实现农科教企互促。工程强力支撑,就是抓住国家推进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扩大内需及加大对农业根底设施建设的政策机遇,以工程为载体,整体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上规模、上水平。 (二)奋斗目标。可概括为“四个较大幅度提高、两个翻番〞。即在5年时间内,综合推进试验区各项改革开展试点工作;较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农业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科技奉献率;农业总产值和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分别比202223年翻一番;初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现代农业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根本内容。可简称为“4168〞工程。即以四大支柱产业(粮食、果蔬、畜牧和林木)为载体,以一个现代农业核心试验园区(选择一个交通、水利、土地、电力、商业等条件较好的地方,设立核心试验园区)为龙头,以六个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城乡统筹开展机制创新、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现代农业效劳体系创新、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和农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以八大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产品质量平安体系、农业装备设施体系、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农村金融效劳体系、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体系)为支撑,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建设,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开展模式和途径。其中,实施六项创新主要是立足于破解现代农业开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是试验区建设的核心内容。 三、精心谋划,积极推进,申报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工作进展顺利 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建设,市委、市政府在今年1月、4月、6月、9月先后四次在合肥和北京召开座谈会,进行征询和研讨,并邀请省内外专家成立课题组专题研究,积极谋划。目前总体进展顺利。 (一)农业产业化四大支柱产业规划根本完成。去年9月,市政府委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编制市农业产业化(粮食、水果、畜牧)开展规划,经过研究、讨论、几易其稿,于今年7月份完成规划。林业产业化开展规划,市政府已委托省林科院编制,目前正在进行中。 (二)按照李书记提出的建立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线条、根本框架和吴市长关于建立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的根本要求,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初稿已形成;围绕四大支柱产业,构建现代农业的“八个支撑体系〞的规划(粮食、水果、畜牧)初稿已完成;现已汇总完成了可向上争取开展现代农业的重点工程52个,投资总规模38亿元,其中可争取中央投资15.4亿元,争取省投资3.5亿元。 (三)建立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的事宜已向国家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作了汇报。 9月27日,市委李书记、李令臣副市长就现代农业试验区建设问题向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作了专题汇报,得到了赵省长的肯定和支持。2023月13日上午,按照赵省长的要求,李书记与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刘奇一行6人赴国家农业部,向陈晓华副部长专题汇报关于设立试验区的有关情况,并进行了座谈。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张红宇、省农委副主任王华、市政府副市长李令臣、市委副秘书长靳贞来、市农委主任等参加了座谈。座谈会上,李书记首先介绍了设立试验区的总体设想,针对当前农业改革开展中有关各项措施缺乏普遍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等问题,阐述了设立试验区的重要现实意义及实践价值。 在听取汇报后,陈晓华副部长指出,市提出设立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的想法很好,正赶上农业部即将出台推进农村改革措施的有利时机。第一,市属中部传统农业地区典型代表,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设立综合试验区,不仅对而且对全国都具有典型的示范带动和借鉴意义。第二,市提出的总体设想,经过了认真研究论证,深思熟虑,方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充分表达市委、市政府建设现代农业的信心和决心。第三,市已具备建设试验区的客观根底和条件。第四,市积极申报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农业部将给予挂牌和工程支持。陈部长强调,综合试验区可以按照“省部共建、地方为主〞的原那么,分两局部推进:一是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以工程为载体,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建设,结合体制机制创新,探索现代农业开展之路。二是在总结原有农村改革试验区经验的根底上,在合作经济组织、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体制、农业效劳体系、乡村治理结构、城乡统筹机制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比较完整的改革试验体系和操作标准。试验区建设经费主要分三局部:一是必要的运行经费,可以由农业部提供;二是国家工程支持,主要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水利部等在根底设施、产业升级、技术推广等方面给予工程资金支持;三是建设主体应以市、县为主,省级应给予资金工程配套。陈部长进一步指出,建立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必须抓紧筹备与实施。一是省、市有关部门应积极向农业部方案司、政法司等汇报沟通,把现代农业示范园与农村改革示范区两项工作结合起来,在设立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二是市应做好充分准备,及时向省里汇报,尽早以省政府名义向农业部提出申请。三是在11月上旬合肥会议期间,请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出面,就设立现代农业试验区向农业部主要负责同志专门汇报,争取更有力支持。四是近期邀请农业部有关专家到市实地调研,以加强对综合试验区建设的研究和指导。 2023月27日,在市委李书记带着下,副市长李令臣、市委副秘书长勒贞来、市农委主任,就试验区建设问题再次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分别作了汇报,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年底前将批准建立。 11月6日,农业部在合肥召开全国农村综合改革会议,李书记专程赴省再次向农业部、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汇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以及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就建立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分别作了批示。 四、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认真做好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的起步工作 建设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是一项系统工程,头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