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我市
主导产业
调查
思考
关于对我市三大主导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
今年以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喜人,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为稳固和开展这种来之不易的好形势,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开展,紧紧围绕省委孟书记提出的用—年时间使我市的高效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到达%,养殖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到达%。围绕突出三大主导产业,尽早谋划明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市委办公室、市委农工部、市农业局、市林业局等成立联合调研组,分赴乐平、浮梁、昌江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活动,听取了县(市、区)主要领导的情况介绍,实地考察了乐平蔬菜集团公司、镇桥镇、洪岩乡,昌江的吕蒙乡,浮梁的茶叶集团总公司和经公桥镇,亲身感受了我市浮梁茶叶、乐平蔬菜、昌江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市三大主导产业有喜有忧,现将调查的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根本状况和成效
⒈浮梁茶叶
作为传统产业,浮梁茶叶有着资源、文化、规模等优势,历来都受政府的关注,茶叶作为XX县区的特色农业,是农业增收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近年来,XX县区名优茶开展迅猛,广阔茶农的收入得到较大增长,山区茶农茶叶已成为他们的主收入。但既有优势,也有缺乏。
茶园管理两极分化,稳产高效。XX县区近年的茶叶总量在万担左右。一方面高山茶园注重开展高品位的有机、级名优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低山连片,便于机械作业的茶园,已有十几家农场主、茶叶大户经营的近万亩茶园,注重投入,管理水平较高,但仅占XX县区茶园面积总量的八分之一。
茶叶经营诸侯纷争,茶农增收。XX县区品牌由原来的三五个开展到今天的十几个,但绝大局部规模较小,品种单一。由多个个体经营商贩将茶叶通过不同渠道分销到北京、上海、南昌、常熟等地,同时也引来了外地的经营大户直接来XX县区收购名优茶,促进XX县区在瑶里、西湖自发形成了茶叶交易市场,促进了茶农增收。
茶叶品种花色增加,多类开展。浮梁在开展高山名优茶的同时,依然保持传统的工夫红茶这一特色。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套珠茶生产线,在低山联片的茶园采用机剪、机制,加工普通绿茶,丰富XX县区的茶类,形成多种茶协同开展的格局。
茶叶趋向无公害化,唱响绿色。XX县区着力打造开展无公害茶生产规模,目前全县万亩无公害茶基地的空气、水、土、产品已通过XX省农科院的抽检,已有近万亩茶园有机茶、级绿色食品基地认证,为今后茶叶的持续开展奠定了根底。
⒉乐平蔬菜
乐平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撤县设市以来,由于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取得长足开展。去年,全市蔬菜面积达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面积万亩,全年总产量达万吨,总产值亿元。拥有全省县级最大的专业批发市场和设施最好的蔬菜科研基地,全市现有汇德、祥辉、彩云等多类蔬菜加工企业近家,年加工能力达吨鲜菜,全市蔬菜外销量占总量的%,但外销蔬菜又有%只销往周边市县。暂时处于领先位置,因此不管是实力还是名气,XX县区都已根本奠定“江南菜乡〞的地位。
⒊昌江养殖
××年该区养殖业产值近万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比年上升了近个百分点,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值来自养殖业。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市虽然已形成了浮梁茶叶、乐平蔬菜、昌江养殖三大主导产业的格局,但产业化水平依旧较低,还没能够突破阻碍产业化开展的瓶颈,离现代农业、效益农业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和困难:
⒈农户经营的专业化程度低,造成农产品的地区性趋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虽然全市出现了不少的专业户、专业村和专业乡,但由于专业化经营投资风险大,加上农业自身的脆弱性,当前绝大多数地区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传统体制下的那种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农户经营呈多样化和兼业化趋势。农户作为一个生产与消费合一的经济和社会单位,兼有生产者如现代企业和纯粹消费者如城市家庭的双重特征,这就决定了多数农户的生产经营目标是,一方面其产品要满足自己家庭消费需要,另一方面又通过剩余产品的销售,获取尽可能多的货币收入。特别是在当前农村市场体系发育滞缓的情况下,农户在生产经营决策时无法准确地把握市场情况,只能靠自己的经验判断,进行小而全的生产,所以很难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生产经营格局,造成农产品的地区性雷同。有很多农户仅仅是种几分田、放几只鸡、养几头猪,只能保温饱,还谈不上搞产业化。
⒉农户经营手段粗放,造成农产品质量低劣。我市农户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经营效益相对偏低,因此,多数农户缺少利用农业先进技术的内在动力。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他们往往以劳动力的投入来替代资金、技术的投入,凭经验,靠传统技术,进行粗放型经营,使得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低,最终导致农产品质量低劣,品种单一,精品、名品不多,优质品种严重短缺。浮梁有些茶农虽然能采摘到一流品质的茶叶,但因为制茶技术落后,只能做出中档茶叶,降低了资源利用率和收益。从大处看,因为茶叶生产和加工仍然是以手工为主,本钱太高,产量太低,难以占领市场,降低了茶农生产积极性,产生了掠夺性经营现象。
⒊龙头企业没有真正发挥其有效作用。龙头企业建设水平低,带动能力不强;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关系还没有理顺;龙头企业建设缺乏规划,产业和产品结构雷同,尚未真正发挥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主导作用。
⒋三大主导产业的规模总量仍然偏小,产业化层次低,生产的标准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农产品无公害化率不高,商品化率仍然偏低。因为产品没有统一规格,所以只能在小范围内流通,无法在国内大市场流通。农产品加工仍然是薄弱环节,产品附加值低。统一、健全的专业大市场数量不多。完成第一个“〞的目标问题不大,但离第二个“〞的目标差距还很大。
三、对策和建议
要加快我市农业结构调整,以粮食生产为主线,推进三大主导产业,就必须扎扎实实地把其构成要素配齐、配强。
⒈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开展,尤其是销售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经营水平的上下,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业绩好坏的关键。因此,当前要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力、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能及时根据市场状况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生产,带着广阔农民共同致富的专业市场龙头企业。鼓励并支持工、农和企、企联合,开展龙头企业集团,实行跨行为、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集团的规模效应和带动示范作用。利用多种经济成分开展龙头企业,允许并坚持龙头企业的多样性。要提高准确把握市场的能力。企业必须对某些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国内外市场状况有相当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包括了解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及影响供求和价格变化的各种因素,能够及时收集并向农民传导市场信息,引导农民防止生产的盲目性。要提高给农民提供全方位效劳的能力。龙头企业要在优良品种的供应、饲料、防疫、收购、加工、储运等方面对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效劳。
⒉建立科学合理的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科学合理的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是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的纽带,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开展的根底。实践证明,根据环境条件、产业性质、龙头企业及农户的特点进行深入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已成为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由初创阶段向积极开展阶段转变,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开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要提倡和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保护价格收购、按农户出信、售产品数量返还局部利润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积极探索农民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资金要素入股,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逐步与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要用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和农业对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方式的选择,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标准双方的经营行为,从而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逐步标准化、制度化,形成法律文书,以保护利益主体的正当权益。
⒊改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外在环境。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结构调整,必须加强农(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只有建立起严格的、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才能真正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也才能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政府部门必须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价格、生产、库存以及气候等方面的信息,提供中长期的市场预测分析,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经营。积极开展中介效劳组织,完善农业社会化效劳体系。要鼓励广阔农民积极开展各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自我效劳能力。同时,要切实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将原有的县乡两级的经济职能部门转变为以引导和效劳为主要内容的中介组织,为农民提供诸如种子、化肥、农用机械等生产资料,提供抗旱、浇地、防治病虫害、收割、运输等效劳,有效地提高农民经营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要在财政、信贷、税收三方面,切实表达对农业产业化的优惠和支持政策。特别是要严格执行农业法的有关规定,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切实加强农田根底设施建设及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为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开展与农业结构调整创设良好的外在环境
⒋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大量剩余劳动力困守在农村,这是进入新世纪相当一个时期内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面临的一个根本矛盾,从改革实践看,开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加快二、三产业开展,对吸纳剩余劳动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应把它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战略,也是农村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首先,在种植业内部要实现由对土地依赖度高的产品向对劳动力需求量大的产品的转变,在农业中大力开展对土地依赖度较弱的畜牧业和渔业,在农作物中大力开展劳动力相对集约的蔬菜、水果等园艺产品,在对外贸易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时机。其次,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主要是推动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向农业的效劳业和非农产业分流,扩大农民就业增收的空间:一在农业内部挖掘就业潜力。随着现代农业的开展,农业所能提供的就业时机,越来越表现在产前、产后环节使用的劳动力上。我市农业产前、产后环节目前吸纳的劳动力还很少,大局部产中环节的劳动力势必向产前、产后环节转移。鉴于此,应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政府、集团、农民及其合作组织相结合的农业社会化效劳体系,这既可以有力地推动农业社会化效劳体系的开展,又可以为农民提供大量就业时机。二扩展农业外就业增收空间。主要是积极开展非农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以及劳务输出等。目前已有相当数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向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兴旺地区就业,为流入地区的经济开展作出重要奉献。劳动力的这种流动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今后还会保持这种趋势,但空间会越来越小。大规模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还是要靠开展乡镇企业,加强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的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要充分发挥农产品生产基地距离市场近、联系紧密的优势,大力开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储藏、保鲜、运输业。加强布局规划,把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独具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体系,提高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彻底改变传统的城乡隔离政策和城市倾斜政策,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大市场,通过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