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全面小康社会为什么能够建成.docx
下载文档

ID:1796344

大小:31.80KB

页数:11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全面 小康社会 为什么 能够 建成
全面小康社会为什么能够建成? 刘思帆 [摘  要]2022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本文从历史维度梳理了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中国共产党带着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多年,至今根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历史征程。从理论维度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均贫富〞“民本〞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底。从实践维度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重视区域平衡开展、落实好新开展理念、做好三个“全面〞、打好三大决胜攻坚战等实践的推进和落实。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  D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2)10-0009-0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性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小康社会战略设想提出以来,经过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总体而言,我国已经根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值此之际,分别从历史、理论、实践维度分析全面小康社会“为什么能建成〞,对于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脉络 “小康〞是比较表达中国特色的一个概念,表达人们对虽不算富裕、但温饱有余的生活的向往。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之后儒家学用来描述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如禮记·礼运中,“小康〞是通往大同社会的必经阶段,是制定礼仪准那么、讲求礼让仁爱有可能实现的一种理想社会。 (一)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我国“小康〞概念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被首次提出的,“小康〞一词从此也成为了我们党和国家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标杆。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的目标。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将“四个现代化〞目标内容修改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尽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些现代化目标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并没有像毛泽东、周恩来所预估的那样在20世纪末顺利实现。通过对我国20多年现代化道路经验教训的总结,在1978年频繁出国访问了解世界真正现代化开展的最高水平之后,邓小平开始重新审视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可行性与现实性,认识到“在本世纪末我们肯定不能到达日本、欧洲、美国和第三世界中有些兴旺国家的水平〞[2]。1979年底,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正式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概念——“小康之家〞[3]。党的十二大用“两步走〞简明概括中国长期开展战略,“小康水平〞成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经济社会开展的阶段性标志。在此根底上,1987年8月29日,邓小平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时明确提出“三步走〞战略,并在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即第一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人民生活到达小康水平,第三步根本实现现代化。[4]至此,“小康社会〞作为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被确定下来。 (二)从“总体到达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实上,“小康水平〞是有具体数字标准的,即“人均到达八百美元〞[5],“小康水平〞最初的概念内涵也只局限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小康不应当只有人民物质生活方面的要求,也要注重精神生活方面的改善,还要包含对社会福利、生活环境的要求。[6]党的十四大宣布人民温饱问题根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宣布:我国人均GDP八百美元的小康水平已经到达,“人民生活总体上到达了小康水平〞[7]。但就国际范围来看,我国人均收入排名仅属于中下等收入国家,“小康〞所指代的范围总体上也并未超出物质根底方面,这种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开展不平衡的小康。[8]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指出这一新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是“实现现代化战略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开展阶段〞。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新形势变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底上提出新的更高的开展要求。自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 从“总体到达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转变,是党对奋斗目标认识的一次深刻转变,说明我们已经从社会整体结构出发来考虑建设小康社会。“小康〞要求也不再局限于物质方面,而是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开展各个方面,是与加快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总之,“全面小康社会〞较“总体小康〞涵盖面更全、内容更丰富、层次更高,既符合我国开展实际,也符合人民群众期待。 (三)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在总结小康社会建设实践与经验的根底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进一步调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5个方面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全党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确保2022年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9]党的十九大提出当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期,因此既要确保全面小康社会的如期建成,也要乘势全面开启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10]在此根底上,党的十九大提出用“两个阶段〞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即2022年至2035年,根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至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指出具体路径,同时也突出了202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性。 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带着全国人民走向复兴使命的关键一步,既是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第三步战略目标承上启下的开展阶段,也是新时代现代化强国建设“两步走〞战略的根底和前提。可以说,2022年全面小康社会能否顺利建成,事关重大。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根底 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我们党带着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近百年,即将在2022年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效因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导。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根本遵循。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的提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逻辑起点。旧哲学常常脱离现实社会和人的实践活动,将人的存在抽象化为“自我意识〞的存在,比方黑格尔认为“人类现实只是自我意识的特定的形式〞[11]。费尔巴哈从感性的人出发,认为理性、爱、意志力就是作为人生存的目的。[12]马克思批判这些哲学家“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着的人〞,将哲学研究从头脑想象中拉回到现实生活的世界,超越旧哲学的“抽象的人〞,第一次将“人〞置于生存的现实境遇中考察人及其活动,从现实的社会存在,尤其是从经济现实出发,理解具体的人,提出“现实的个人〞。 “现实的个人〞的需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不竭动力。马克思从哲学的高度,把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开展需要。一方面,需要的内容是丰富的。同一主体在同一时间段可以有多种类型的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等,且各种需要之间并不冲突;不同主体之间的需要不完全相同,具有差异性和多元性,甚至由于不同主体本身的差异导致对同一种需要的需要程度也不尽相同。另一方面,需要的层次具有无限开展性。“物质生活本身〞是第一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3],“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14]。正是由于人的现实需要的丰富性和开展性,全面小康社会才会在十四亿多“个人〞的齊心合力下得以建成,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动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均贫富〞“民本〞等思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历史智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不少思想资源,虽然因历史条件的限制具有一定朴素性,但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一定的历史智慧。 “大同〞思想。“大同〞一词最初源于人们对理想社会的一种称谓。孔子最早在礼记中以称颂尧舜禹三代的口气对大同社会作出过描述,即“天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15]。在这一段话中,孔子所理解的大同社会主要表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天下为公。强调大同社会是贤人政治、平等互助的理想社会。二是人人为公。“大同〞社会人人都有工作,都为公参加劳动。三是人人都有社会保障。可见,全面小康社会中的一些要求早就在古代有所表达。但是,由于缺乏现实的客观根底,孔子提出的“大同〞思想只能是美好的愿望。 “均贫富〞思想。“均贫富〞是我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范畴,与以富国、富民为根底的思想相异,属于强调分配领域中平均财富的一种思想。由于阶级对立的存在,中国历史上的“均贫富〞思想,有统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分,两者有着本质的差异与量的趋同。其中,统治阶级的“均贫富〞思想对贫富分化进行“适度〞调节,在缓解阶级矛盾、稳固封建统治、恢复和开展生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但其从根本上还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农民阶级的“均贫富〞思想具有对抗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但易开展到绝对平均主义程度。显而易见,农民阶级对小康生活的要求已无法无视。 民本思想。关于“民本〞一词的具体出处尚无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战国时期管子·霸言晏子春秋·内篇问下等文本均已出现“以民为本〞之说。不过,古代中国封建制度下的“民本〞之说并不排斥君主的存在。比方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6]实为民本学说的典型,唐太宗引用荀子名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也广为人知,虽然这一切的重民养民举措都是为了维护“邦〞的稳固兴盛,但也能够表达古代人对人民群众伟大力量的深刻认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给人民群众带来一定好处。 除此之外,近代也有不少追求小康社会的思想因子。如,以洪秀全为领袖的太平天国试图建立的太平盛世,是千百年来农民对“均贫富〞理想追求的高度升华;孙中山一生追求“天下为公〞,“三民主义〞是其民本思想的集中表达,等等。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直接指导。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带着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所提出和形成的一系列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提供了指导依据。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着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其思想中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论述,特别是包含的中国化的立场、观点、方法为后来全面小康社会的提出和建设提供了珍贵的理论指导。如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要侧重解决好产业结构、区域协调和人民生活问题;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倡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社会主义的社会矛盾,并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根本矛盾仍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根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另一方面生产关系中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开展还是矛盾的,相适应的一面是根本方面,相矛盾的一面是非根本方面,这种非对抗性的矛盾是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些思想对我们坚持且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推进仍具有指导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践提供了根本的理论依据、国情依据以及关键动力。邓小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入手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指出了共同富裕这一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初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