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培养
思考力
抓手
培养思考力的抓手培养思考力的抓手 王玲 摘要:培养思考力的方法很多,在语文课堂上培养思考力就需要找到合适的文本,而古文观止中有许多非常有思想的篇目,可以作为抓手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独立地思考、深入地思考、批判地思考,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关键词:思考力;独立;深刻;批判;抓手 思考是一种劳动,如果没有思考,我们就丧失了做人的底线。在教室里,如若只是简单地散文赏析、诗歌背诵、故事概括。学生是不会有思考力的。课堂之外,看到网络上的高铁霸座事件、范冰冰偷税事件、贺建奎基因编辑事件等,学生也是在热点转换和新闻反转中人云亦云,被恶意炒作的“标题党”误导,被碎片化的信息和浮躁的熱点绑架。而语文老师不能袖手旁观,应该寻找好的素材,在课堂上去培养学生的思考力。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文观止就是这样的利器。书中就有许多充满思考力的篇目。对渴望思考的学生来说,这本书称得上是久旱遇到的甘霖。一、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文章 独立地认识自己的文章。在宋玉对楚王问中,宋玉在俗与雅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别人的看法他毫不在意,哪怕是整个世界的不满。他在文中直接地说:“世俗的人们怎么能理解我”?宋玉尊重作为个体的人,肯定个体的价值。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思考的前提有“我”。独立地认识他人的文章。王安石在王安石读中用“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文雄耳”,斩钉截铁地指出了孟尝君的本质鸡鸣狗盗之士,毫不隐藏,一针见血,非常犀利。同样苏轼在范增论中认为范增为项羽做事,还想依赖项羽来成名,范增被杀是自取灭亡。文章立意不落俗套,说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在贾谊论中,苏轼从贾谊自身的主观角度,分析其悲剧产生的必然性,批判贾谊的悲剧在于不能“自用其材”、“不善处穷”、“志大而量小”,责备贾谊不知结交大臣,不善于团结。从别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得出令人意料之外的结论,立论新异,见解深刻,富有启发性。不管是王安石还是苏轼,力排众议,逆流而行,与所谓主流思想保持距离。他们或许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源头,他们的翻案文章让学生学会了用新的角度看问题。独立地认识事物的文章。在叔向贺贫中,叔向在韩宣子担忧贫穷的时候前去问候,告诉我们一个人最重要的道理忧道不忧贫。并且举出了事例告诉我们在物质上贫穷,在德行方面会有弥补,他直接前去祝贺,这就是叔向的特立独行。在柳宗元的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中,第一自然段就列出自己对王參元家失火的态度变化,刚开始是惊骇,然后怀疑,最后是高兴。第二自然段阐述了自己情感变化的原因,因为财富掩盖了王參元的品性,这次大火让我和孟几道可以毫无顾忌地赞扬他的德行并推荐他做官,得出“失即得”的观点。最后再次重申自己的祝贺。可谓条理清晰、观点独特。在过秦论、六国论这两篇文章中,就秦灭六国的原因,提出各自不同的意见。过秦论站在秦国的角度,认为秦国的失败就是没有践行仁义,没有收获民心,而六国论这篇文章,则站在六国的角度,认为“弊在赂秦”,六国的失败就在于六国的不团结。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件事情,让我们有所思考。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相对的观点。这几篇文章成为我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有力抓手。二、训练学生深刻思考的文章 在朋党论中,人们都怕人结党,认为结党就会营私。欧阳修一针见血地道出“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的言论,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是有无朋党的问题,而是真朋党还是假朋党的问题。这就告诉学生们,无论白猫黑猫,只要能抓着老鼠就是好猫。看问题要看到本质,不能浮于表象。在子鱼论战中,文章指出宋襄王的假仁义,体现了宋襄公是个目光短浅的无知君主。既然要讲仁慈,就不要树敌。既然树敌了,就不要讲仁慈。善良的前提是明辨是非、有力自保。宋襄公对敌人的慈悲,也正是对自己的残忍,子鱼指出了君主的虚情假意,不得不说是一种思想上的深刻认识,这会给学生带来新的启发。在纵囚论中,讲述的是唐太宗假释死刑囚犯,犯人被释归家后又全部按时返回,唐太宗因为犯人的诚信而赦免他们的史实。在欧阳修以前,大家都把这件事传为“美谈”,而欧阳修把君子与小人相比较,反复分析,说出“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而不是什么“施恩德”、“知信义”。指出唐太宗的做法违背人情、违背法度,只不过是借此博取名誉的一种方法。此论一出,真是“新天下之耳目”。以上三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思考的深度,“三分手艺,七分家伙”,这样好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深度的魅力,对学生肯定有所触动。三、训练学生批判思考的文章 在驳复仇论中,首先,第一自然段就陈述了陈子昂的建议:先处死徐元庆,后嘉奖徐元庆。对谏官陈子昂的意见,柳宗元“臣窃独过之”。接着,柳宗元阐述了礼和法的根本作用都是防止暴乱,表彰和杀戮不能同时施加在一个人身上,这样会造成法律和道德的混乱。接着,文章揭示问题的关键在于徐元庆替父报仇杀死的赵师韫是不是该杀。如果赵师韫是该杀之人,不仅不能杀徐元庆,而且还得“旌”之;如果赵师韫是无辜之人,而徐元庆杀了他,徐元庆就要被处死,又怎么能“旌”之呢?这样很清楚地道出“旌”和“诛”在一个人身上同时施加的矛盾。最后,总结出“黩刑坏礼”,不可以成为典范的结论。这是一篇闪烁着批判思维光芒的文章。在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中,首先,王世贞对蔺相如保全了和氏璧的主流观点提出了异议。其次,王世贞设想当时在朝堂之上的情形,假设了蔺相如的种种解决方案,但是蔺相如却在秦王设了大礼之后,凭着自己的猜测认为秦王不愿意交换十五座城,还偷偷把和氏璧送走,蔺相如不但没有挽救赵国,反而造成了赵国理亏。至于秦王没有攻打赵国,只是“天意”。最后,还提到渑池之会中蔺相如故伎重演,真的是上天曲意保护蔺相如、保全赵国。提出了历史的偶然性,告诉学生批判要多方面考虑问题。以上两篇文章体现思考的批判性。好的素材教会学生有理有据地批判。古文观止中的优秀篇目犹如“金刚钻”,对培养学生的思考力非常有帮助,成为学生独立地思考、深刻地思考、批判地思考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