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奇遇》之再考.docx
下载文档

ID:1789436

大小:23.10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奇遇 2023 年芥川龙 历史小说
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奇遇之再考 摘  要: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代作家中与中国以及中国文学有着深厚渊源的一位人物。在日本近代文坛中被称为“鬼才〞。他在短暂的十年之间创作了148篇小说。其中,以中国为故事发生的舞台、以中国人为主人公的作品和取材于中国的古典小说、故事的作品,共计20余篇。本文以芥川笔下历史小说中的奇遇为研究对象,通过比照原作,阐述芥川龙之介在改编过程中所使用的翻案手法。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翻案手法;奇遇 作者简介:李欢〔1992.1-〕,女,汉族,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日语教师,研究方向:日本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3〕-29--02 芥川龙之介是新思潮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短篇小说广为人知。芥川自幼受到来自家庭中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熏陶,剪灯新话、聊斋志异、水浒传等都是其喜爱之物。小学时期就开始接触式亭三马、近松门左卫门等江户时代作家的作品。中日古典文学不仅为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素材,更进一步滋养了的他骨子中的东方文人气质。进入中学、大学时代,芥川又开始如饥似渴的吸收欧美文学的养分,从易卜生、莫泊桑、法朗士到陀思妥耶夫斯基。青少年时期的大量文学作品阅读为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根底。 芥川龙之介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不断地攀登文学创作的顶峰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名篇。用独特的手法、新颖的视角,创作了148篇小说、大量的散文和评论,其中与中国相关的有20余篇。芥川的小说根据题材可以分为历史、现代两大类,以历史题材为主的作品集中在前中期。而历史小说,那么可以简单地分成五大类:一是取材于封建王朝故事的;二是取材于宗教的;三是描写江户时代人和事的;四是以明治维新后文明开化时期的社会为背景的;五是取材于中国古典书籍的。 一直以来,对于芥川龙之介及其中國题材作品的研究都是层出不穷,多是从出典、人物形象、叙事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涉及其中翻案手法的研究那么很少见。本文选取芥川历史小说中的第五种类型,即:取材于中国古典书籍的作品中的奇遇为例子对芥川的翻案手法进行研究。 一、渭塘奇遇记与奇遇 芥川龙之介的奇遇改编自中国明代瞿佑撰写的文言短篇小说-剪灯新话中的渭塘奇遇记,芥川通过对原作的改编使作品完全摆脱中国传统特色,具有极强的后现代主义特点。 渭塘奇遇记出自瞿佑所著的剪灯新话,讲述的是一段佳人才子的故事。元朝至顺年间,金陵叫做王生的男子,形貌俊美、神色清朗。在前往松江收租归家途中,偶遇一家景色优美的小酒店,在饮酒过程中无意间与酒家的年方十八的女儿邂逅,二人眉目传情了一会儿。后来,王生离开酒店乘船归家。此后,王生每晚便开始有与酒家女儿相遇的梦境。某晚王生再次在梦中遇见酒家女儿,二者互换了信物。当王生醒来时发现自己的扇坠真的不见了,手里多了一枚戒指。王生自己也觉得惊奇,便赋诗一首来记录自己的经历。第二年,王生再去松江收租时,再次经过那个酒家,店主将王生引入家门与自家女儿相见,才得知原来店主家的女儿和王生一样也有过同样的梦境。而且酒家环境也与王生梦境中一样。二人认为这件事情是梦魂相交,两人就此结为夫妻,白头偕老。 反观芥川笔下的奇遇,那么与原作有着鲜明的比照,鲁迅先生评价芥川的历史小说是:“注进新的生命,与现代人生出干系来。〞他的小说具有现代主义甚至是后现代注意特点。芥川的奇遇在原作的根底上进行了改编,由一个作家和编辑的对话展开。编辑向小说家催缴稿件,小说家便拿出了一篇名叫奇遇的小说,让编辑看。接下来就在两人的对话中穿插了以中国为背景的王生和酒家女儿的爱情故事。不同的是原作中二人并不知道在梦中相遇的原因,但是在芥川笔下二人的梦中相遇是二人为了美好爱情而筹划的计策。 芥川对原作中局部内容进行了保存,但整体上来看改编局部比重也较大。接下来笔者将从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小说结构等方面对其翻案手法进行探究。 二、人物、环境 从人物上来看,原作中利用大篇幅去描写王生的外貌,以及王生所赋的诗文,突出的是王生容貌俊逸,才华横溢的自身特点。而芥川龙之介的奇遇中,正如冯裕智在文章爱的礼赞-论芥川龙之介的<奇遇>中论述的一样,除了容貌、家境等描写外,芥川将大量笔墨用于描写王生前后生活习惯的变化,增设王生好友-赵生这一人物形象用于衬托之前纸醉金迷的王生形象。 同时为了揭开最后的“真相〞,升华小说主题,芥川在文章的最后设置了酒家女儿母亲这一角色。通过酒家女父母之间的对话“まずまず無事に芝居もすむし、こんな目出たい事はないね。〞说明为了促成女儿的姻缘,早晓二人方案的父母也是在演戏,道出了父母的秘密。此时整个小说的主旨也由对自由恋爱的赞美上升到对来自父母的血亲之爱的赞美。文章的主题也在不同人物的对话之间不断变换、升华。由此可见,芥川通过对人物的增设,增加大量对话,来到达升华作品主题的目的。 从环境描写上来看,芥川几乎保存了原作中对环境的描写。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影响的芥川深知中国传统景物的特点,在再创作时,芥川选择保存原作中的景物描写。所以此处几乎是对原作的直译。 “高柳古槐,黄叶交坠;芙蓉十数株,颜色或深或浅,红葩绿水,上下相映……〞 “柳や槐に囲まれながら、酒旗を出した家が一軒見える。朱塗りの欄干が画いたように、折れ曲っている容子なぞでは、中々大きな構えらしい。そのまた欄干の続いた外には、紅い芙蓉が何十株も、川の水に影を落している。〞 通过上面两处环境、景物描写的比照来看,芥川在保存原作景物的根底上,对局部日语难以再现的表达进行了删减。同时可以看出,原作的相关描写在字数上虽少,但涵盖内容却丝毫未减,这一点上日语表达就没有汉语表达具有优势。对于原作景物、环境描写的保存使得芥川的作品流露出浓浓的异域风情-中国风。 综上所述,芥川在对历史小说进行改编时,往往通过增设人物来丰富小说整体内容,突出主人公形象。同时亦有推动小说情节开展,引导小说主题的转换的作用。对文中环境、景物描写的保存,那么赋予芥川历史小说更多的异域色彩,使得作品更加饱满,更具有吸引力。 三、故事情节 从故事情节来看原作渭塘奇遇记显得较为简单,没有过多的情节性描写。文中关于王生与酒家女儿初次相见的情节描写,由于古汉语的特点,此处描写亦不过几行字。酒家女儿与王生的再次相遇也是通过寥寥几句话描写的。芥川的奇遇与原作相比增加的局部较多。首先,芥川为小说增添了赵生看见王生所写的诗,向王生询问是不是恋爱的故事情节。“趙生は詩稿を王生に返すと、狡猾そうにちらりと相手を見ながら、「君の鶯鶯はどこにいるのだ。」と云った。〞为下文王生与酒家女儿的相遇以及二人梦中的相遇做了铺垫,巧妙的推动了故事的进一步开展。其次,芥川在结尾处增加了王生和酒家女儿之间的对话、酒店老板夫妇之间的对话。 “まあ、そうやかましく云わずにやれ。娘も壻も極まり悪さに、知恵袋を絞ってついた嘘だ…お婆さん、お前はどうしたと云うのだ。こんな目出たい婚礼に、泣いてばかりいてはすまないじゃないか? お爺さん。お前さんこそ泣いている癖に……〞 芥川利用新增加的两段对话不断转换者作品的主题,使得作品内涵在对自由恋爱的赞美和对父母之爱、血亲之爱的赞美之间进行变换,将小说的主题一次又一次的推向高潮,在读者在以为小说即将要完结时,恰好又为读者推开了另一个结局的大门。 由此可见,芥川在对历史小说进行改编时,往往通过增设特定的情节为后文内容做铺垫、通过情节的设置,特别是对对话的运用,在人物的交谈之间不停转换着作品的主题,为读者不断开启惊喜之门,这也使得他的历史小说更具有吸引力,使得读者总有意犹未尽之感。 四、小说结构 从小说结构上来看,渭塘奇遇记是传统的中国小说并没有突破当时的束缚,采用的是中规中矩的写作形式。在原作中直接以“至顺中,有王生者,本士族子,居于金陵。〞开头,迅速地交代了故事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在对主人公王生的外貌进行描写后,以“因往收秋租,回舟过渭塘,见一酒肆〞的方式简单交代故事的起因。接下来便是大篇幅的景物描写以及所赋诗文,其中穿插着王生与酒家女儿在梦中相遇的片段,以及分别后王生在梦境中与酒家女儿相见的故事。原作对于故事的整个经过的表达较为简单,结尾处也只是以王生与酒家女儿的对话结束。整体上来看,原作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进行创作,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符合当时的束縛个人情感的时代背景。 芥川的奇遇在整体结构上对原作进行了颠覆性的改编。首先以编辑带着催稿的任务去找即将出发去中国的小说家,要求小说家交稿子作为开头。 “編輯者 支那へ旅行するそうですね。南ですか? 北ですか? 小説家 南から北へ周るつもりです。 …… 編輯者 「奇遇」と云う題ですね。どんな事を書いたのですか? 小説家 ちょいと読んで見ましょうか? 二十分ばかりかかれば読めますから〞 小说以轻松中带有些许紧张的对话形式为后来小说家提交名为奇遇的稿子做出了铺垫,引出了奇遇这一故事,即奇遇是以作中作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接下来小说便穿梭在现实和虚构之中,作中作的奇遇和小说家与编辑者的对话反复交替出现,将小说整体的结构整理一下不难发现,整体是按照对话―作中作―对话―作中作―对话―作中作―对话的顺序展开。而文本套文本这种形式是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形式。后现代主义的元小说中作者往往身兼表达者、主人公和作者等多重身份,经常自由出入作品,重要技巧是作品中套作品。奇遇中,首先编辑向小说家询问稿件的事情,小说家拿出了名叫奇遇的小说,让编辑看。于是开始了以中国为舞台背景的不可思议的恋爱故事。由此可见,芥川在结构上的改编使得整个作品在充满现代性的同时,其颠覆性的叙事模式,打破了读者对阅读的期待,打破了严肃与琐碎、向读者传达小说自身的虚构性。 总体上来看,芥川对小说奇遇结构的改编处理变化相较于,上述过程中论及的人物景物、故事情节等要素相比,变动较大,采用作中作类似于后现代文学的手法,重新赋予小说新的生命力,使得文章在虚实之间转换,剔除了文章的陈旧感凸显了文章的现代性。 五、结论 芥川的历史小说题材丰富、主题鲜明,其中的中国题材作品更是以中国为舞台背景、以中国传奇故事抒发自身的心声,以理性给予作品崭新的诠释。本文通过对芥川中国题材历史小说-奇遇的分析,发现芥川在改编过程中借助对原作中景物描写的直译使得小说自身具有浓厚的异国风情,利用情节的增设、人物的增设丰富内容,实现作品主题的转换,在结构上通过作中作结构向读者引领读者在虚实的时空中转换,向读者传递着作品的现代性,赋予了小说属于芥川文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文中渭塘奇遇记片段均引自翟佑等著 周夷校注. 剪灯新语 外二种[M].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57. [2]文中芥川龙之介奇遇片段均引自青空文库s://aozora.gr.jp/cards/000879/files/76_15182.html.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