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与孤独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酒店管理专业.doc
下载文档

ID:1787517

大小:245.16KB

页数:24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与孤独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酒店管理专业 大学生 手机 依赖 现状 孤独 社会支持 关系 研究 酒店 管理 专业
摘 要 手机的不断更新,功能的不断增强,让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手机,大学生更是如此。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会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人际关系的淡化。而孤独感、社会支持可能是造成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因此文章拟在揭示大学生手机成瘾、孤独感、社会支持现状的前提下,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社会支持的关系,弥补很少有人将三者结合在一起的研究不足。 本文采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UCLA孤独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三个量表对135名济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长沙大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大学生手机依赖、孤独感、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不存在显著地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差异; (2)在专业、户口类型及方面,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孤独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孤独感和主观支持因子在居住地差异上具有显著差异; (3) 大学生孤独感与手机依赖呈现显著地正相关;客观支持因子与手机依赖呈现显著地正相关;主观支持因子与孤独感呈现显著地负相关。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孤独感;社会支持 目 录 摘 要 I 1 前言 1 1.1 文献综述 1 1.1.1 手机依赖 1 1.1.2 孤独感 2 1.1.3 社会支持 3 1.2 问题提出 3 1.2.1 已有研究的不足 3 1.2.2 研究的意义 4 1.2.3 研究问题 4 1.2.4 研究假设 4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6 2.1 研究对象 6 2.2 研究方法 6 2.2.1 研究工具 6 2.2.2 研究程序 7 2.2.3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7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8 3.1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的总体情况 8 3.1.1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的描述统计分析 8 3.1.2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性别差异 8 3.1.3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年级差异 8 3.1.4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专业差异 9 3.1.5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户籍类型差异 10 3.1.6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独生子女与否差异 10 3.2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相关分析 11 3.3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回归分析 12 4 讨论 13 4.1 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研究结果 13 4.2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相关分析 14 4.3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回归分析 14 结 论 16 参 考 文 献 17 附 录 19 致 谢 22 - 22 - 1 前言 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由最初仅具备通话功能的工具演变成为可以集听歌、拍照、游戏、查询搜索等多功能的智能设备,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人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与此同时,随着“行为成瘾”的提出,手机成瘾作为一种表现形式也呈现在大家眼前。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就如同网络成瘾一样,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据一项调查显示[2],台湾大学生有近70%的人认为手机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韩国四分之三的大学生呈现手机依赖倾向。可见,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研究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在,国内学者对手机依赖症的症状表现、形成原因、不良影响等做调查研究,在此过程中发现孤独感及社会支持可能与手机依赖有关。 1.1 文献综述 1.1.1 手机依赖 1.1.1.1 手机依赖的界定 (1)行为成瘾的界定 行为成瘾属于行为方式的一种,具体指由于对某种活动或事物过分沉迷,并且因为这些行为的重复,而给个体身心健康、社会交往等方面造成了消极影响,是不同于普通行为的行为方式。 (2)手机依赖的定义 手机依赖(in- mobile phone dependency) ,是一种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病症,由于某种原因过度的滥用手机而导致,又称手机成瘾( mobile phone addictive disorder)、病理手机使用( pathological phone use),具体表现为幻听手机铃声、频繁的查看手机、手机不离手等形式,实质上是一种行为成瘾。 1.1.1.2 手机依赖的形成原因 (1)个人原因 首先,青年大学生为了区别于他人,使自己与众不同,吸引更多的眼光;或是为了与他人相同,作为交友、沟通情感的方式,都会选择越来越普及的手机作为手段。其次,手机功能的增多,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及时、强大的信息量,并可以让使用者随时随地交换信息,满足对信息具有渴求欲大学生。再者,大学生中存在着这样一部分人,他们因为某些原因心理处于自卑亦或是自负的状态,害怕或者不愿与人交流,导致情绪多变、心理压力大,需要发泄或是转移,而手机可以满足这些学生的需求。 (2)家庭原因 众所周知,长久以来中国学生都处于应试教育的成长环境之下,步入大学之前,大多数家长为了让孩子考入好的大学,对孩子严加管教,使孩子缺少自由,心理受到极度的压制。而一旦进入大学,家长则对孩子实行放养式,不管不问。这样就导致长期压抑的学生似出笼的小鸟,随心所欲,助长了学生对手机的过度消费,进而使大学生手机成瘾成为可能。 (3)学校原因 第一,管理制度欠缺。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没有相应的、具体的规章制度,从而为大学生上课携带手机并玩手机提供了机会;第二,教育及疏导没有实际效果。对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大部分任课老师只要求调静音或震动,而学生是否玩手机,只要不影响老师上课即可。有时,即便发现,也只是口头教育两句,使学生肆无忌惮的玩弄手机。 (4)社会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手机成为大众化的通讯设备,成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之一。大学生作为年轻一族,对手机的需求更是强烈。其次,目前社会各界对手机依赖的关注程度,远远低于网络成瘾的关注度。而且,对手机对用户的研究仅限于辐射等方面,而缺少对社会文化、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探讨,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探讨研究更是不足。 1.1.2 孤独感 1.1.2.1 孤独感的界定 国内外对孤独定义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以下四个假设之上:(1)孤独产生于人际关系中,源于社会交往的缺失或不足及人际间关系的欠缺;(2)孤独有些是个体的感觉及渴求,是主观的,并不是社会交际中客观存在的孤立状态;(3)孤独所给与个体的是痛苦的、不快乐的感受;(4)个体会被孤独促使着努力减轻这种心理感受或体验。 因此,孤独概念的界定大体符合李传银(1999)提出的定义,即:孤独是由于个体对所处的人际关系而感到不满,且个体交往的实际水平与渴求存在差距,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或感受,经常伴随着烦闷、寂寞、孤单无助等难以忍受的精神空落感及不好的情绪反应。由此可以看出,孤独的人通常是因为社交欠缺或人际关系存在问题,而产生的痛苦。实际生活中,那些心理上并没有感到痛苦,只是表面上不与人交际或交际极少的人,亦或给他人的感觉是孤独的个体,并不属于孤独者;相反,那些表面上社会交往及人际关系状况还好,但是仍然因为不满足于现状而感到痛苦的人,他们依旧是孤独者。 1.1.2.2 孤独感的分类 (1)根据个体的能动性划分 朱自贤(1989)根据个体的能动性将孤独分类为:主动的孤独,即,个体故意追求的心理隔离状态,是为了满足一定的文化需求;被动的孤独,即,渴望与他人接触的个体因为社会因素的影响,而被迫与其他人分隔。 (2)根据时间维度划分 Young(1980)以时间维度为分类依据,将孤独分类为以下三类:一是长期性孤独,是指个体长期社交欠缺或缺陷,亦或是在长时间内,对自己的人际交往关系一直不满意;暂时性孤独,是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常常会体验到的偶然的一时性的孤独感;情境性孤独,是指个体置身于不熟悉、不开放的社会交际的环境中,或者对于个体十分重要的人际关系,突然改变、破裂时的一种孤独感体验。Gerson 和Perlman(1979)及Shaver等(1985)也从时问维度对孤独进行划分。认为孤独 既可为短期的、一时性的和境遇性的;也可以是长期性的或特质性的。 (3)根据孤独的不同症状及治疗方法划分 Robert S. Weiss于1973提出了孤独类型理论,将孤独划分为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两类。所谓社交孤独,是指因为欠缺社会交往网络,亦或是被自己所需的群体所排斥,从而形成的社交孤立的一种孤独。情感孤独则是指,由于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十分重要的而同时可以给予个体情感和安全的关系,因此产生的一种情感孤立状态或形式。 1.1.3 社会支持 1.1.3.1 社会支持的界定 所谓社会支持,是指个体通过从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同事同学、团体或组织等层面得到的精神及物质帮助,从而使得紧张的精神状态得到缓解,心理的应激反应得以减轻,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支持及帮助。 1.1.3.2 社会支持的分类及维度 从社会支持的概念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包括三个维度,一是物质的帮助及支持,即客观支持;也包括精神的支持和帮助,即主观支持;三是,不同的个体,自身情况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导致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存在区别,即对支持的利用度。 1.1.3.3 社会支持的测量 国内外目前对社会支持的测量有很多量表,但对十分适合我国人群使用的是肖水源于1990年修订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Zimet等编制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表》。 1.2 问题提出 1.2.1 已有研究的不足 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国内外社会各界对手机依赖的研究也日渐增多。在这些研究中,有很多都是关于青少年大学生人格特质、孤独感对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而很少有学者涉及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鉴于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章将大学生孤独感、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结合在一起,进行探讨分析。 1.2.2 研究的意义 目前,在大学校园,无论是宿舍还是课堂,无论在路上还是食堂,随处可见大学生玩弄着手机。手机的出现,在给大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信息量,方便了信息的随时分享的同时,却也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生理、心理等方面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没有手机会感到焦躁不安,情绪波动大,使患上“手机焦虑症”成为可能,影响着青少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垃圾短信、黄色信息等的传播,会诱惑着尚未处事的单纯的学生,使他们的价值取向出现扭曲;通宵熬夜玩手机,长此以往,会对大学生的视力等身体机能造成伤害;对手机的追逐及攀比心,频繁的更换手机,手机话费的增多,都会给大学生带来经济上的负担;手机的过度滥用,不仅影响了课堂效率,还耽误学习,不乏有的大学生因此出现挂科现象,影响学业。 手机成瘾已严重危害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手机依赖影响因素的研究已刻不容缓。从影响因素着手,探讨解决办法,避免手机依赖,改善大学生的现有状况,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1.2.3 研究问题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孤独感及社会支持间的关系研究,为改善我国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现象提供理论依据及启示。 本文章主要探讨分析一下几个问题: 第一,考察大学生孤独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现状; 第二,考察性别、年级、专业、户籍类型、独生子女与否等因素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 第三,考察性别、年级、专业、户籍类型、独生子女与否等因素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 第四,考察性别、年级、专业、户籍类型、独生子女与否等因素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影响; 第五,考察孤独感、社会支持各维度与手机依赖的相关性。 1.2.4 研究假设 针对文章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依据前人的相关研究结果和理论构想,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一:大学生手机依赖在不同的变量(性别、年级、专业、户籍类型、独生子女与否)上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假设二:大学生孤独感在不同的变量(性别、年级、专业、户籍类型、独生子女与否)上有统计学上的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