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2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科技工作者信仰与科学精神.docx
下载文档

ID:1780698

大小:18.44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自然 辩证法 论文 科技工作者 信仰 科学 精神
天道酬勤 2----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科技工作者信仰与科学精神 科技工作者的信仰和科学精神 :在全球化背景下,应进一步认识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联系,积极倡导科技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哲学信仰与科学精神.因为哲学思想携带的科学精神,既是推动科学不断开展的精神源泉,也是人们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精神力量.哲学要演绎时代精神,离不开自然科学的推动;自然科学要推动社会的进步开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人类社会离不开哲学思维的追问和反思,也离不开科学的实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哲学和科学统一于实践过程中,创造一个绿色和谐的社会。 关键字:哲学自然科学信仰开展社会 正文:科学与人文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两种方式,它们如人的双脚、鸟的两翼相互依存。科学需要人文关心,人文也需要科学提升,科学与人文的互摄产生了“科学文化〞这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凭以消解科学异化与人文急躁的社会现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与交融成为时代的鲜明特色。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也应该注重中西文化之间、新旧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补,为自身科研的开展以及自身素质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撑、哲学指导以及思想的后盾。 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现代自然科学观的启迪 与李约瑟同时的玻尔,在1937年访问中国时发现了道家的太极图,为互补原理找到了哲学上的根底。因为道家太极图的阴阳鱼互咬正是表达了阴阳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哲理。面对着诱人的中国传统文化,他说:“我们在这里面临着人类地位所固有的和令人难忘的表现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些互补关系[1]。〞这似乎说明他深刻地认识到道家的太极图正是他心目中对互补原理的最正确表述。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的真知灼见曾使玻尔倾倒。量子论的中心思想是互补性。这种思想在西方似乎是革命性的,在中国却是一种自然的思想方法。惠勒在宇宙学研究中提出了“从无到有〞的生成假说,使他惊讶的是,中国哲学家早在三千年前就已提出了这种思想。他的“质朴性原理〞同老子的“道〞也是相通的。“耗散结构理论〞的创立者普里高津认为中国的道家思想中具有“自组织〞和“自发运动〞的思想,这与西方传统结合起来,也许能导致一种面向未来的自然模型。他乐观地指出,“一个非常有希望的迹像是,科学现在能够把与其它文化传统相联系的观察能力集合起来,因此能够促使这世界的经历了不同进化路径的各局部互相尊重和理解。〞这里的其它文化传统,首先是指中国道家文化的传统。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对现代科学文化进行深刻反思,并从东方文化中汲取养分以后提出一种“科学文化观〞。他在转折点一书中指出,现在我们正面临着认识模式的转折。“物理学已发生了数次观念革命,它们清楚地揭示了机械论世界观的局限性,并且走向有机的、生态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与古老中国哲学显示出一致性。〞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曾这样说过:“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甚至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将到达的状况。〞同样普里高津也指出:“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的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 玻尔和普里高津那么是在创立自己的 科学理论后,才发现在道家思想中存在着其理论的一种哲学的解释;霍金虽然不知道道家思想到底为何物,但其现代宇宙学的理论与老子的宇宙创生论相照应。一向以严密思维和实验操作著称的西方科学家,渐渐地把目光移向了中国,在道家思想中寻找某种寄托,这是对东方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哲学合理性的充分肯定[2]。李约瑟一直坚持认为,不应把传统的中国科学视为近代科学的一个失败的原型。他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二分册的序言中说,道家思想保存着“内在而未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它的开展最终会导致现代科学。他认为现在的科学不是终极的而是暂时的,今天的科学决不是未来的科学。在保持其普遍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科学还要变革。在设想科学变革潜力时,李约瑟为中国科学在产生世界新科学的过程中安排了更崇高的地位:中国科学传统将为科学的未来开展开辟道路[3]。 二十世纪把目光转向东方的科学家,决不是屈指可数的。一群在第一线工作的西方科学家,重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自觉地从中吸取营养,推动自己的研究工作,这是20世纪自然科学开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对当代科学思想的演变有重要的影响。古老的道家文化不是一种历史陈迹,而是具有超越时代的深刻哲理的活的文化,这一点不仅在中国,也在西方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认可。当然,现代的科学家们所推崇的是道家思想与现代科学的耦合,而不是道家科学技术本身,但无论如何,道家思想中那些可为现代科学观所用的那局部值得重新定位的。正如董光璧所指出:“我确信重新发现道家具有地球船改变航向的历史意义。黄土文明与海洋文明的融会,有如黄颜色和蓝颜色调和出绿色,将产生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的绿色文明[4]。〞 二、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统一与差异 既然把哲学与科学作为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那么“何谓哲学〞、“何谓科学〞的问题便不可跨越地成为我们探讨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起点。其实,无论是哲学还是科学,人们都无法给出一个普遍认可的概念。最简单的原因莫过于个体理解角度的差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从学科的对象、目的、功能或者是该学科所运用的主要方法等角度来进行不同的定义。如果再深入探求,就会发现,哲学和科学是动态变化的,本身就是纷繁庞杂的体系。尤其是哲学,本身就学派林立。由于哲学并不像科学那样具有可实证性,完全对立的学说可以在哲学体系内一直共存,如此一来,观点对立的学派可以得出相悖的概念。况且,语言也只是思维的一种表现,自身也存在对对象的无法穷尽之处, 因此, 关于哲学与科学的定义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也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虽然,我们不能从两个确定的概念中获得关于哲学与科学异同的清晰认识,但是通过比拟两个思想体系中那些已被公认的主要特征还是可以根本廓清两者的范围。 如果说哲学与科学有共同之处的话,那它们最大的相同点就在于两者都建立在理性根底之上。作为思想体系,哲学和科学都是人类通过判断、推论、概念等理性思维建立起来的。更重要的是它们的研究过程主要运用的是理性思维。既然哲学和科学都是用理性去认识世界,那为什么哲学不是科学,而科学也不能被称作哲学哲学与科学的最大差异表达在三个方面:从研究领域的方面来看,哲学关注的是宇宙的全体, 因而它的问题是整个宇宙的终极,即宇宙的原因、存在和开展。而一切科学都取宇宙的某一局部做研究的对象;从研究的方法来看, 科学总要假定一些事物而不穷其究竟,而科学终止之境就是哲学起始之处。一切科学都假定了一个宇宙便了事,而哲学却要问这个宇宙究竟是怎样来的。从研究问题的结果来看,科学的结果具有可实证性。一种科学理论总是可以在后来的实践中得 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