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罗小凤
讲话稿
罗小凤的发言稿
按语:今早收到小凤博士的发言稿,在此贴出,请大家参照。因为座谈会的时间只有三个小时,大家都抢着发言,结果一贯总是文静、谦虚的罗博士就在那边只听不说话了,可是她与其他的局部与会者不做准备,只是即兴发言不同,她是非常认真地对待这次座谈会的,不但写出了关于我们的评论,还准备了座谈会的发言稿。可是她一看时间不够了,气氛那么热烈,大家讨论得那么忘我,就选择了默默地倾听,即使会上闻哲兄直言与她商榷,她也只是微笑,把时间让给别人。这就是她之所以如此年轻而又富有才华的理由之所在,善于学会让自己"倾听","聆听",不愧为王光明教授的弟子,这种品格是许多人不具备的,这样本来可以吸收更多的东西,这是学习的最好姿态,可是许多人却做不到。以下是罗小凤博士准备在会上的发言而没有时间能够发言的稿件。罗小凤博士准备在会上的发言稿我参加这个发布会,成为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因为会议的主题是"一代人的心灵",这"一代人"主要是指60年代出生的人。而我,出生在80年代,与60年代整整隔了一代。可能在座的大多数是60年代这一代人的在场者,而我那么是一个"他者",所以周庆荣先生和灵焚先生通知我时我一直说我太惭愧了,但我转念又想,这未尝不是理解周庆荣散文诗的另一个维度。周庆荣诗中有句:"自然永远是自然,寻找我们过去痕迹的却不是我们自己。"或许,我就是这个"寻找我们过去痕迹"的人之一吧。周庆荣以及60后的诗人都是这代人的在场者,而我作为一个80后的读者来读60后这代人的宣言,正是以一种"他者"的视阈来观察与思考周庆荣先生诗集中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图谱,也许这种视阈带有某种历史后视意味。那么,在这种视阈中我读到了什么呢。灵焚先生的导读已经颇富洞见地剖析和梳理了周庆荣先生的诗思理路,他是从"一代人的宣言"的角度去阐释的,与今天的主题相照应。而我今天想作为一个他者,把周庆荣在诗中所定位的这个"一代人"的目光拉远一点。他在描画一代人的精神图谱时,拍摄的对焦点确实是60年代生人,但是其拍摄的风景却迈过了60年代,上升到了对"人"的审视与哲性思考。每个人都要置身于他个人所处的历史语境和时代长河中,都有每一代人独特的个体经验,但事实上,我们每代人又都是"人类"中的一个片段。因此,我认为,书写一代人的经验虽然并非易事,但假设要突破"一代人"的视线,抵达"类"的高度,那么更需要功力与气度,笔者在周庆荣散文诗中窥见了这一优势迹象,因此,他的我们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在灵魂叙事的整体话语下,"我们"已不仅仅局限于"60后"一代人,而是作为人类的一个存在体形式,"60后"只是他无法摆脱的身份角色和先行视角。诗人从"我们"话语出发,以个体化的感知经验为基石,触摸特定历史时代的日常生活、社会现实以及难以言说的生命体验,是为了更好地倾听人类灵魂被时代挤压时发出的脆裂声响,是为了抵达人类生命的本相及终极意义。周庆荣先生在诗中采用灵魂叙事手法展现了个体生命的感知、个体存在的叩问、灵魂拷问与自我审视、终极"意义"的探寻,我觉得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当下散文诗创作抵达灵魂叙事之高境界的可能性。我想补充的是,大家丰富而深刻地谈到了我们的境界和风格、意义,但我作为一个一直在关注周庆荣散文诗的读者,他的"我们"风格并不是从他一开始创作散文诗便具备的,而是从早期格丽娜时期的婉约、精美、柔丽转变过来的。我曾给他写过一个评论多元和合的复调诗意书写--周庆荣格丽娜时期散文诗之论,讨论的便是他早期格丽娜时期的作品特色。我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方面是男女性别置换,周庆荣在诗中预设了一个女性角色,他为自己取了一个外国女性角色的名字:marrygreener,把自己的男性身份置换成女性身份,以女性的口吻抒情,形成非常特别的风格,语言柔软精致,意境唯美幽眇,情感细腻婉约;一方面是中西融合,marrygreener的生活背景不是中国而是外国,诗中的场景和经验都是外国的,但由于周先生这位抒情主人公是中国人,所以又无可防止地糅入了中国经验。另一方面是诗思融合,即诗性和哲思融合,这一点,我觉得是他从"月亮树"到"我们"转变的一个契机,"我们"之后作品的风格在早期已有睥睨,因为他不是单纯的抒情,而是在诗性激情中不乏哲思。周先生曾跟我说,1993年的我们是他的转变之作,我想最大的转变便是从"思"开始的,早期的创作中已经显示了他这方面的功力,"我们"时期的转变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关于我们之后的特色,我在灵魂叙事视阈下的"我们"一文中已经讨论比较详备,在此不再赘述。另外,我想回应一下章闻哲女士。首先,非常感谢她仔细阅读了我的陋文,很多缺乏之处希望会后好好交流。她虽然对我的标题不太感冒,但很感谢她在发言中对除了标题的不赞同外,其他观点都表示了认同,让我如有找到知音之感。所以我先说说这个标题,"边缘之边缘",我是为了强调,因为新诗现在本来已经处于文学边缘,更别说社会边缘,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曾被奉为文学之圭臬,但到现在,诗与歌分化非常厉害,歌欣欣向荣,被打造出"流行音乐"、"同一首歌"等品牌,而诗呢,那么被放逐于边缘,成为少数人的一种业余爱好;诗的命运尚且如此,散文诗那么更别说了,在新诗领地里,我们平常所说的诗一般都指自由诗,散文诗常常是要被特意强调才会被人所知,散文诗在新诗领地相对于自由诗,又处于新诗的边缘,所以我用了"边缘的边缘",可以说,前者指新诗所处的边缘位置,后者散文诗在新诗领地中所处的边缘位置。章女士对"突围"表示疑问,这个"突围"我是借用了灵焚审视然后"突围"的一篇研究散文诗的文章中的一个关键词"突围",是有特定内涵的,散文诗的突围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需要很多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我在文中挪用灵焚的关键词并加上引号,既有强调新世纪以来散文诗"突围"成就的意思,又有显示继续"突围"的难度的意思。再次感谢章女士的细致阅读和批评指正。最后,我很同意潇潇所说的关于"我们"散文诗群体的观点。确实,这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团体。这个认识我是经过一年半的时间才得来的。我记得我在第一次见到周先生时,由于没有读过他的作品,我曾很疑心甚至很傲慢地问他:"你觉得你们现在所谓的散文诗是指什么。"我以为他们那个群体也只是诗歌"泡沫"的制造者之一,所以认识周先生后的一年多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由于我的导师王光明先生曾经下苦功研究过散文诗,写出了第一部研究散文诗的专著,所以我对散文诗还是比较关注的,我和我先生都曾在散文诗上发过作品,只是苦于找不到真正的知音,所以对散文诗一直比较不是非常热情。后来,我认识了爱斐儿,从她我才渐渐明白他们为散文诗所做的努力,并逐渐为他们对散文诗的热诚而感动。正像潇潇所说的,无论 、邮件还是餐桌上,这个群体谈的都是散文诗有关的事情。我跟周庆荣先生、灵焚先生都只见过两三次面,但文本上的交流却不少,这种气氛让我看到散文诗的希望。祝福散文诗。记录冲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2223: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
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