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现代
中国
政治
建设
祖国统一
外交关系
一国两制
伟大
构想
及其
实践
练习
人民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表著名的“五一口号”,其中第五条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方针( )
A.明确了建立新中国的基本路径
B.首次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C.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指明了方向
D.赋予政协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该方针提出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后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最后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方针,这表明该方针明确了建立新中国的基本路径,故选A项。
2.(2023年·湖北四地七校联盟联考)近代以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采用三权分立,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却规定实行议行合一。这主要由于( )
A.人民在国体中的地位不尽相同
B.国情及文化和价值理念的不同
C.不同阶级革命的结果必然不同
D.经济基础要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解析:选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人民当家作主又有利于中央和地方的集中统一,符合中国的国情,故B项正确;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体现人民主权,故A项错误;“不同阶级革命的结果必然不同”的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不是与上层建筑相适应,故D项错误。
3.(2023年·皖南八校联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指出,无论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中,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 )
A.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B.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
C.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解析:选C。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指在民主基础上实行集中,这是1954年宪法的原则,与参与人员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人大制度,故B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1954年宪法起草、讨论的参加人员有各类人群,这反映了其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社会主义原则,故D项错误。
4.(2023年·湖北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三期中)“路径依赖”指的是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像进入一种特定的“路径”,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制度中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三大外交方针提出
解析:选A。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未中断,体现了“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故A项正确。
5.(2023年·湖北名校大联考阶段性测评)下表为1953~1954年北京市西单区人大代表选举名额分配表(总人数170人)。这表明( )
类别
政府
民主
党派
团体
驻区
机关
工人
人数
9
6
4
8
53
比例
5.11%
3.41%
2.27%
4.55%
30.11%
类别
文教卫生
私营
工商业
少数
民族
宗教
街道
居民
人数
24
13
13
4
42
比例
13.64%
7.39%
7.39%
2.27%
23.86%
A.民主和法治原则得以确立
B.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正式形成
C.人大代表来源具有广泛性
D.少数民族地区代表实行普选制
解析:选C。材料信息表明人大代表来源广泛,是民主、法治的有力体现,但不是民主和法治原则确立的标志,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人大代表选举名额分配”,涉及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政治协商制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西单区人大代表选举名额分配表”可知,人民代表的选取范围达十类之多,这说明人大代表来源广泛,故C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人大代表的来源,没有说明采用何种方式产生,也没有表明是少数民族地区,故D项错误。
6.(2023年·德阳检测)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漫画。与该漫画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
A.朝鲜战争爆发
B.中美关系解冻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美国入侵越南
解析:选A。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和漫画中的文字“中国人民正义控诉”并联系朝鲜战争发生于1950~1953年可知,A项符合题意。
7.(2023年·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联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法制建设的总任务是通过立法建立国家政权组织,司法机关的重要任务是开展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以维护政权和社会秩序。1953年开始,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和保障经济建设。这些举措说明( )
A.我国法制建设开始走向制度化
B.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法治的完善
C.依法治国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D.法制建设服务于国家的中心工作
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不同时期法制建设任务的变化,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法制建设服务于国家的中心工作,故选D项。
8.(2023年·株洲质检)学者俞可平曾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政治文明建设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搭建了基本的框架,属于“民主存量”,而后期的发展则属于“民主增量”。据此推断这一“增量”包括( )
A.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
B.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解析:选D。题干述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发展,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新时期,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属于“民主增量”的范畴,故选D项。
9.(2023年·广西名校大联考)1982年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由此可知,材料意在强调( )
A.中国高度重视保障人权 B.公民法制意识日益增强
C.法律要为社会发展服务 D.法律的经济职能得以强化
解析:选C。由材料信息可知,法律要保障中国民主政治、社会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保障人权,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修宪而非公民法制意识,故B项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国策而非经济方针,故D项错误。
10.(2023年·昆明一中摸底)下表反映的是内地与香港贸易额与港商投资额比重。
年份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内地与香港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
26.9%
30.9%
35.4%
36.6%
35.1%
港商投资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30.4%
29.0%
23.6%
24.5%
43.8%
据上表可知( )
A.香港的回归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
B.内地与香港的外贸联系日益紧密
C.“一国两制”有助于两地经济发展
D.统一是香港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
解析:选B。材料中内地与香港贸易额与港商投资额比重呈增长趋势,这说明内地与香港的外贸联系日益紧密,故B项正确;香港回归是在1997年,故A项错误;“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政治政策,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香港和内地的贸易往来,且当时香港还未回归祖国,故D项错误。
11.(2023年·南京调研)1983年6月邓小平指出,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执政党的共同语言,也是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基础;一个中国前提下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自治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利益,统一后的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拥有包括立法和党、政、军系统在内的高度自治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两岸合作的前提是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B.实现国共合作是解决台湾问题唯一途径
C.大陆承诺不以武力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统一后的台湾拥有立法和外交自治权力
解析:选A。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合作的前提,故A项正确;实现国共合作是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之一,故B项错误;大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故C项错误;统一后的台湾可以拥有立法自治权,但没有外交自治权,故D项错误。
12.2023年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新年贺词中说:“新的一年里,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决心不会改变。”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
A.“和平统一”方针 B.“一个中国”原则
C.“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构想
解析:选B。“和平统一”方针是大陆对台政策,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故A项错误;“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故B项正确;“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故C项错误;“一国两制”的构想没有得到台湾的响应,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乡约是宋代地主阶级士大夫在社会变迁面前提出的挽救社会危机的基本建制,其途径就是通过士大夫自觉地义务地在乡村建立起开展思想教化的组织或机构,向全体民众宣传传统政治统治的合理性。陕西蓝田的吕大临、吕大防兄弟于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首先创立了吕氏乡约。该乡约规定:“在地方上推举年高德劭者一人为都约正,另外推举两位有学行者为约副。每月另选一人为直月。”年高有德、堪身体力行之人是可能被推举为乡约正副的基本条件,即声望和学识是乡约凝聚力之形成的基本要求,其主要任务是扬善惩恶,对乡里社会实行教化,在乡里社会提倡互敬互爱、患难与共的淳朴社会风气。这本是过去历朝乡里制度所一贯坚持的宗旨,汉代至唐代的三老教化属于官方控制,但到了宋代,这一任务却日渐转由吕氏乡约这样的民间组织加以执行。
——摘编自王日根《论明清乡约属性与职能的变迁》
材料二 民国初期,山西乡村政权组织的建置十分混乱,经济发展能力也日渐枯竭,因此阎锡山执政之初,在山西乡村进行新“村制”探索。他认为,“大凡世界各国,其行政网愈密者,其政治愈良好、愈进步”。“意欲由行政网不漏一村入手,一村不能漏然后再做到不漏一家一人,网能密到此处,方有政治可言”。第一个阶段自1917年9月至1922年3月是“官治提倡村制之时代”,山西省公署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编村的章程、条例等规章制度,并成立专门的机构自上而下推行新“村制”;第二阶段是1922年3月至1928年的“村民自办村政之时代”,山西省公署设立了专门的考核机构——村政处,以行政力量促进新“村制”在各地的具体落实。由省起至乡村的邻,共建立起九级行政管理组织,即省署—村政处—禁烟股、考核股、总务股—区—县—段—编村—闾—邻—居民(另加村范委员),阎锡山终于取得了将国家行政管理网络直接延伸到乡村社会的初步成功。
——摘编自马义平《近代山西社会秩序再构
与权威重塑——以民国初期山西新“村制”为例》
材料三 在2014年9月召开的全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指出,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
——摘编自《人民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乡约管理制度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山西新“村制”与宋代乡约管理制度的不同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培育当代新乡贤的条件。
答案:(1)特点:自觉性(民间性、自治性);义务性;侧重道德教化;选贤任能。原因:士大夫的积极推动;挽救社会危机,加强基层管理的需要;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脆弱性;民间自治的传统;宗法性社会结构。
(2)不同:自上而下行政力量推动;一定程度打破宗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