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楚都寿春
地域
文化
脉络
略论
天道酬勤
楚都寿春地域文化脉络略论
许丹桂 殷睿
基金工程:2023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工程:安徽寿县古城文化空间探索与再造研究,工程编号SK2023A0483;2023年安徽财经大学科研工程: 安徽寿州古城文化资源抢救性挖掘整理研究,工程编号ACKY1895。
摘 要:春秋之前的古寿春地域为古六国属地,属淮夷土著文化体系。春秋时期古寿春地域成为吴楚两国的东西军事要冲,地域文化深受楚文化与吴越文化的多重影响。至战国后期,古寿春借助当时的政治格局与自身的战略地位成为楚后期的郢城,逐渐成为楚文化又一代表性积淀地。此后,寿春又为秦九江郡首邑,汉初淮南王国都,渐成为南楚文化的中心。及至汉中期,寿春地区的楚文化逐渐与一统的汉文化相融合。这便形成了寿春文化脉络一体四源的文化特质,四源指淮夷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与楚文化。一体指寿春地域文化脉络在历史进程中不断与其他文化交融,逐渐统一于汉文化大脉络。
关键词:寿春;地域性;楚文化 ;淮河流域
作者简介:许丹桂〔1982-〕,女,安徽寿县人,硕士 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2023年清华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文化学与艺术学研究。
殷睿〔1979-〕,女,山东新泰人,硕士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化学与艺术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3〕-32--02
一、 淮夷土著文化为寿春地域早期文脉渊源
史学界对于淮夷地域具体范围的划分尚存争议,但泛指其区别于以河南为中心辐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原地区是存在共识的。淮夷文化即是指不同于当时中原地区〔西周腹地〕的淮河流域氏族部落的文化。
淮夷部落的起源大致有四方淮夷之说,一是东淮夷,即源于今天的山东地区,学者顾颉刚依据史记中记载分析,淮夷的起源应为山东潍水一带。后由于淮夷部落南迁,形成南淮夷和北淮夷,指河南南部,安徽北部的淮河两岸的淮夷。西淮夷是淮河上游地区以及淮河以西临近汉水一带的地区。四方夷部族之间虽有有各自不同的夷部特点,但都同属淮河流域文明,与西羌、南蛮和北狄构成华夏民族。[1]殷商时期,古寿州属古六国地域。西周时期,古寿州之地处古州来国地,皆属淮夷土著文化体系。州来国的范围大至在今安徽凤台、寿县一带, 地处淮河中游。有学者考证,寿春之所以选“寿〞字,是由依据我国古代占星术中“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理论而形成。中国古代天文学有黄道四象一说,即将黄道分为四象分别由东、西、南、北方位的苍龙、白虎、朱雀、玄武组成。四象分别对应地上各区域,东方苍龙的三个星次〔寿星、大火、析木〕中的寿星与东淮夷部落相对应。所以依据古天文学的星次分野,可以判断寿春属淮夷。寿春在作为楚都之前称“州来〞,州来是古淮夷部落所建氏族方国,古时“州〞、“寿〞音义相通,“州〞即是“寿〞,先民即以“寿〞字命城为寿春。[2]
二、 楚文化渐趋取代淮夷土著文化,同裹挟着吴越文化、中原文化等支脉,融合形成寿春地域典型的楚文化脉络。
春秋早期,古寿春地域文化呈现以淮夷土著文化为主体,亦受吴越文化与楚文化多重影响。此时,楚文化只是初步对淮夷土著文化形成渗透和影响,致使在寿县历史上短暂的出现了以土著文化为主,多元文化并存的现象。春秋中期,地处江淮之间的古寿春地域〔时为州来国域〕,由于战略地位的重要性,随着楚国的东进与吴国的西进,先是数次为楚所占,亦被吴所侵,终被吴所灭。夹在吴楚之间的蔡国也难免首鼠两端,先是附庸楚国,向楚文化靠拢。同时,又与吴联姻。在蔡昭侯时为寻求吴的庇护,将都城由河南新蔡迁至古寿州地域。吴为越所灭后,蔡又与越交好。数次的政治地理上的沦陷,使得此地的淮夷土著文化深受吴越文化与楚文化的双重侵袭与渍染,使得古寿春文化的呈现多元一体的特色。战国初期,楚国国力的增强,楚文化进一步东渐,深刻影响着江淮之间的古寿春地域文化。到战国中期,随着楚国国力与疆域的空前盛大,古寿春地域文化已呈现出为以楚文化为主体的特质。战国后期,随着秦国日渐强盛,秦人破郢、楚都东迁, 楚人族群被迫向东、东北方向迁徙, 楚文化的地理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地处江淮之间,是古寿春最显著的自然地貌因素。自然形态因素往往决定和影响着社会文化形态因素。江淮错综复杂的水路网道,使得淮夷土著文化、楚文化与吴越文化等多文化间的交流在寿春地域得以广泛而深入的开展。这使得寿春的社会文化形态呈现了融合性的特点,既有淮夷文化朴素浑厚的特点,又有饱含楚文化浪漫潇洒的特质,同时浸润吴越文化精巧细致的一面。原属楚政治文化中心区的江汉地区逐一沦丧,而楚文化东渐的淮河流域那么成为楚文化的中心区。而作为最末楚都的寿春那么一度成为当时楚文化的中心区域。
先后在古寿春地域出土的器物正印证了这一时期的文化特质。朱华东先生在寿县蔡侯墓出土铜器再研究中对寿县蔡侯墓出土容器所做的总结判断指出:寿县蔡侯墓铜器群中的文化因素大致可分为四类。甲类为楚式器物占据主体。乙类为中原文化器物,應为蔡国南迁之前的器物。丙类为山东文化风格器物,数量较少。丁类为少数有铭文的吴文化器物,以及如S形蟠虺纹的器物,或受到吴文化影响。这些根本能反映出蔡国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艺术美学以及蔡国的民族文化与性格。亦能表达当时楚文化在寿春形成了对中原文化、外乡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强大抗衡和渗透力。
1995年在寿春城西南“西圈墓地〞发现越王剑,又称越王鹿郢剑,该剑刻有“王戉〔越〕王戉〔越〕〞,“者旨淤赐〞的鸟篆铭文,字体楚风尤具,剑身泛青铜色,剑格两面以绿松石镶嵌,以双勾线纹饰为其特色,做工精致,纹饰秀美,作为王室用品,属于吴越之剑极品。由楚地频繁出土的越王剑可以看出楚文化的包容性。楚人爱剑早有记载,越绝书中相传楚王为得到宝剑,不惜以偾邦之重宝请吴越名家制剑,可见楚文化中对剑与制剑技艺的重视。[2]
楚文化浪漫,楚人能歌善舞,在寿春有寿州锣鼓,寿州锣鼓与淮河其他锣鼓的区别在于,寿州锣鼓使用虎座鸟架锣为标志,原型是荆楚博物馆的“虎座鸟架锣〞,该锣鼓以俩只卧虎为底,两只凤凰立于虎背,凤凰做引天昂首状,凤冠之上悬挂大鼓。楚人尊凤,以凤喻人,尊凤、贬龙、贱虎是楚文化的习俗,史记曾记载楚庄王将自己比作凤,楚人心中的凤具有崇高的地位。由此可看出寿州锣鼓与荆楚文化的一脉相承。寿春还有寿州唢呐,正阳关“三阁,淮词等多种民间音乐表演形式,寿春楚文化内涵丰富,都具有鲜明特色。
鄂君启是楚国的封君,鄂君启金节形状如竹节,是楚王颁给贵族商人的经商许可证兼通行证。由节上铭文可以得悉:鄂君启拥有一支由50辆大车和150艘商船组成的庞大商队;其商贸活动范围南达湖、湘地域,北及中原,西至汉水上游。在寿春城前后共出土的5枚鄂君启金节〔包括计舟节和车节〕共有错金铭文共315字,其内容记录了战国时期楚国水、陆交通的路线和运输情况以及纳税情况,可见寿县是当时鄂君启经商活动的中心。鄂君启金节的发现,引起考古界的高度重视,这是在楚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是研究楚国交通与商业开展的珍贵参考资料。
在楚文化文物遗存中,最有影响力就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楚大鼎,楚大鼎是在寿春朱家集李三孤堆楚幽王墓发现,该鼎高113厘米,口径93里面,重400千克,圆口平唇圆底,耳饰为斜方格云纹,腹部为蟠虺纹。在楚墓发现并挖掘的早期阶段存在着严重的盗墓情况,楚大鼎由于其体型巨大幸免被盗,就其体积来看,是目前全国出土最大的青铜器鼎,代表了当时先进的青铜器制鼎铸造技艺。
三、 楚文化进一步与中原文化融合,逐渐融合为包容性与独立性并存的汉文化脉络。
秦汉之际,寿春地域的楚文化与道家文化关系密切,道家奉行尚柔尚隐,无为之道,在寿春故地诞生了由西汉淮南王刘安主编的淮南子,全书以道家思想为宗,集诸家之长,主张“无为之治〞,对无为同时给与了新的释义,称“无为而无不为〞“无治而无不治〞。刘安总结了秦以来的历史,主张以仁义治国,认为统治者要轻徭薄赋,治国的根本在于“安民〞,才能使民安居乐业。这也符合汉初几代君王休养生息政策。相传刘安常聚集八方宾客著书立说,精研道术,其中较为知名的苏非等八人被称为“八公〞,寿春城北八公山由此得名,刘安与其宾客常寻仙求道,炼长生不老之药,却无意中用黄豆、石膏做成了美味的豆腐,这里也成为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此外,寿春道观林立,八公山会仙台、八公山帝母宫、茅仙洞都是道家文化的表达。
淮河水系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长江与黄河之间,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为界,寿春位于淮河中段,地貌的特点使得这里水系兴旺,南齐·州郡志云“寿春,淮南一都会,地方千余里,有陂田之饶〞,陂田指就是寿春水文化最典型的代表——芍陂水利工程。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芍陂〔今安丰塘〕,芍陂利用天然湖泊在其周围低处修筑河堤形成陂塘,发挥着灌溉和泄洪双重功用,历代屡次进行修治延续至今。史料记载芍陂“陂径百里,灌田万顷〞。这是我国古代最大规模的蓄水灌溉工程,是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其兴建带动了农田水利经济的开展,是淮河流域水文化在寿春的典型代表。
在屡次历史的变迁带来的多种文化和多种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中,寿春文化逐渐包容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文明的成果,也反映出南北过渡的特色。可以说寿春地区的文化特质,存在着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包容的特征。
当下随着人类社会的向前推进,城市的地域性也在变化开展,一方面,丰富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开展,但也犹如双刃剑一般,地域性逐渐被文化趋同,原本的地域特征逐渐模糊,在一體化的社会进程中逐渐被埋没和遗忘。一体化与多元化是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向前迈进的必经之路,如何继续保有地域性乃至民族性,如何让寿春古城这一国家历史文化遗产永葆光辉,仍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鄢国盛.西周淮夷综考[D]南开大学.2023.05:2
[2]寿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寿县文史资料〔第五辑〕[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23.12:306
[3]陈得时.寿州楚文化[M].合肥:黄山书社.2000.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