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明式家具造型设计演变轨迹研究.doc
下载文档

ID:1772921

大小:764.50KB

页数:12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明式 家具 造型 设计 演变 轨迹 研究
家具设计中的文化符号:明式家具造型设计演变轨迹研究      :明式家具是我国传统家具设计史上的最顶峰。本文以四面平造型在明代家具体系中曾经的重要地位及其被有束腰式造型取代的过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明式家具设计造型演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实用需求和审美需求的分析,本文认为受文化环境影响的审美取向,是明式家具造型选择的深层推动力,这一认识有助于我们利用文化因素创造当代家具造型设计的新典范。 关键词:明式家具,家具设计,造型设计,文化与设计。 1、引言      随着文化符号识别在决定购置行为时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中国家具制造业对本国传统家具式样的研究逐步加深了重视。中国传统家具经过数千年的开展,在明代产生了数种经典式样,并一直延用到清代,成为中国古典家具的符号特征。今天,它们依然对当代国际家具设计艺术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如比利时著名家具设计研究者菲力浦·德·巴盖就认为它们与“包豪斯运动中‘少即是多’的理念〞有着内在的同一性[1]。深刻理解传统家具造型所反映的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趣味,将对当代新中式家具设计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2、明式家具造型体系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的王世襄先生对明式家具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各个方面奠定了明式家具研究的根底。王先生将明式家具的造型分为两个大的体系——无束腰式和有束腰式,而“四面平〞式造型那么作为一种变体,被列入有束腰造型体系之中。          A 四面平式                  B 无束腰式                   C 有束腰式  图1 三只方凳的造型       从图1的所绘的三只方凳的造型特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束腰是指家具的面板和牙条之间的收缩局部。除缺少束腰局部外,“四面平式〞的其它造型规律与有束腰式几乎相同。王世襄认为,这是因为有束腰家具与四面平家具一样,都起源于唐代的壶门床。[2]                                                                                图2 唐代绘画中的壶门床     四面平式家具与有束腰式家具在造型上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对照图1,我们可以看到,有束腰式和四面平式方凳的腿足上端都呈45°角与牙条接合,并且接合在同一平面上,从而形成家具下部的立体结构。而无束腰家具的腿足上端与牙条90°相接,牙条稍退后于腿足安装,因此与前二者不属于一个造型体系。它们同属一个与无束腰式截然不同的造型体系,是一个令人信服的定论。     保存至今的数百件明式家具实物中,有束腰式与无束腰式家具的数量比例相差不大,而四面平式那么远远少于前二者。以家具造型风格体现得较为清晰的桌类家具为例,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研究一书出现的四面平桌仅有5件,仅占全部139件桌类家具的3.6%。[3]这种存世量的悬殊状况多少导致了研究者对四面平家具的不太重视,人们对四面平式家具的了解,便仅止于它属于有束腰式家具体系这样一个简单的印象。   图3 万历版红拂记插图 3.从四面平到有束腰造型 3.1重新认识四面平式造型    能够留存至今的实物必然只能是古代家具总量中的小局部,它们对明代家具设计、制作和使用的实际情况反映得并不全面。明代是一个商品经济得到开展,图书印刷业兴盛的时代。明代书籍中的大量木版插图,充满对明代市民生活场景的描绘,其中出现的家具,给我们了解明式家具设计史提供了生动的图像资料。翻阅中国古典文学版画选集、中国版画史图录等书,我们会立刻发现其中“四面平式〞家具的出现比例远超过存世明式家具,从而得出四面平家具在明代家具设计史中曾占有重要地位的印象。     本文作者曾选取中国古典文学版画选集中的全部598幅明代版画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了其中所绘的156件各种造型桌子的出现数量和比例。无束腰桌出现37件,所占比例为23.7%;有束腰桌出现41件,所占比例为26.3%;四面平式桌出现78件,所占比例为50%。[4]这个统计结果有力地证明了四面平家具确实曾大量生产、广泛应用在明代的市民生活中。只是到了明晚期和清代,有束腰式家具的产量才大大超过了四面平式家具,最终形成与无束腰式双峰并峙的两大造型体系。 3.2.四面平造型的变化 根据当代学者王正书最新研究发现,存留至今的大局部明式家具实际生产于清早期至清中期,真正明代生产的实物存留至今是非常少的。[5]比照保存至今的大量明式有束腰家具〔生产时间可能较晚〕和图像资料中的大量四面平家具,明式家具设计史上,确实存在着有束腰式取代四面平式地位的开展过程              A 四面平式造型一                     B 四面平式造型二                          图四  两张四面平桌的造型       存世的四面平家具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却呈现出两种上部造型特征。图4所示的是两张明式四面平桌的造型,图4A和图1C造型特征根本相同,腿足和牙条形成的底部框架安装一个桌面,桌的上部造型就告完成了。图4B却直接用四根牙条做了桌面边框,在中间加上一个面心做成桌面。很显然,图4A的造型方法与有束腰式的造法更为相近,都在下部框架上安装桌面完成造型,不同之处只在于有没有束腰而已。图4B却更显示出四面平式在造型上的独立性,而与有束腰式相差较远。从壶门床的造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下框上安装一个整体的面板是较早的造型方式。因此图4B的上部造型特征显示出,四面平造型曾经经历过一个相当长时间的独立开展过程,因而出现了一种更为简便的结构方式。 3.3四面平向有束腰的造型过渡     四边平直是四面平式造型的根本特征。在明清时期四面平式家具的设计实践中,突破造型限制的尝试也时常可见。明式家具研究一书第92页所著录的一件黄花梨木桌〔图5〕,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这件木桌的下部结体是四面平式,但上部却安装了一个通常用在有束腰式家具上的比下部框架略大,并且边缘呈弧形的桌面。这是一次向有束腰式家具设计元素的借鉴,但明显并不成功,四面平家具简洁而直率的美感受到了破坏。然而这种尝试说明,四面平家具在明式家具设计史上的显要地位正在被有束腰式所替代,以至于它的样式出现了向有束腰式靠拢的趋势。                     图5 黄花梨四面平桌 4.有束腰式取代四面平式的原因分析 4.1实用功能原因     从实用功能上分析,束腰的作用在于使桌面与下框别离,缓冲和平均在使用过程中上部所受的力,从而使下框的稳定性增强,家具的使用寿命相应也会提高。存世的四面平家具如此之少,使用寿命有限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在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上,有束腰式确实有着比四面平式优秀的一面。如前所述,四面平式和有束腰式有着同一个发生源头,而四面平式与它的前身壶门床的造型更为接近,有束腰式却是借鉴吸收了其它中国建筑元素后产生的。在设计艺术史上,后起的造型样式往往优于早先的,这是一个通例。     有束腰家具除在稳固性上拥有优势外,束腰使家具上部的造型脱离了下框的限制,从而可以在面板的边缘处理上做出各种效果,牙板和腿足经过束腰的过渡做用,层次感更加丰富,并开展出了直面和曲面两种可选择的做法,造型的自由度变大了。造型的开展带动了装饰手法的开展,雕刻装饰受到光线的照射时更易于产生丰富的变化,因而更能吸引人们视觉的注意。[6] 4.2审美功能原因     那么为什么四面平式在明代家具的造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会被有束腰式最终取代呢?较早出现的设计样式在实践应用上会有一定的习惯定势,它们必然会经过一段时间才被新样式所取代。但这不应该是主要原因,从明式家具设计史来看,更重要的原因是审美追求的影响。     四面平式结构主要依靠笔直轮廓的方形木材来形成,从壶门床下部整体的方框结构到四面平式下部的空敞,设计者抛弃了对稳固性的执著,而追求一种高尚、空灵的审美境界。家具的下部尽可能地空敞〔留出空间〕,使用者的身体活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解放,这既是一种对舒适的追求,同时也是人文自由精神的体现。明代受经济开展的影响,市民文化兴旺,学术思想随之倾向人本主义,解放性灵的呼声在这一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中随处可见。四面平式家具正是这种人生追求的体现,它使家具的结构简约到了极致,暗示着这一时期人们希望精神自由、试图摆脱物质束缚的心理需求。这是四面平式家具在明代兴盛一时的主要原因。     四面平式的衰落同它的兴起一样,源于人们审美追求的进一步开展。四面平家具往往只能做出与下框齐平的直角边缘,这种限制不利于家具造型设计的进一步丰富开展。而且平直的结构使四面平家具在立面用材上的面积有限,几乎没有给雕刻装饰留下空间。明式家具审美体系虽然并不崇尚过分的装饰,但经典实例告诉我们,造型和装饰的完美结合,方代表了明式家具设计的最顶峰。明代人对舒适享乐的夸耀,也必然需要在家具上得到体现,有束腰式家具的一切特征正合于这种要求。     当明代人热衷于创造理想的生活空间时,家具设计就承载了他们对美的定义。从明式家具造型设计的演变轨迹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首先是发现了个人自由的重要意义,竭力摆脱一切束缚,继而创造生活的乐趣,并加以渲染。也就是说,明代人对美的追求,并不实现于天堂,而是落实于人间。 5.结论     受文化环境影响的审美取向,是传统家具文化形成的深层推动力,而它们最终将在家具造型设计中得到体现。作为一种族群识别符号,家具造型随着文化积淀深入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成为我们生活环境的一局部。对民族审美取向与传统家具造型间关系的深入理解,不仅将有助于我们在当代家具设计中强化产品设计的传统文化特色,更启示我们应致力于寻找当代家具设计与当代文化的交汇点,从而创造切合时代的审美新典范。     [1]Pillippe De Backer , “Classical Ming and Bauhaus:Holistic Convergence〞,永恒的明式家具,紫禁城出版社,2023,P209-211. [2] 王世襄, 明式家具珍赏 香港三联书店, 1985. [3] 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香港三联书店 1989. [4] 王正书, 明清家具鉴定, 上海书店, 2023. [5] 付惜华, 中国古典文学版画选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8. [6]刘显波, 有束腰式在明式家具造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装饰杂志,2023,(7),103-104.       本文发表于2023IEEE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EI、ISTP检索收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