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初探.docx
下载文档

ID:1771198

大小:20.80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信息技术 课程 整合 初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初探 韩天芳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用途不仅限于教学工具,同时它也是学习对象和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包括信息技术的科学知识、根本技能、良好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对社会的用途和影响,诸如文化、伦理、社会和道德问题等。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可以用来获取、存储、处理信息;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局部替代或者促进思维;应用信息解决问题。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可以促进和改造教师的教学、管理、测验、备课以及教科研。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引导图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ntegration)意味着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锻炼实践能力,它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简而言之,就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那么,究竟用它来提高学生的什么素质呢显然更多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也就是说,重在解决如何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谢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下面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相关教学理论为,结合具体实际对“Flash动画制作-引导图层〞一课的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多媒体作品制作的一般流程及控制方法。 2.通过对引导图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引导图层建立的根本方法和常用的操作技巧,进一步深化对FLASH运用软件的认识,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热爱地球家园的情感。 二、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 1.知识理论体系。掌握和理解引导图层的含义。 2.能力实践体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地理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有机的整合(月球沿椭圆轨道运动、地球和月球公转、自转等知识)。 3.思维体系。充分激活学生探究思维和创新思维。 4.情感体系。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图层的含义和建立方法、作用 难点:运用引导图层,解决椭圆路径中的起始点。 四、教学对象分析 对能否在封闭曲线上找到起始点,这是教学难点所在。教学中只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要让学生在渴望中积极探究,逐步逼近理想的方法,不要及于告诉学生的结果,不管学生能否答复出来,也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要有适时、恰如其分的点拨。 结合所制作的动画与地理知识进行整合,要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趣。 五、设计思想及教学体系 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从知识、能力思维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同时引入“课程整合〞概念,让学生始终处于“探究〞状态,激活学生思维和情感。 知识体系:复习原有知识(帧动画)→原有知识运用(做一个帧动画)→总结提出问题→引入新知识(添加引导图层)→新知识剖析(引导图层的含义)→新知识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思维体系:回忆原有知识(动手实践)→逻辑思维的培养(可否建立路径)→发散思维的培养(怎样找出起始点)→集合思维(建立一个完整的动画)→逻辑思维(建立一个可以输出在影片中的可见路径)→创新思维(与地理知识的整合)→情感教育(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过程和流程图(略) 七、教学反思 1.本节课总的来说是很成功的,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使其发散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开展。整节课学生都处在探究状态下。学生打破了老师的传统授课“禁锢〞。如“在这节课上竟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有一位学生提出了‘将圆切分(找三个点)以观点。这一提法引起了全班同学们的热烈兴趣,其结果不得而知了。〞(学生不用本课知识也解决了此问题,可以说学生的发散思维到了“淋漓尽致〞的境界。 同时,本节课也充分发挥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式学习。如在学生自主实践操作和相互评价过程中。 2.本节课的动画制作中整合了相关地理知识,如地球和月球的公转与自转等,培养了学生一种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 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人们常觉得无法实施。本课中笔者很好地做到信息技术中的情感渗透。将本课中的“地球〞与“地球家园〞联系起来,从而引入环保意识和情感教育。 附:课堂教学过程 Flash动画制作——引导图层 一、创设问题情境,任务驱动 1.学生动手,稳固旧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做一个根本的帧动画(此过程教师可以查看学生制作过程) 2.设置悬念,引出问题。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帧动画都是使运动对象沿直线运动,我们能否让它们沿某一特定路径(路线)运动呢 3.展现目标,任务驱动。展示月球绕着地球沿着椭圆轨道运动。提出任务:要使运动对象沿特定路径运动,就必须增加引导图导,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二、激发探究热情,自主实践 1.讲授“引导图层〞含义。引导图层就是设定运动对象运动的某一路径(路线),在引导层中画好运动路径,在被引导层(引导层的下一层)中使运动物体与路径相吸附在一起(用鼠标点中运动物体的中心移动)。 2.学生自主尝试制作。让学生做一个圆球(作为参照物“地球〞),然后再增一个图层做一个稍小的球作为“月球〞,并把它转换成图形组件,插入关键帧。(此过程教师可适时点拨) [教师演示,讲授新课]指导学生添加引导图层,构造引导图形——椭圆曲线(运用椭圆工具,在绘图区中绘制一个椭圆,将颜色区域剪切,余下的边缘曲线即为我们构造的物体运动的路径)。 3.引导探究,自主实践。 [教师问]:假设要物体沿某一特定路径运动,就要找到起始和结束位置,我们现在给出的这一椭圆封闭曲线,我们能否找出起始点呢 [学生答]:“能〞或“不能〞。 [教师总结、引导]:要想在封闭的曲线上找到起点和终点是不可能的,那我们能否利用人眼睛的视觉差,在这一封闭曲线上做一些处理呢 [学生探究]: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发散思维进行思考,并尝试着动手实践。 [教师引导]:我们可否这一封闭剪断一局部,或在某一处切开呢 [教师演示]:将运动物体放到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用光标键进行精确定位),设置帧动画的方式为移动。 成果初步展示。测试影片,物体沿着我们特定的路径进行运动。 [总结,设置悬念]:我们构建的路径在输出的影片中没有看见(引导图层的内容在输出的影片中是隐藏的),假设我们需要椭圆曲线(路径)也显示出来,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 [学生探究]: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并尝试动手实践。 [教师引导]:既然需要路径,那我们就给它绘制一个——增加一个新的图层(学生操作:添加新的图层,并绘制椭圆路径)。 三、积极评价引导,拓展创新 1.展示成果,评价交流。学生测试自己的作品,领悟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选取典型作品,师生相互评价,交流心得。 2.激发情感,内化体验。我们人类都生活在这同一地球上,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但目前人类为了经济和政治利益,可是对地球的索取太多太多,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黑洞一说、洪灾旱灾频繁发生、动植物畸形进化等等。为了我们子孙后代能有一片纯 净的生活空间,我希望在座的同学们,行动起来,宣传环保,从自我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