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廖俊波
学习心得
体会
汇总
向廖俊波学习心得体会汇总
下面是小编为各位收集的向廖俊波学习心得体会汇总五篇,请大家参阅。
范文一
风风火火,日夜兼程。挥别人生,如此仓促;最后一息,止于旅途。
这是廖俊波的生命状态。
来到福建,走进闽北,我们用一次次的寻访、对话,将主人公拉回到镜头中、“定格〞于画面里。
点滴故事,诠释着这位赤子的忠诚。一帧帧“回放〞,组成一位疾行者的人生画卷。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强烈感受到,廖俊波的生命风景,美在纯粹。
人生定调:“砖头〞+“永动机〞
起点决定终点,初心定调一生。
位于鹰厦铁路旁、富屯溪畔的XX县区拿口镇,是廖俊波起步的地方。1998年11月,百年罕见特大洪灾后,30岁的廖俊波受命出任镇长,为拿口恢复重建奔忙。
时隔近20年,干部群众还记得,他拎着大帆布包来到拿口的情景,还念着廖俊波做的那些好事:所建灾民迁移新村仍然先进宜居,堪称范例;引进的多家企业还在顺畅运行;所修17公里通乡水泥路完好无损;所提“均山到户〞方案使村民至今享受林改好处,开展了林下经济新前景……
“长效〞浸透汗水。为了让灾民住上新房过年,他遍访全镇500多户受灾重建户,不落下一户。
“长效〞基于长远。当年,拿口镇刚搞招商时,当然希望招来大企业开展地方经济,当了解进来的那家名企“通吃〞大小竹木、贻害生态接续时,被廖俊波断然拒绝。
“组织把我放在哪里都是信任,让我做更多的事就是重用。〞——20多年来,他就像一块砖,“搬〞放于闽北各地。无论在什么位子,干多久,有多难,他都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家去看好,当作事业去长久经营。
“我没有走不走的概念,没有换不换届的概念,在哪里一天,就想做好每一天。〞“事业总是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给一任打根底。〞廖俊波说。
就这样,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成一行;驻足之地,无不留下印记,树立口碑。
采访中,我们屡次问。说到廖俊波,你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故友、同事答复,除了永远的笑容外,就是他急迫的声音——“好了没有〞“快走快走〞“我来我来〞……
廖俊波的一位老同事、老邻居回忆,他在当XX县区副市长的几年间,他家过年几乎不贴对联。因为每年除夕,他都在市里各处作检查平安,去火车站安排滞留人员,等他忙完,已是来年……
“如果一天有48小时就好了。〞他曾这样对司机林军说。
他就像一台开足了马力的“永动机〞,“转〞得那么快,干得那么欢。
“如果你确确实实想为更多的人做点事,你会觉得所有的工作都值得。比方,你为自己的孩子洗尿布的时候,你会觉得很难受吗。肯定是快乐的。〞廖俊波这样比喻。
这台“永动机〞运转到极致,倏然终止。
人生定位:“最小的人〞
“爸爸是全镇最小的人,因为爸爸是为全镇人效劳的。〞
这是廖俊波当年与幼小女儿的对话。
寻访廖俊波的足迹和心迹,深感此话的“诺言〞深意。无论是当镇长,还是当县委书记、副市长,他始终把自己看得很低,真正当成“最小的人〞;为百姓的事上心、操心、分忧,是他不变的本分和天然的担当。
调任XX县区副市长后,得知拿口镇朱坊村老支书李东来中风,他特意回村探望。李东来的儿子高考,他每天打 询问,直到孩子收到录取通知书。
农民女企业家刁桂华一度遭受构陷,在廖俊波的帮助下,人生峰回路转,企业起死回生。他对刁桂华及其工人说:我是你们的兄弟。
作为副市长,他把印着自己 号码的名片主动递给需要帮助的人。白天太忙无法接听处理,哪怕再晚,他一定会回拨过去……
这种故事,数不胜数。
“谁都忘不了他的笑容。只有真正把老百姓的苦乐装在心里,才会有这种笑容。〞廖俊波的“伯乐〞、前XX县区委书记林小华这样解读。
2023年9月,廖俊波提任XX市副市长之后一段时间,仍兼任XX县区委书记。正值县区党政干部换届,XX市委组织部部长罗志坚征询他的意见:“政和的干部调整,你有什么看法。〞
廖俊波毫不犹豫。“现在是黄爱XX县区长主持工作,以她的意见为准。〞
“他对当地没有欠账,没有人情要还,对接任者充分信任。他像阳光一样通体透亮、坦坦荡荡、毫无杂质。〞罗志坚说。
对于德才兼备的干部,廖俊波举贤不避亲。上级领导来政和视察时,他会把干得好的干部叫来汇报工作,自己找时机开溜。“推荐一个好干部出去,就会有十个好干部起来。〞这是他的用人之道。
他的笑容,就是他的心。
肝胆相照,以心换心。廖俊波猝然离去,当地干部群众无不伤悲。在政和,有百姓这样泣别廖俊波——
“这么好的人,怎么就这样走了呢,你哪怕是瘫痪了,成植物人了,至少我们还能照顾你一下。〞
发自肺腑的痛与爱,让我们读懂什么是真兄弟,什么是人民的儿子,什么是和百姓“坐一条板凳〞。
定色:一滴“露珠〞
从黑白,到彩色;从清秀少年,到英俊小伙、健朗男人……在福州,廖俊波大妹家里,年迈的父亲廖芝根将儿子从小到大的照片捧在我们面前。
这是我们最不忍回望的一幕。
照片上的廖俊波始终带着阳光般的笑容。
1968年8月,廖俊波出生于闽北贫困的XX县区农村。4岁时,得皮下出血症,治疗数年得愈。他的童年,连接贫病;他的生命,自小顽强。
“上学时,我们要求他必须对着镜子穿戴整齐,眼睛要平视,要对老师、学生微笑。〞母亲季平英回忆。
“外婆小时带他,常对他说,世上每一片树叶,都有一滴露珠养着。〞
廖俊波,这棵病弱“树苗〞,在关爱下茁壮,成为一个大学生,一个英俊青年、党的干部。
廖俊波任XX县区委书记后,老父亲数度前往暗访,并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俊儿,县委书记是父母官。老百姓见官都要想一想,心里是害怕的。你见人家时,要笑着对人家说话,这样人家才不会害怕,才会对你说真话。〞
得知XX市委市政府搬迁到武夷XX县区后,儿子没钱在XX县区买房,廖芝根把5万元硬塞给儿子:“这是我和你妈十个月的退休金,没钱了家里给你,千万不要收人家的钱……〞
今年正月初五,廖俊波与父母拍了最后一张合影。
“他初四回来过年,整整陪了我们两天,这是多少年从来没有过的。〞
整理儿子遗物时,两位老人要走了儿子的几个笔记本,其中一本记着儿子学习谷文昌事迹的日记。
“他写得很好,而且,他做到了。〞母亲季平英流泪说。
……
在XX市一个普通居民楼,我们见到了廖俊波的妻子林莉。
“直到今天,我还在梦想他能回来。因为他常不在家。〞廖俊波的妻子林莉说。她与廖俊波是大学同学,任南平一中物理教师。
多年来,林莉习惯了守望。她珍惜丈夫在家的每一刻,只要他回家,无论多忙,都要赶回来做饭。“为他做饭的时机实在是太少了。〞
“做官一时,做人一辈子,要清清白白做人。〞“我们可以安安稳稳睡觉。〞这是廖俊波对她说的话,她为这样的丈夫骄傲。
两人世界中的廖俊波最真实,最让林莉心疼。
“前些年,他就一直服用西洋参丸,我一次都是十几盒十几盒地买,没人知道。〞
“有时睡到半夜,他会推醒我。莉子,睡着了吗。帮我按搓一下肩和腰好吗。〞
“有时,他为早起定闹钟纠结,七点二十呢,还是七点十六分。〞
……
“你们娘俩有时间多出去走走,看到什么好地方记下来,退休了我们一起去。〞廖俊波这样对林莉说。他们全家多年没有一起出游了。
今年3月,廖俊波出差北京,仅有两小时空隙,他为林莉买了一件衣服,一个包。
这是他最后一次以这种方式向妻子表达温情与爱。
今年3月18日,廖俊波生命走向最后时刻——
那天星期六,中午,他小憩了一会儿。林莉回忆,他弓着身子坐在床头,说是“再眯几分钟〞,这种情况从未有过。
入夜,暴雨如注。百公里外的武夷XX县区,会议在等着他。匆匆吃完晚饭,没听妻子的劝阻,他走进雨幕,没说再见。
这是他最后的疾行,最后一次走向远方。那样果断,那样自然。
这是生命露珠最后的晶亮、最后的着色。
“我为什么就没有任性一次,不让你走……〞林莉懊悔不已,泪如泉涌。
辞别廖俊波父母、合上林莉家门的那一刻,作为记者,我们无法抑制内心情感的奔涌。爱的教育、给予的传承、润泽的本分,让这个普通家庭如此伟大。
在福建采访的日子里,人们对廖俊波无所不在的思念、敬意令人动容——
夜深,企业家刁桂华常常用微信向廖俊波诉说心情,把自己种的鲜花发给他,“我相信,他在天堂一定会看到、收到。〞
“廖书记,你说过,不忘家乡事,不忘家乡味,这就是乡愁。您就是我们闽北百姓永远的乡愁。〞XX县区农民袁云机缅怀。
得知新华社记者为廖俊波而来,林小华专程从上海赶到南平。老书记紧握着我们的手,噙泪说道:“在我眼里,他就是一幅完美的油画。〞……
这是一幅完美神圣、撼人心魄的时代杰作。
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不忘初心,忠诚奉献——廖俊波,用短暂的人生、疾行的步履,实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崇高宗旨,诠释了信仰的巨大力量、爱的至高境界,完成了当代共产党人的生命造像。
这一伟大造像,诞生于八闽山水,刻印在中华大地,活在广阔人民群众心中。
“人生就像一列火车,往远方看,就能看到更大的风景。〞廖俊波的话音犹在耳畔。
让我们追寻他的脚步,向着远方。
范文二
荣誉有多大,责任就有多重。在北京接受“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表彰前夕,时任福建XX县区委书记的廖俊波一夜难眠。他下定决心,“今后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对得起这份荣誉〞。怀着“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廖俊波同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在八闽大地的群众心中筑起一座丰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作为长期扎根基层一线的同志,一个“干〞字,成为廖俊波人生的真实写照。不忘党的宗旨、牢记党的嘱托,廖俊波在每一个地方、每一处岗位,都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践行誓言,用令人信服的业绩诠释忠诚,在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努力奋斗中,向党和人民交出了真抓实干的精彩答卷。
这是一张一心为公的答卷。常言道,心正那么身正,心正那么路直。廖俊波干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更不挑肥拣瘦,始终认为党组织“把我放在哪里都是信任、让我做更多的事就是重用〞。在有的人眼里,到全省经济排名末尾的XX县区任职不是“好选择〞,但他却说:“打它个翻身仗,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正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廖俊波校正干事兴业的价值坐标,提出“赚钱的事让群众干,不赚钱的事让党委政府干〞;他严守廉洁底线,虽常年负责招商引资工作,但始终恪守“亲清〞之道、廉洁奉公。像廖俊波那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广阔党员干部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期待,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这是一张夙夜在公的答卷。一勤天下无难事,“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看到地方落后面貌,廖俊波坐不住更闲不住。在主政荣华山产业组团的4年间,他乘坐的车辆跑了36万公里,平均每天超过240公里;在他生命的最后45天,有22个晚上在开会,14个晚上在外出招商或者赶路。面对贫困县开展中的土地、资金、人才等各种困难,他拿出“背着石头上山也要干〞的劲头,带着干部群众奋力闯出一条山区开展工业的新路子。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这是廖俊波干事的风格、为政的品格,也是他取得突出成绩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