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南宋历史简介.docx
下载文档

ID:1760810

大小:22.87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南宋 历史 简介
南宋历史简介 篇一:南宋灭亡的历史真相及缘故 南宋灭亡的历史真相及缘故 在广东省湛江市硇洲岛。站在岸边堆积的熔岩乱石之上,雾霭茫茫,水天一线,惊涛如诉。湛江文化研究专家、湛江市博物馆原馆长陈志坚介绍,相传当年流亡至此的南宋皇帝赵昰和抗元军民正是在这里愤慨山河陷落,将岸边巨石怒击水中,代表与元朝抗争到底的决心。是为“以石击匈(元)〞,“硇〞字由此而生,硇洲岛也因而得名。 尽管南宋朝廷苟且偏安后在此最后灭亡,然而这段历史却是粤西沿海地区最为珍贵的文化财富之一。南宋年间,粤西沿海大都是荒远之地,正是因南宋流亡朝廷的一路南下,才为这些地区带来了中原、江南文化的火种,并对其后世文化的传承开展阻碍深远。硇洲岛,确实是南宋朝廷这段流亡之旅的海上最南端依照地。在此地发生了两件大事:一、年仅11岁的皇帝赵昰驾崩,7岁的南宋末代皇帝赵昺继位; 二、宋军于此驻扎不久即莫名掉头北返,走上了最终“自取灭亡〞的不归之路。在这个仅有56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与宋代相关的历史文化底蕴却是颇为厚重,宋皇城遗址、翔龙书院、宋皇井、宋皇碑、宋皇亭、宋皇村……这些沧桑斑驳的古迹隐藏在一片片茂密的火山岛原始植被深处,曲径通幽,充满了神奇色彩。不仅如此,“不拜皇帝拜忠臣〞,岛上的庙宇除天后宫(妈祖庙)、关帝庙、宗族祠堂等在广东沿海常见类型之外,早年修建的分别祭祀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宋末重臣的祠庙在这里分布众多,香火不断。 岛上居民至今仍连续着将三位宋臣神像请回家中轮番供奉的忠诚风俗,每年庙会之际又送回庙中,岛上、岛外居民都会来此祭拜,以告慰英烈的在天之灵。 崖山之战示意图 当代史学专家对硇洲岛的历史背景不断存在着一定争议。从地图上看,宋廷流亡至硇洲,却又突然掉头北返,最终亡于崖山。行军道路逆流,且迎向元军追兵,大概十分不合情理。然而在以硇洲岛津前天后宫理事会副会长窦广栋为代表的当地文化学者看来,这种疑虑大概不应存在。 在他和陈志坚老馆长的带着下,我们细心调查了当年南宋朝廷驻扎过的遗址。而关于学术界的争议,窦广栋等人有一个颇为大胆的猜想:或许历史上的崖山海战,根本不是亡宋之战,史料所记载的,只是后人以讹传讹。崖山海战的失利对宋军海上主力的打击虽是消灭性的,但陆秀夫背负赵昺跳海记载中南宋灭亡的标志性事件可能并未在崖山发生。 “赵昺和陆秀夫可能是在硇洲岛跳海的!〞窦广栋进一步陈述了他有如此猜想的论据:从海上流亡道路分析,掉头北返确实不合情理。因而北返的应该是张世杰所率领的宋军精锐,企图开拓“第二战场〞。崖山海战确实让宋军丧失了大部作战主力, 但宋廷并非灭亡在崖山。在硇洲岛上,宋廷修建行宫、书院等遗址真实存在,假设非宋廷想长期驻扎于此,绝不会贸然劳师动众大兴土木。年幼的赵昺当时可能与陆秀夫等其他大臣留驻在硇洲岛,苦等来张世杰崖山战败的音讯后或于此地无望跳海,或在随后接着流亡的途中最终葬身大海。 记载不详的历史的真相,或许永远会伴随着猜想、琢磨和质疑。硇洲岛在宋元之交那段特别历史中扮演的角色的细节终究如何,还有待专家学者的进一步考证。 篇二:论南宋的历史地位 略论南宋的历史地位 何忠礼 内容提要 南宋立国153年,以往人们对它的历史地位评价颇低。实际上,这种评价缺乏总之,绝不能贬低南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史研究中心主任。(杭州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何时,最高统治者就为外戚、宦官、权臣、军阀玩于股掌之上,国家或是为豪强地种情况,在南宋历史上却并未出现。而南宋常为后世所诟病的军事上的不振,所以有抑制武人所带来的副作用,但金、蒙统治的相对稳定,军事力量的空前强大是一个重要的外部缘故,而这一点非常少有人指出。因而,全面而实事求是地评价南宋的历史地位,既是正确研究南宋历史的需要, 也是深入提示南宋因而会对后世产生宏大阻碍的需要。为此,笔者不揣识昩,拟对南宋的历史地位作一个简单的评价,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一、为后世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南方经济开展打下了扎实的根底 南宋建立以后,经历了大约14年时间的战乱,社会逐步趋向安定,而华北、中原地区的人民或为了躲避战乱,或不堪忍耐女真贵族的野蛮统治,纷纷南移,正如时人庄绰所说:“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①以都城临安府为例,居然成了一个移民城市,至迟到绍兴二十六年(1156),以北方移民为主的外来人口,已占了全城人口的十之七八②。甚至本来人烟稀少的两广地区,也因远离战场,成了人们避难的乐土,出现了“时中原士大夫避乱者多在岭南〞③的场面。 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和消费技术的传入,南宋的农业消费获得了迅速的开展。从作为劳动力的人口来说,光宗绍熙元年(1190)全国有12355800户,假设以平均每户5口计,有6177万余人,超过了汉、唐时期的最高人口数④。与此同时,金朝有户768万余,口4581万余⑤。户口数也比南宋要少了许多。从粮食产量来说,由 于南宋注重水利兴建和精耕细作,加之稻麦并举这一消费格局的出现,使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明显增加。唐代上田亩产不过二石左右,南宋江东、两浙地区的“上田一亩收五六石〞,提高了二倍多。加上大批荒地获得开垦,粮食总产量也随之大幅度提高,“苏湖熟,天下足〞⑥的谚语由此产生。继苏湖地区成为南宋的粮仓以后,进入元朝,福建、江西等地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当时全国岁入税粮总计为12114708石,其中江浙行省即达4494783石,占了全国的3710%。说明中国南粮北调的格局到元代已经出现,而它的根底却是南宋奠定的。 其次,随着农业消费的开展和北方工匠的南下,南方的手工业消费也上了一个台阶。除了矿冶业因受资源条件限制,并未获得明显开展以外,其它消费部门几乎全都超过了北方。原设在开封的公私手工业作坊移到临安府后,使临安府迅速成为南宋最大的手工业中心。其中,纺织业是南宋手工业消费的一个重要部门,其规模和技术都大大地超过了同时代的金朝,从此以后,南方不断成为中国丝织业最兴旺的地区。 北宋时,制瓷业的中心尚在北方,定窑(河北定州)、汝窑(河南临汝)、钧窑(河南禹县)、官窑(河南开封)和景德镇窑(江西),是当时全国的五大名窑。但是,北方故产品有“饶玉1〞之称⑦,为后世的“瓷都〞地位奠定了根底。除此之外,广东、福建202323年12月从广东洋江海底打捞上来的南海一号沉船,装有绍兴年间在龙泉、福建、广东等地消费的大量精巧的陶瓷制品,确实是一个明证。 此外,造船业、造纸业、印刷业等消费部门,也都获得了非常大开展,远非北宋时候能够比拟,与金统治的北方地区相比,优势就更加明显。在农业和手工业开展的根底上,南宋的商品经济更加开展。详细表现为城市的繁华、商业的兴盛,海外贸易的空前活泼。南宋最大的城市是都城临安府,到咸淳年间(1265~1274),仅城区(钱塘、仁和两县)就有186330户,假设以每户5口计算,即达931650口,加上众多的流淌人口,全市约有140万人左右。临安城内店铺林立,商品品种繁多,买卖昼夜不绝。十四至十六世纪的欧洲,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当时最著名的大都会伦敦人口也不过三万四千左右。难怪马可·波罗到了杭州以后,对它“颇具奢华气派的一事一物,惊奇得瞠目结舌,蔚为大观〞⑧了。明州、绍兴、平江、建康、成都、福州、泉州、广州、长沙、荆南(湖北江陵)、沙市、襄阳、兴元(陕西汉中)等城市,也十分繁华,即便地处宋金前线的鄂州(湖北武昌),也是“贾船客舫不可胜计,衔尾不绝者数里〞。“市邑雄富,列肆繁错,城外南市,亦数里。虽钱塘、建康不能过,隐然一大都会也〞⑨。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消费的开展,商品经济的兴盛,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海外贸易空前繁荣。浩翰的大洋不再是中国向外开展的天然障碍,而成了远比驼帮载运量要大上千百倍的海上交通线和对外快捷方式。六百年前的郑和所进展的大规模远航,确实是遵照了这条航海通道。大宗商品,通过几百上千吨位的巨舟,驶往世界 各地。“鲸波万里,如履坦途。杂货珍宝,将日陈于斯庭,而帑藏无一之不充矣〞⑩。“蛮贾蕃商〞也纷纷前往南宋进展贸易,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各设蕃坊,甚至还建有规模宏大的清真寺,在那儿生活着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外国商人,总数达数万人之众。近有学者指出:到宋元时期,中国经济的开展路向,出现了由汉唐的“头枕三河(即河内、河东、河南),面向草原〞到“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历史性转机。亦即自封闭式的自然经济向开放型的商品经济过渡。笔者认为,南宋正是这一转机的最重要时期。假设能够按照这一势头接着开展下去,中国非常可能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海洋大国。惋惜到了明中叶以后,由于复杂的国内外缘故,出现了连续多年的海禁,使这条海洋之路遭到扼杀,“因而中国再度回到面向西北草原的内陆国家运转轨道中来〞。 从以上可知,南宋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完成了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的历史过程。宁宗朝官员吴衡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宏大的变化,对此作出了精辟的概述,他说: 天下地利,古盛于北者,今皆盛于南以元丰二十三路较之,户口登耗,垦田多寡,当天下三分之二。其道里广狭,财赋丰俭,当四分之二[三]。彼西北一隅之而财赋所入当三分之二。漕运之利,今称江淮,关河无闻;盐池之利,今称海盐,今称浙江、太湖,甲于天下,河、渭无闻。不是南宋的建立,中国经济不可能出现如此严重的变化和开展,其历史地位的重要,此为其一。 二、对后世中国的经济制度和赋税制度产生了积极阻碍 一是纸币的广泛使用。交子,作为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尽管出现于北宋,但当时主要通用于使用铁钱的四川地区,不仅范围不广,发行量也不大。但是从南宋起,以会子为主的各种纸币在全国各地普遍获得使用,即便官吏俸禄、士兵纸币“遂与见缗并行,不可复废矣〞。理宗朝时,用的交钞,也是仿照南宋钞法加以印造和流通的。 二是土地占有中“鱼鳞图〞:不管官田、民田,一律依式打造“砧基簿,(1234),又被称为“鱼鳞图〞,“鱼鳞图〞的出现,关于防止地主 首先,人头税的逐步取消。自五代至北宋,中国南方地区除四川外,普遍地存在着一种人头税,即所谓身丁钱。进入南宋,各地身丁钱陆续被蠲除,或者将它们摊入田亩征收。如绍兴三年(1133)八月,高宗下诏:“湖南丁米三分之二均取于民田,其 一取之丁口。〞五年三月下诏:“道州丁米,照旧于田亩上均敷,用本州请也。〞因而出现这种摊丁入亩的现象,与那些地区遭到战争的严峻破坏,人丁锐减,已无法摊派丁钱有亲密的关系。绍兴三十二年五月,朝廷下诏同意知湖州陈之茂的奏请,将湖州每年的丁绢固定为五千匹,今后“不以添丁而增赋〞。这对其它地区丁钱的征收,也产生了积极阻碍。这不仅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也放松了封建政府对劳动者的人身束缚。南宋以机工、窑工、矿工为主的雇佣劳动者非常多,有的学者因而认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南宋,与此不无关系。其次,差役负担渐趋合理。南宋后期,一些地点政府鉴于赋税繁杂,胥吏趁机作奸,从而极大地加重了广阔农民负担的情况,将役钱、和买钱、茶钱等各种杂税一并依物力(指以土地为主的家产)上下征收,以使“官无亏赋,民无重征〞。有些地点,甚至将役钱完全摊入田亩征收。这种做法,无异是明代“一条鞭法〞和清代“摊丁入亩〞的雏形。 三、使南方人民免遭战祸和践踏,并为收复北方失地提供了一个基地 刚刚兴起的女真权力,极具野蛮性和掠夺性, 华北、中原地区被占据地区的的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以见一斑,其谓 : ;佛寺俱空,塑像尽破胸背以取心腹中物;殡无完柩,大逵已蔽于蓬蒿;菽粟梨枣,亦无人采刈。 金狄乱华,六七年间,山东、京西、华南等路,荆榛千里,斗米至数十千,且不可得。盗贼、官兵以致居民,更互相食。人肉之价,贱于犬豕,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五千,全躯暴以为腊有持至行在犹食者。老痩男子廋词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为“不羡羊〞,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唐止朱粲一军,今百倍于前世,杀戮焚溺饥饿疾疫阝舀堕,其死已众,又加之以相食。杜少陵谓“丧乱死多门〞,信矣!不意老眼亲见如今,呜呼痛哉!。 们驱逐到北方作为奴隶。又移住猛安谋克户,女真服装“见小民有衣犊鼻者,亦责以汉服斩之不能有半点自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