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全省
中小学
素质教育
工作会议
致辞
在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是在我省教育事业进入新的开展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科学分析面临的形势,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重点,强化措施,着眼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立足于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全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开展。XX市素质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这次会议在潍坊召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作了大量准备工作,在此我们谨表示感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尽快把教育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
党的十七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了“优先开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开展指明了工作方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优先开展教育,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性转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全省教育系统一定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努力在武装头脑、提高素质、指导实践、推开工作上狠下功夫。
以十七大精神推动教育工作,首先要在实施素质教育上“开花结果〞。素质教育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课题;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条件,又存在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既是教育改革开展的任务和要求,又是教育的本质和主题。当前特别需要大家在以下四个方面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一)实施素质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要求。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中国的未来开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根底在教育。〞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开展,始终把它摆在优先开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全省根底教育进一步稳固提高,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开展,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各级各类教育呈现出竞相开展的良好局面,顺利实现了从人口大省到人力资源大省的历史性转变。当前,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家和地区间的开展竞争,越来越依赖于人力资源的竞争,高素质人力资源已成为经济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我省有932023万人,素质低,就是沉重的负担;素质高,就是巨大的资源。优先开展教育,是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的关键。建设创新型x和人力资源强省,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开展的核心任务,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专门人才,加快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由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转变,为实现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科学开展、和谐开展、率先开展,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二)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主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开展为目标的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本质和主题。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蔡元培说“普通教育养成国民健全之人格,专门教育养成学问神圣之风习〞“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陶行知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康德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中外教育家这些精辟深刻的论述都充分表达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全体教育工作者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紧紧抓住素质教育这个核心,大力宣传、全面推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大力推动者、坚决实践者。
(三)实施素质教育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当前,教育事业的根底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素质教育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之所以说“天时〞,是因为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和法律规定。党的十七大立意鲜明地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2023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实施素质教育作出了明确规定,上升到法律层面。之所以说“地利〞,是因为教育总体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开展,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根底。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全面建立和不断完善,为我们一心一意抓教育教学改革、一心一意抓素质教育提供了坚实保障。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群众教育的跨越,职业教育不断开展壮大,根本打造起广阔学生多元成才的“立交桥〞,升学竞争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之所以说“人和〞,是因为从当前社会气氛看,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省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珍贵经验。早在1997年,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在我省召开,XX县区被李岚清同志誉为素质教育的“源头〞。全省学校德育工作得到加强,全方位育人体系初步形成;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突破,新课程体系全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体系框架根本形成,考试制度的“指挥棒〞导向作用初步显现。目前,素质教育进入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新阶段。
(四)实施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尽管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作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迈出了新的步伐,但素质教育依然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难点、热点和重点,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困难。应试教育倾向比较严重,不按教学方案开课,不按教育规律教学,不面向全体学生,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较为突出,学生多样性开展空间减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薄弱。学生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拼时间、拼精力,课业负担仍然很重。学生体育活动偏少,身体状况较差,健康成长问题非常突出。国家统计局调查说明,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爆发力、肺活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超重及肥胖检出率上升,初高中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到达58%、76%。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力度还不够,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动力尚未得到有效激发。不少地方领导认识不到位,把素质教育当成“软任务〞,把升学率作为“硬指标〞,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应试教育倾向。总体看,应试教育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素质教育的实施依然困难重重。
新时期、新形势对教育事业赋予了新内涵、新要求。我们一定要正视问题,抓住机遇,知难而进,以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更大的决心和信心,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加倍努力,发奋工作,把教育工作的重心切实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努力开创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实施素质教育的总体思路是。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开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实施素质教育摆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以改革总揽全局,以创新为突破口,积极解决制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着力构建德育为先的育人体系,深化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考试评价制度,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工作重点是抓好“五个一〞。
(一)构建一个体系——德育为先的育人体系。古人说“先立人后立学〞,指的就是德育的重要性。蔡元培先生曾讲“假设无德,那么虽体魄智力兴旺,适助其为恶,无益也。〞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和开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大家普遍反映现在的学生承受挫折能力下降、社会责任意识薄弱、艰苦奋斗观念淡薄、缺乏团队精神、纪律观念不强、心理健康开展能力降低,甚至出现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的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看这是无视道德教育的苦果、片面追求考试成绩的恶果。我们讲德智体美,“德〞是首位,“德育〞乃是教育之“本〞之“源〞。正如先人所说,一个无品无德之人,既使有强健的体魄、超人的智力,也不会是一个合格人才。所以,我们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遵循中小学生的身心开展规律,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作为重点,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那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使校园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校长要对学校德育工作负主要责任,确保国家规定的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落实。要健全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全面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各类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增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及社会实践的联系。要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构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深化一项改革——根底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关键环节,在任何一个国家,根底教育课程改革都被置于国家层面来推进,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工程。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开展,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开展推动以提高未来国民整体素质为主要任务的根底教育课程改革。我国也于本世纪初启动根底教育课程改革,重点解决传统学科知识繁难偏旧、德育与生活与学科教学脱节、无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重复记忆式学习等问题。下一步,我们要把握重点,抓住关键,加快构建科学完善的根底教育课程体系,让素质教育的精神和理念充分表达在各学科课程中。要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全必修课程,积极开设选修课程,尽快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定要配齐师资,保证开课率。任何学校都不能以任何理由不开课、开不全和随意删减课时。要特别加强农村学校课改工作。农村学校是课改的薄弱环节,各级要更加重视农村教育,关心农村教育,在师资、设施配备、课程开发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确保城乡能够齐头并进。要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教育部抽样调查说明,6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缺乏1小时,74.6%的学生认为体质差是由于体育锻炼缺乏。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各级一定要积极创造条件,严格落实国家对体育课程的规定,开足开齐体育课,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快乐大课间〞,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底。
(三)创新一种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在目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方法,“重知识传授、轻综合能力培养〞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必须彻底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知识传授与综合能力提高并重。一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地方。二要构建实践教育模式。欧美国家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很强,这与他们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教育有着密切关系。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