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扶贫
第一
书记
事迹材料
10
扶贫第一书记事迹材料10篇
下面是的小编为各位收集的扶贫第一书记事迹材料10篇,请您参阅。如您需要符合您实际要求的,那么您可以点击网页两侧的qq:4000121855和在线客服,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一对一效劳哦。
篇一
“1只土鸡、3公斤土鸭蛋、5公斤香水柠檬、2公斤百香果。〞
7月27日,在XX县区山圩镇玉柏村委办公室,驻村第一书记xx一边翻看微信群信息,一边在本子上记录并反复核对。
驻村以来的每个周末,是xx最忙碌的日子。她确认订单无误后,打 通知农户备货,并走屯串户收集土货,然后打包,用自己的车拉回xx,再等大家来提货。
“其实只是捎带,我想通过这个方式帮助群众把好东西推销出去,增加收入。〞xx说出她做“微商〞的初衷。
今年3月,xx从XX市驻xx管理处到玉柏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后,她发现当地很多农户开展特色种养,却愁于“卖不出〞“不会卖〞。如何帮助群众把土特产品卖出去,而且卖出好价钱,成为她一直思考的问题。
有一次,有人在微信群里问她。“经常在农村呆,怎么不带点土货回来。〞这一问,给了xx很大的启发。于是,她组建“山圩生态农产品第一书记联盟〞微信群,把自己朋友圈里的“吃货〞们全拉进来,农户一有好东西要卖,她就在群里发布信息,并负责后续的捎带。为了让村里的土货被更多人熟识,xx一直没少费心思。她“说服〞一个羽毛球俱乐部在举办比赛时,给每位报名者送两枚土鸭蛋,获奖奖品也是土鸭蛋。“六一〞儿童节,村里举办“爱的奉献——让爱的阳光普照贫困村的孩子〞文艺演出,她邀请“朋友圈〞里的40多名城里人到现场参加活动。晚会穿插的土特产品展示、品尝环节更是让来者有得看、有得尝,使玉柏村的土货名声大噪。每逢双休日或节假日,群里只要有“吃货〞想到玉柏村“淘宝〞,她都乐当向导。
“单打独斗难成气候。现在每次带回的东西都是从各家各户拼凑的,品质不一。有的东西有时候还断货,如果人家需要的量多,我们根本拿不出手。再说只在微信代售,渠道非常单一。〞xx说。尽管她的座驾由轿车换成面包车,能拉回城的土货越来越多,但xx并未就此满足,而在不断努力改变现状。
7月17日,电商企业xx小灵象科技受邀到山圩镇开展电商营销、品牌筹划帮扶工作商讨会,对全镇生态养鸡等产业的电商模式及前景进行可行性预测,并达成合作意向。目前,村里300多亩香水柠檬通过电商渠道源源不断外销。玉富合作社和渠透村生态鸭养殖基地两个点分批养殖蛋鸭3000羽、土鸡3000羽。该合作社和基地可视化养殖和产品二维码识别工作正有方案推进。
“以后基地每销售一份产品,将从中拿出一定份额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帮扶贫困户、村根底设施建设等。同时我们购进1000羽蛋鸭免费发给有意向的贫困户散养。玉柏村农副产品已名声在外,有了质量保障,再搭上电商快车,群众增收指日可待。〞xx信心满满地说。
篇二
“不忘初心,艰苦奋斗,舍小家为大家。〞对xx而言,这些并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切实的行动。驻村期间,他经历了孩子早产重症抢救2个多月、老人病重等家庭重大困难,依然坚持奋战在扶贫一线,先后为XX县区八江镇布代村争取到各项帮扶资金990万元,引入工程38个,让群众增收致富,让农村产业开展,被评为“XX市最美第一书记〞、2023-2023年区级“优秀第一书记〞。
xx是自治区农业厅畜牧研究所干部。2023年10月,他被派驻布代村第一书记、八江镇党委副书记、镇扶贫工作队队长。踏上布代土地的第一天,“乡亲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成为他的座右铭。
布代村地处山区,偏远封闭,道路不通、通讯不畅,集体经济“一穷二白〞。如何翻开工作局面。xx挨家挨户了解情况。从落实“精准〞着手,他严格按照“四清〞“五评〞“六看〞要求与程序,经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338户1513人,切实做到贫困户识别不错一户、不少一人,取得了村民的初步信任。
之后,他团结干群,集思广益分析致贫原因,提出了“重教育、强党建、抓产业、促脱贫〞的开展思路。
他发现村里没有幼儿园,就四处奔波,协调县教育体育局拨款100万元建设幼儿园一所。他担忧困难学生的生活,就协调后盾单位共青团赴村内开展“小牧渔暖心系列行动〞,筹集社会公益捐赠款40万元。他关注布代的就业创业新出路,协调63名三江籍贫困中学生到xx水产畜牧学校就读,并给予每人每年帮扶4500元。对于返乡农民工、致富带头人、党员、贫困户等人,他通过举办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技术,两年来,在村内开展养殖技能培训班16期,培训学员918人次。
xx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指导村民成立以经营本村特色农产品为主的“三江贵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率先在全县创立贫困村农产品品牌“布代熊〞。通过电商平台,多渠道解决农产品销路难问题,受益群众覆盖全村740户农户〔含贫困户338户〕。
要脱贫,产业是重点。通过开展“田里养鱼、林下养鸡、山上养牛〞的路线,按照“规模养殖和小农生产〞相结合的模式,以建设示范基地和科技创新团队为载体,xx筹集产业开展资金220万元,成立合作社2个,大力开展稻田养鱼、种草养畜、林下养殖、生态养猪等“短平快〞工程,养殖户每户每年可增收1800元。目前,全村养鸡1.5万羽、鸭2万羽、牛150头,建立稻田生态种养示范基地80亩,优质牧草示范基地12亩,村级鱼苗繁育场1个,肉猪生态养殖示范场1个。全村种植茶叶3400亩,覆盖贫困户100%;稻田养鱼500亩,覆盖贫困户80%。
为改善村里的根底建设,xx先后协调各级资金500万元,修缮和新建村委办公楼2座;硬化村屯道路8公里、产业路11公里,结束了布代村屯屯通路难的历史。新建戏台2座,人饮工程修缮2处,巷道、污水沟整改及水利维修22处。2023年,布代村荣获市级“生态乡村〞称号,彻底甩掉了多年的“脏乱差〞帽子。他还注重开发民族特色文化,构建布代村草苗文化艺术品牌,每年组织开展1次草苗文化艺术传承节大型活动,并帮助注册市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2名。
篇三
“黄书记,你前年种的毛葡萄结果了。〞6月20日,正在XX市人防办值班的xx,收到了XX县区四把镇集环村村民发来的微信。此时,他已经卸任集环村第一书记两个多月,但对村里的变化、村民的快乐事,大家都乐于和他分享。
集环村地处九万大山深处,391户中贫困户多达216户。2023年4月,28岁的xx主动申请到集环村当第一书记。他说:“把最好的年华献给扶贫事业,我无怨无悔。〞
集环村的路不好走,有的路段两个人对面走,要错开身子才能过去。村民吴昌明的遭遇,更是深深刺激了xx。吴昌明辛辛苦苦养了4头猪,还没赶到镇上就死了3头。
“一定要把路修起来,然后发动群众把产业搞起来。〞xx确定了工作思路,下决心无论多艰苦、多困难,也要帮集环村修好路、开展好产业。
一些群众并不买账。发动群众集资修路,有人反对:“这里的路要是好修,还等到你来。〞发动流转土地开展产业,有人指责他是要政绩:“土地整合出来,你干两年就走了,以后怎么办。〞
面对困难,xx没有退缩,而是想尽方法去解决。他骑上摩托车,一个屯一个屯地走,挨家挨户做工作。一次进村遇到大雨,一不小心连人带车滑下山坡,摩托车彻底报废。第二天,又买了辆二手摩托车继续上路。
走村入户让他把村里的底子摸清了,还真正了解了群众的疾苦。村里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多,xx经常去探望,嘘寒问暖,送米送油。吴美枝一家9口,有4人视力残疾,xx牵线搭桥让两个孩子学习按摩技术,自食其力,又发动朋友资助另外两个读书……渐渐地,村民逐渐接受了他,“烂摩托车书记〞的名头,开始在集环村叫响。
说一千遍,不如做一遍。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量,xx一边向上级部门争取工程,一边发动群众先行修路。他开始跑资金、跑工程、跑材料,常常是一瓶水、一两根黄瓜就撑过了一天,一个月瘦了十几斤。凭着这股韧劲,他争取到资金1000多万元,修建了17.6公里水泥路,实现了屯屯通。
开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xx既注重长远规划,又兼顾短期效益,发动群众种植毛葡萄、花椒、青蒿,养牛、养鸡等。如今,集环村已开展毛葡萄460亩、花椒400亩、青蒿500亩,养牛近200头,覆盖了93%的贫困户。
篇四
“我们村来了一个白白净净城里娃,说是第一书记。这小伙子工作时总是穿着一件奇怪衣服,而且他是北方人又听不懂我们的壮话,还扶什么贫呀。〞在xxxx市XX县区明亮镇塘隆村的村民看来,第一书记xx的到来成了当地的新鲜事。
今年3月底,受中共xx市委组织部委派,xx从xx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团委书记变成贫困村的第一书记。然而这位29年来从没在农村待过一晚的小伙子,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凭着带恒心和毅力,带着贫困户在脱贫道路上走得坚决自信。
一件特别的小马甲
“我是黑龙江人,当地村民说的是壮话,我完全不明白他们在说些什么,而且他们觉得我很年轻,也不相信我是第一书记。〞回忆起第一天进村入户开展工作时的场景,xx总觉得和村民之间隔着一堵墙。
为了能够拉近与贫困户之间的距离,xx思索着如果把个人信息印在衣服上,那么工作是否会顺利些,因为身份一亮,村民看到也就一目了然。不久后,村民口中“奇怪的衣服〞便应运而生。
马甲前胸印有村名,后背印着队员职务和姓名,果然,这件橘色马甲穿在身上,就成了一张别具一格的“流动名片〞,村民们倍感亲切。大家每天看到橘色马甲在村里忙前忙后,感受到了xx的对于脱贫工作的诚心和决心,慢慢地也就接受了他。
80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韦锦平感慨地说。“看到我们村的第一书记,看到这身马甲,让我感到特别亲切,有了这样好的帮扶干部,我要教育自家后生,人家城市来的干部都能跟着我们一起吃苦,我们自己也要艰苦奋斗,早日脱贫。〞
一件接地气的马甲拉近了xx和村民的距离,这种亲民又创新的工作方式很快传遍了整个上林,同时得到了XX县区委书记的认可。目前xx的工作方式得到推广,全县决定在第一书记和扶贫专干中普及并制作工作马甲,以此来亮明身份,并接受群众监督。
写给村民的一封信
塘隆村一共有26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有176户未脱贫,xx的工作任重道远。
在两个月马不停蹄的走村入户中,xx发现塘隆村局部贫困户不能够脱贫“摘帽〞,原因在于常年疾病缠身而导致他们因病致贫。
看着贫困户对生活的无奈和绝望,一天夜里xx坐不住了,他坐在前给村民们写了一封信,希望以此来激发贫困户脱贫的斗志。
信中这么写道。“虽然驻村的日子将会把我从最初的城市白变成现在的历练黑,但我并不害怕。父老乡亲们,接下来的两年中,我就是塘隆村的一份子,我牵挂着塘隆村这个大家庭每一个成员的点点滴滴……〞
当这封信发放到每一位贫困户手中时,xx也践行着信里一字一句的承诺。
当得知村里的贫困户杨永红大哥患有重大疾病时,xx立即联系后盾单位xx市第一人民医院,为杨大哥全部免除术后的复查费用。当驻村入户调查发现80岁的韦锦平奶奶单独一人含辛茹苦抚养孙子孙女时,xx四处奔波,不放过任何一个时机为韦奶奶一家争取补助和慰问金。
两个多月的驻村工作,不仅提高了xx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历练了他的工作能力:农村的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夏天的到来让xx居住的十平米房间闷热不已,晚上他忍受着蚊虫的叮咬,白天顶着烈日的暴晒工作,右边的额头甚至长满了湿疹。这些艰辛的付出只为帮助村民早日脱贫,而他也从白白净净的城市娃变成了家人、同事调侃的“历练黑〞。
说起xx,韦锦平很是感谢。“我都已经把xx当成孙子了,他每天的工作这么忙,还主动来帮我干农活,他是体谅我啊。人家爸爸妈妈把儿子养大,来我们这里却是跟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