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乡土
景观
及其
现代
景观设计
意义
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类别:设计批判 评论(0) 浏览 (925) 2023-9-15 [原创]
窗体顶端
标签: 设计批判
窗体底端
On Vernacular Landscap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to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发表:华中建筑2023(04):123-126 俞孔坚 王志芳 黄国平 [评论]
:本文探讨了乡土景观的含义,论述了解读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提出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和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大地上的投影。因此乡土景观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这种乡土景观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乡土景观的这种理解包含几个核心的关键词:即,它是适应于当地自然和土地的,它是当地人的,它是为了生存和生活的,三者缺一不可。这可以从乡土景观的主体、客体及相互关系方面来理解。解读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在于理解景观是乡土经验的一种历史记载,帮助设计师用一种新的、非自我的视角,设计内在人生活的景观,从一种不自觉的、没有设计师的景观和唯设计师的景观,走向自觉的为使用者而设计的景观。
关键词:乡土景观,景观设计,平常景观,场所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meanings of vernacular landscapes and their implication to the design of modern landscape. It was argued that vernacular landscapes are shadows of human living styles and people's adaptation to both natural and cultural processes and pattern. Vernacular landscapes are complexes of land, human habitats on the land including villages、towns, cities, and places of spirits.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s reflec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 beings, nature and Gods. The understanding of vernacular landscapes depends on the comprehension of three integral parts: the people as insider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nd people and their landscape and the landscapes themselves. The study of vernacular landscape is valuable to moder landscape architects in that it provide insights to the living style and experience of the local people, it is a transition for the designer's attitudes from the self-centered design to the users oriented design.Let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o develop from the sunconsciouness design and designer's egotism to an conscious approach in design for the users.
Key words:vernacular landscap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mmon landscape, place
引言
“乡土〞是一个很寻常的主题,但学界对其正式的研究却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西方国家有关乡土景观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它是建筑学和考古学携手并进开展的产物〔Taylor, 1992〕。很多研究都隶属于文化景观的范畴。我国学者对乡土景观的关注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到90年代研究队伍逐渐壮大。研究更倾向于对我国传统聚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地理学、建筑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和考古学等四个学科。西方乡土景观研究开展到今天,在内容上已经到达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方法上也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事实上,乡土景观的研究在西方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从1997年开始了乡土景观的研究,当时集中在云南和西藏等地,王志芳,孙鹏等多篇研究生论文就是在此背景下形成的〔见王志芳,2023;孙鹏,2023〕。
1 乡土景观概念
1.1 以往研究对乡土景观概念的界定
乡土,“Vernacular〞一词来源于拉丁语“verna〞,意思是在领地的某一房子中出生的奴隶〔Jackson. 1984〕。后来由于多种学科的需要其意思不断外延。关于“Vernacular〞,国内的翻译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直接翻译成“乡土〞,居主流地位;另一种那么翻译成“方言〞,取其长期自发形成之意〔邹德侬等,2023〕,这里取前一种翻译。与之相适应,在国内外的各种研究中,乡土景观的概念也产生多种相关但又有所区别的理解。
〔1 〕 “外乡、地域性的景观(Local Landscape)〞—与“外地、异域景观〞相对应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理解,即乡村、居家和传统的事物,包括乡村、房屋以及过着平常生活的人们。最早进行这方面探讨的是建筑学家,他们将乡土建筑视为传统乡村或小城镇的居所,即农民、手工艺人员或工人的居所。通常意味着它是由工匠而不是建筑师进行设计的,其建造依循的是地方的技术、地方的材料,同时适应地方的环境:气候、传统、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它不追求形式的复杂性,只是遵循地方形式,很少接受其他区域的创新〔Jackson. 1984〕。可以看出这一理解的根源在于认为乡土景观是地方的、传统的,它不接受外来的文化和影响,排斥高新技术的应用,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是很明显的。例如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和南方的塔楼就是不同地域的乡土景观,而城市中的各种新型住宅区和建筑群都不属于乡土的范畴。
在此,还要介绍两个相关概念-“当代乡土〞〔Contemporary vernacular〕或“新乡土〞(Neo-vernacular),这两个词的意思根本相同,并在最近几十年被广泛地引用。当代乡土在概念上被定义为:一种自觉的追求,用以表现某一传统对场所和气候条件所作出的独特解答,并将这些符合习俗和象征性的特征外化为创造性的新形式,这些新形式能够反映当今的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姚红梅,1999〕。简言之,所谓的“新乡土〞就是恰当地综合民间传统文化与全球性先进技术进行设计的形式。他们对乡土的理解仍然是“传统的〞,只是在以一种“今天〞的时间维度来审视“过去〞的影响力,试图使所有的传统都能在不断被摒弃的过程中得以修正并被赋予新的内容〔林少伟,1998〕。
〔2〕 “乡村景观〞 相对于“城市景观〞
将乡土景观(Rural Landscape)与城市景观相对立似乎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但由于研究者看待现代新技术的不同,又分成两种倾向:一种理解也包含地方的、传统的观念,排斥新技术的影响,只不过将其范围进一步缩小。有学者认为乡土环境必须具备三个要点,“第一,它是农村,是稳定的农业或牧业地区;第二,它在封建家长制社会中;第三,它处于手工农业时代〞〔陈志华,1999〕。显然,这种定义包含了地方传统的意味,只是将属于城镇的市井生活排除在外,可以这样理解,北京郊区的四合院属于乡土景观,而城区的四合院和交易场所,如前门一条街等就不属于乡土的范畴。农村的宗祠、坟地是乡土的,而皇帝的宗祠和墓地就是非乡土的。
另外一种理解不排除新技术的影响,认为农民对新技术的运用也属于乡土的范畴。这样,乡村的一切景观都称得上是乡土景观,包括茅草房和红砖瓦房及小洋房、祠堂和现代的老年活动中心、也包括土路和柏油马路。这种理解和新乡土同出一辙,只不过将范围界定在农村的领域内。
〔3 〕 “寻常景观〞相对于“高雅景观〞相对应
“日常的〔Everyday〕〞或寻常的〔Common,Ordinary〕指的是普通居民体验的那些要素,其本身具有许多复杂的含义。从普遍意义上说,日常描述的是城市居民共享的生活体验,那些我们相当熟悉的平凡与普通的路线-乘车、工作、休闲、在城市街道和步行道之间穿梭、购物、买食物吃、随便跑步 〔Chase, 1999〕。目前国外研究大都将“The vernacular〞视为普通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作的事情〔Krishenblatt-Gimblett,1999〕。以此理解为根底,寻常景观强调了寻常百姓、实用性,而非皇家的、政府的行为建构的景观形式,即官方景观、正统景观。这样,居住区、商场、广场以及传统的集市等都属于此范畴,而象博物馆、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世纪坛、以及各地这类大型城市广场及奥运会场等等景观那么要排除在外。国外对此方面的研究的内容也很多样,包括人们与日常景观之间的关系,种族、性别、信仰、地方文化对其的影响,以及不同人对乡土景观形成的不同意象和评价等。
寻常景观显然既包括农村景观也包括城市景观,而且在城市中很多日常景观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而形成的,而非刻意设计而成的。日常生活不仅包括必须进行的一些活动,还包括一些休闲、社交性活动,因而日常景观并不完全具备功用性。此外,该理解成认历史过程的存在,事物本身的开展处于变化之中,日常景观既有地方自身开展的过程,又有外来文化影响与渗透的过程。只要外来其他区域的技术与创新能够融入地方的生活,它们依然是乡土的。以汽车的开展为例。毫无疑问,汽车是现代化的产物,显然不属于外乡的东西,但只要不把汽车当成展示自己财富与地位的象征,不使其成为政治工具,汽车也可以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底,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局部,所以它也能成为“乡土的〞。美国现今比拟流行的活动汽车住房就是一种比拟典型的乡土景观。文丘里的“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的观点就是建立在这种汽车景观作为美国现代乡土景观意义之上的(Venturi, Brown and Izenour, 1972)
曾经是帝王贵族的正统和高雅的景观,时过境迁,也可成为寻常姓所的普通景观,所谓“朱雀桥边野花草,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
表一:三种对乡土景观不同理解的比照
三种理解
对应景观形式
主要特点
对待新技术的观念
典型例子
地域性景观
异域景观
地方性的、传统的、自发形成的
排斥新技术
少数民族聚落/土著聚落、各地民居、宗祠、集市、“风水〞林和龙山
乡村景观
城市景观
乡村的、多是自发的
有的排斥有的接受
农村里的四合院、宗祠、小洋楼、乡村小道和机耕路,传统耕作方式下的农田、机械化耕作方式的大田景观、泥土水渠和水泥硬化水渠
寻常〔日常〕景观
正统景观
群众行为、生活的、日常的、不必是自发形成的
不排斥新技术
大杂院、城中村、胡同、商业街、超市、加油站
1.2 本文对乡土景观的认识
我们可以把景观定义为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地域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人文过程和人类的价值观在大地上的投影(俞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