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壮歌在长空久久回荡…….docx
下载文档

ID:1751572

大小:22.46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壮歌 长空 久久 回荡
壮歌在长空久久回荡…… 放眼陵园,在已建有烈士墓、纪念碑、纪念馆、浮雕墙、忠烈亭、英烈亭、警世碑等纪念建筑设施外,又增添了碑墙这一震撼人心的新纪念建筑,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增添了新形式。 清明前夕,镇江烈士陵园内又一新纪念建筑——“北固壮歌〞烈士诗文碑墙建成。放眼陵园,在已建有烈士墓、纪念碑、纪念馆、浮雕墙、忠烈亭、英烈亭、警世碑等纪念建筑设施外,又增添了碑墙这一震撼人心的新纪念建筑,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增添了新形式。 怎样的诗文碑墙 “北固壮歌〞烈士诗文碑墙在陵园纪念碑广场北侧,面对长江。这里一直有长长的台阶通向烈士陵园北门。而现在,当你从陵园北门而入,站在长长的台阶下,便看见上面那面石驳墙没了,赫然耸立着一座新建筑——“北固壮歌〞烈士诗文碑墙。台阶是丫形的,共有百余级。当你沿着台阶拾级而上,这座新建筑会在你向上登临的过程中逐渐显露出其非凡的形象;待行到一片大平台上,抬头仰望,啊,一座高大、磅礴的烈士诗文碑墙矗立面前。 烈士诗文碑墙墙面微呈弧形,长44米,高6.4米,由中心主雕塑与两侧烈士诗文碑墙组成。主雕塑位于碑墙正中,为一座镇江百年烈士群像雕塑,底座上“北固壮歌〞四个大字,端庄、雄健。两侧台阶旁的碑墙镌刻着烈士诗文,时间跨度百年。碑墙是大型雕塑与众多诗词碑刻的一次成功组合。 “北固壮歌〞镇江烈士诗文碑墙是构思精巧、造型独特的纪念建筑,也是装点陵园的一件大型艺术品。到此,每个人都不由肃然起敬,不由涌起虔诚。驻足凝视,会因这座烈士诗文碑墙中的群雕所震撼;诵读烈士诗文,会被烈士的革命精神、浩然正气深深感染。 群雕特色何在 雕塑、群雕,在镇江烈士陵园内并非第一座。之前,陵园内已塑有“北固英烈〞群雕、李超时塑像、纪念馆序厅中烈士塑像,但或是单人塑像,或是某一历史阶段中某一个群体的塑像。为镇江在百年中献身的烈士群体塑像,是烈士陵园内的第一座。 塑一座镇江百年烈士群雕,概括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百年中镇江涌现出的烈士形象,对应邀创作“北固壮歌〞镇江烈士诗文碑墙的艺术家、上海大学的江洪樑来说,也是一个全新命题。接受任务后,艺术家深入镇江了解烈士事迹,认真草拟群雕草图,反复听取各方意见,数易其稿才得以付诸雕琢。负责整个烈士诗文碑墙群雕塑造、诗文镌刻的上海大学世博艺术与展示中心精细制作,技艺非凡。 现在,矗立在镇江人民面前的这组群雕,是对从辛亥革命以来,镇江籍、在镇江工作、牺牲的数千烈士形象的概括、创作,是镇江烈士集体形象的一次成功塑造。当我们静静地仰望着高大宏伟的烈士群雕,恭敬地瞻仰着烈士群雕中每个形象,百年间为革命、为建设牺牲的烈士的面孔仿佛一一又叠印在眼前。 你看,这组群雕为高浮雕,共塑造8个烈士形象,厚50厘米,群雕中的人物既有在战争硝烟中的勇敢冲锋,有在敌人刑场上的视死如归,也有为世界和平、祖国安宁而献身的无私无畏。他们中有的也许就是诗文的歌吟者,有的也许是在黑暗中播火、在压迫中奋起而默默牺牲的红军、新四军战士和普通群众。艺术家对烈士群像的塑造,让人感到是他(她),又不是他(她)。但每个人物塑造得都那么真实、伟岸,每双眼里的目光都闪着对信念的坚决、对理想的向往、对人民的热爱、对敌人的鄙视。碑墙上的光辉四射的阳光与翱翔蓝天的和平鸽,象征着烈士精神与日月同辉和对未来的追求。 几多烈士诗文 诗碑,比拟常见,而将一组烈士诗文用浮雕镌刻在墙上形成碑墙,倒不多见,足见筹划碑墙的创意独到。站在碑墙前,当人们在瞻仰烈士光辉形象时,诵读起烈士诗文,对人们会产生一种怎样的效果与感染力 烈士的诗、文是用心、用血、用生命写成的,是烈士为革命为建设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坚决信念的凝聚、抒发,是烈士发自肺腑的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与热爱。那镌刻的文字,点横撇捺间都挺立着铮铮铁骨,竖直弯钩里都透着豪情正气。当我们诵读着那一首首、一句句烈士诗文,仿佛听到烈士当年的心声、看到烈士的身影,长空又响起烈士的歌吟…… 壮歌从反清斗争枪声中传来—— 一腔热血千行泪, 慷慨淋漓为我言。 大好头颅拼一掷, 太空追攫国民魂。 ——赵 声(1881~1911) 这是刻在烈士诗文碑墙最东边的一首。这是反清斗士的慷慨绝唱。辛亥大烈士赵声曾领导1911年广州起义,是我国杰出的反清斗争指挥者、领导人,是我市在辛亥革命中涌现出的一批反清志士、将领的代表。诗,句句壮怀剧烈。1904年,赵声在北京与反清志士吴樾挥泪握别后,吴樾为刺杀五大臣而英勇献身。为表达惦念之情,赵声写下了四首诀别诗,此诗为其中一首。诗既是对吴樾的赞颂,也是赵声为反清而不辞慷慨赴难的献身精神的直抒胸臆。读来,谁不为这些反清志士慷慨悲歌而感到荡气回肠呢 壮歌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血火中传来—— 狱中诗 浪迹江湖忆旧游, 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 留得豪情作楚囚。 ——恽代英(1893~1931) 这是中国人民熟悉的一首著名烈士诗。恽代英是我国早期革命家,1923年入党,1926年任黄埔军官学校政治总教官,1927年中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1930年在上海被捕,1931年牺牲在南京。恽代英1924年曾在镇江进行革命活动。诗中洋溢着革命者的不屈与豪情,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 同样,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投身革命的镇江籍共产党人都是早期投身革命的中共党组织领导者,也都有为信仰献身的坚毅与义无反顾: “我们参加党时,就预备牺牲,你不牺牲,我不牺牲,哪一个牺牲啊!〞——夏霖(1895~1927) “我终觉得死于今,比死于昔,使人们可觉悟中国是需要继续革命的,我之死也无余恨。〞 ——黄竞西(1897~1927) “我系为主义而死,我系为解除民众痛苦而死。〞——陈作范(1900~1929) 壮歌从30年代北固山下刑场国际歌声中传来—— 虎丘战罢转焦山, 砥柱中流非等闲。 马革裹尸励尔志, 何须马革裹尸还。 ——曹起溍(1906~1931) 30年代全省有一批共产党人、革命群众慷慨就义在镇江,被称为“北固英烈〞。曹起溍是“北固英烈〞之一。这是他被押至镇江后的诗作。曹起溍,扬州中共党组织的创立人之一,曾任扬州县委书记。被捕后,关在苏州,在狱中坚持斗争,后转押至民国省政府省临时军法会审处。这首诗就是他从苏州被押到镇江后,为迎接敌人更凶残的迫害,进行新的斗争思想准备与情感抒发。“诗言志〞。诗巧妙运用对焦山这一“砥柱中流〞的比喻来鼓舞自己,诗的后两句是在对“马革裹尸〞一词的妙用,既以马革裹尸来鼓励自己,又用“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来表达自己无所畏惧的坚强意志和视死如归的为革命献身精神。马革裹尸的反复吟用,使诗人的献身精神升华。 同时,牺牲在北固山下的共产党人个个话语惊天动地: 红十四军军长兼政委李超时(1906~1931):“我们牺牲了,江北的工作是不会完的,革命的烈火是扑不灭的,共产党一定会胜利,活着的一定要坚持斗争下去!〞 松江枫泾暴动总司令袁世钊(1901~1931):“为革命牺牲是最荣耀的,时代的车轮在前进,革命一定成功,不过时间关系,等着吧!我的精神永远不会消灭……〞 “永是勇士!〞这是女共产党员郭纲琳(1910~1937)在南京狱中,将铜板磨光后刻在上面的字,表达她决不投降的顽强意志、坚决信心,而她勇敢战斗的一生证实她不愧为“永是勇士!〞 壮歌从抗日战争烽火中传来—— 偶因小集话沧桑, 慷慨悲歌聚一堂。 仰屋兴嗟何补益, 挥戈奋起莫彷徨。 请缨无路添人恼, 报国有心务自强。 盼待中枢军令下, 克日兴师渡长江。 碑墙右侧开始为抗日战争献身疆场烈士的诗文。抗日战争中,镇江军民英勇抗敌,涌现了许多为民族独立浴血奋战的战士。这是创办扬中第一个民间抗日团体的李培根(1909~1941),得知新四军挺进江南,渡江回扬中投奔新四军时的冲动与兴奋。 “国家和民族在危难之中,人人有责任去拯救它。国不保,家岂能安呢〞 新四军团政治处主任刘震英(1910~1939),当国家和民族在危难之中时,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为民族独立英勇作战,牺牲战场,履行了一个中国军人的神圣职责。 “我生的荣耀,死的荣耀,想让我卖国求荣,那是妄想。〞率部抗日的句容县长巫恒通(1903~1941)负伤被俘后坚持民族气节,拒医绝食,壮烈牺牲,用生命实践他的荣辱观。 “在我认为最值得干的事,虽百死我亦不辞。〞曾被“永远的丰碑〞介绍的中共长江工委委员、女共产党员孙晓梅(1914~1943)牺牲得壮烈、英勇,是缘于她这样的信念。 壮歌从黎明前夜的黑暗中传来—— “为群众谋幸福,求生存,争自由,死也值得。〞在全中国解放前夕,参加上海工人运动的王元(1918~1949)被捕后,这样鼓励难友,也这样面对敌人的屠杀。 壮歌从保卫祖国、保卫世界和平的激荡风云中传来—— 这是为世界和平奔波、在援越前线的专家组副组长卢信(1931~1965)夜行军时的歌吟:“……祖国任重,异乡道远,磨得双肩如铁。无重数,恶浪险峰,全凭两腿飞越。〞 这是保卫祖国边疆的胡年喜(1962~1984)的壮志豪情: 家里亲人莫担忧, 为国捐躯是本分。 保卫边疆灭敌军, 喜闻立功看喜报。 这是1999年牺牲在南斯拉夫的许杏虎(1968~1999)、朱颖(1971~1999)发出的人类的共同呼声: “宁可不要春天,也不要这残酷的战争。〞 壮歌在回荡 17名烈士当年都是二、三十岁的青年,他们和数千名烈士一起用热血、生命谱写了一曲曲青春赞歌、人生壮歌。“北固壮歌〞烈士诗文碑墙紧贴在北固山前峰山体上,烈士不朽的声音在长空久久地回荡、永远地回荡…… 21世纪初,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几次来陵园祭扫,并深情赋诗表达对烈士的深切缅怀: 千年北固寄英魂, 江涛不息警后人。 松柏丛中枫如火, 俱是烈士血染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