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度
牡丹江
名校
调研
系列
九年级
月考
初中语文
牡丹江名校调研系列卷·九年级月考〔三〕
语文〔人教新课标版〕
一、积累与运用〔13分〕
在下面的田字格中端正地书写名句。
1.过尽千帆毕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2.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日晚倦流头。〔李清照武陵春〕
4.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运用典故,表达希望重新受到皇帝任用的愿望,希望朝廷给他建功立业的时机的句子是:
,?
6.司马迁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对王侯将相的鄙视,并以此坚决抗争的信念的句子是:
!
7.“一切景语皆情语〞。徜徉于文学艺术的原野,情景交融的佳句俯失拾皆是。其中,
“,〞就渲染了古代西北边陲秋景的悲凉奇异。〔用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语句填写〕
8.故土,是游子魂牵梦萦的牵挂;思乡,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请你从平时的积累中写出连续两句有关游子思乡的诗句,并注明作者或出处。
诗句:
作者或出处:
二、阅读〔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答复以下问题。〔10分〕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假设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那么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那么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那么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假设无兴德之言,那么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谢。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9.本文作者是 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 。〔1分〕
10.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2〕必能裨补阙漏 〔 〕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4〕以彰其咎 〔 〕
1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此处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12.从作者回忆的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2分〕
13.本篇表文情辞恳切,抒情色彩浓郁,充满了真挚的感情色彩。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传颂千古。请你从文中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并说出你欣赏的理由。〔3分〕
〔乙〕阅读下文,答复以下问题。〔5分〕
慕名失实
书生以囊萤闻于里①。里人高其义②,晨诣之。谢③他往。里人曰:“何有囊萤读,而晨他往者?〞谢曰:“无他,以捕萤往,晡④且归矣。〞今天下之所高,必其囊萤者;令书生白日下帷⑤,孰诣之哉?
——梅花草堂笔记
[注释]①里:乡村。②义:指高尚的行为。③谢:抱歉〔即其家里人向乡人抱歉〕。
④晡〔bū〕:申时,下午3点到5点。⑤下帷:放下帷幕。诣闭门读书。
14.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1〕里人高其义〔 〕
〔2〕晨诣之〔 〕
15.书生白日捕萤,夜晚囊萤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2分〕
16.“令书生白日下帷,孰诣之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阅读下文,答复以下问题。
盲摊
相裕亭
铃声响了,清脆而悠扬!这是附近那所小学的铃声。
一天中,老人所期待的铃声有几次。可这一次,老人的神情有些特别,他想等等中午欺骗他的那个孩子。
老人在离学校远的小桥左侧的护栏边,摆着一个不大的杂货摊儿。
说是杂货摊儿,其实,就是一个可以拉动的小车儿,跟婴儿的躺篮子那样大,分上下两层,下层里有什么,他不给人家看,有两扇可以往两边开的小木门紧锁着。摆在上层的,把戏挺多,有针头线脑,老人们抽烟用的打火机、火柴什么的,有老太太和小闺女用的发罩儿、花皮筋,滚鞋口的青带子什么的。花色品种最多的,还是孩子们吃的、玩的红气球、绿气球、黄气球和泡泡糖、花生糖。
不管什么人买他的东西,你只管看看那上面的标价,放下钱,拿了东西走了,老人是个瞎子,他什么也看不见。有人拿他的东西,他只是眯着眼儿冲你笑笑,指指那上面的小牌牌,再多的话,没了。
小学校的孩子们,每到放学的时候,就像小鸟归巢似的围到他小摊上来。自选自买,老人袖手旁风在小摊旁,堆一脸感谢的笑,迎候着。
今儿头响,放午学时,不知是哪个孩子捉弄了他,多拿了他一块泡泡糖,或是少给了他一毛钱。
老人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那个讨了廉价的孩子,没准放晚学时还要来的。他想跟那个孩子说说,别欺负他一个瞎子了!
这会儿,放晚学的铃声终于响了,老人下意识地把他的小杂货摊往跟前拉了拉,以便能辨出上午那个多拿他泡泡糖的孩子。
老人在小桥边摆摊已经多年了。附近,好多老街坊跟他都很熟,每到吃饭的时候,常有人送个包子,或端烧碗开水给他。他假设想捉住那个多拿他泡泡糖的孩子,也很容易,让那些老街坊们给他长长眼睛就行。但他不想那样做。说到底,孩子总归是孩子,正是常年龄、长志气的时候,哪能给他们丢了面子。
当然,这事情要落到附近那些老街坊身上,老人肯定是要说话了。话说回来,那些老街坊也不会那样做。那些常到他摊上买东西的老太太跟他亲近着呢!过来扯他的青带子什么时,总是要先大声喊呼一声:
“尺子呢?〞
或是问他:“剪刀呢?〞
老人就知道是来割青带子或花皮筋的,问都不问,堆一脸笑容,摸摸索索地从小车的底层,把尺子、剪刀一起递上来。
等老人听到剪刀、尺子响,就知道人家量好了,剪断子,扔下几个硬币或纸钱,走人了。
他们从不亏扣老人一分钱。有时,还多扔个三毛、两毛的给他。老人头疼的就是那些还不懂事的孩子,尽管老师也在不断地教育,可隔三差五的,总有那么一两个淘气的孩子,想来讨他的廉价。
老人的钱,都放在他跟前的鸡腰子似的饭盒里。那饭盒,看样子已有些年头了,仔细看看,已没有一点好地方了,全都坑坑洼洼的,不坑洼的地方,也都跟虫子咬过似的麻麻点点的。里面除了一毛的硬币,就是两毛的、五毛的硬币,没有成块的,假设有人扔下一块的硬币,他不用看就知道了,很快就拣起来揣到怀里的布兜里。
老人的生意很清淡,一天也卖不了几块钱。最好的时候,就是附近那所小学放学的那一会儿。不放学时,小学校有铁门锁着,孩子们一个也不出来!
放学了,孩子们想吹红气球、绿气球,或是想吃泡泡糖,顺路就在地摊上买了。别的摊儿不许摆,离小学太近了,上头有规定不许摆。老人是个瞎子,也就没有人管他了。
每天,一到放学的时候,老人的小摊上总要热闹一阵子。孩子们相互挤着,拿他的泡泡糖,或买红气球。
一时间,老人总是眯着眼儿笑着,听那“叮当、叮当〞的进钱声。哪个需要找钱,孩子们也晓得自己动手。
不用老人费一点事。
回头,等放学的孩子们,一个个远去了,老人会摸摸小摊上的各样东西,然后一枚一枚地数数收了多少硬币。成块的放进内衣的布兜里,一毛、两毛的,仍旧放在饭盒里。
这样的默契,在老人与孩子当中,一天一天地延续着。
谁知,就在今儿放午学时,老人的糖少了一块,或者是说钱少了一毛。这是哪个孩子欺骗了他?思来想去,老人把可能落到了最后一个到他摊上买泡泡糖的孩子身上。
记忆中,那孩子说一口奶声发气的普通话:
“拿你一块泡泡糖〞。
随即一声“叮当〞声——硬币落到饭盒里了。
至于说,那孩子是不是拿走了两块泡泡糖,或是在拿泡泡糖时,是不是又轻轻地捏走了一块硬币,老人就不知道了。他只记得,那个单独走在最后的孩子,说话奶声奶气。
揣摩孩子的心理,他讨了廉价,还会再来的。
果然,就在当天放完学时,老人等来了那个单独走在最后,说话奶声奶气的孩子……
刹那间,老人感觉到上午那个孩子又来到他摊前了,还没等对方说话,老人就帮他把泡泡糖递过来了,老人说:
“孩子,拿去吃吧,我不要你的钱!〞
当下,那个孩子不吱声了!几乎没敢在老人跟前停留,转身跑开了。
第二天,那个孩子没再到老人摊前来。
第三天,第四天……都没有单独走开最后的孩子了。可就在这同时,老人的饭盒里突然多了一毛钱。
一时间,老人摸着那一毛钱,不知是冲动的,还是难过的,两个深凹的眼窝里,不由自主地滚出了浑浊的老泪。
17.给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坑洼〔 〕
〔2〕默契〔 〕
〔3〕揣摩〔 〕
〔4〕浑浊〔 〕
18.结合语境,说一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自选自买,老人袖手旁观在小摊旁,堆一脸感谢的笑,迎候着。
〔2〕两个深凹的眼窝里,不由自主地滚出了浑浊的老泪。
19.一个孩子欺骗了一个摆摊的盲老人,老人想方设法找出欺骗他的那个孩子。阅读全文后,你认为盲老人要抓住那个欺骗他的孩子的目的是什么?〔4分〕
20.文中盲老人的形象栩栩如生,特别是他的“笑〞给我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请你从文中任意找出一处描写老人“笑〞的语句,并说说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5分〕
21.对于文中那个“奶声奶气〞、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孩子,作者运用的是何种描写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22.本文以盲老人“两个沉凹的眼窝里,不由自主地滚出了浑浊的老泪〞收束全文,请你体会一下老人流泪时的感情是怎样的?〔5分〕
23.读过此文,你的心灵一定会有所触动。在我们的童年时期也一定有过类似的经历,请你结合自身体验,谈一谈本文带给你的启迪。〔5分〕
24.文中这位盲老人,他摆摊比常人有着更多的不便,但他却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他的这种生活态度让我们敬佩。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你一定看过很多让我们敬佩的人,请你举出这样的一个人,并谈谈该人物带给你哪些影响?〔5分〕
三、写作〔60分〕
25.以下两个题目,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我的另一片天地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你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蚂蚁的脚步总是那么执着而又匆忙,可只要用樟脑球在它前进的路上轻轻地画一道线,它会惊慌失措地立即掉头而去;赶到它前面再画一道线,它还是马上望风而逃,翻来覆去都是如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