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客家大锣鼓的传承与文化自信的建立.docx
下载文档

ID:1747145

大小:21.76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客家 锣鼓 传承 文化 自信 建立
客家大锣鼓的传承与文化自信的建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正在全面推动文化自信的建立,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传统文化传播与文化自信建立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保持高度重视,这也使为数众多的民间艺术呈现出良好开展态势。客家大锣鼓诞生于客家人聚居的潮汕地区,是当地人非常喜欢的一种民间艺术活动。客家大锣鼓的传承与保护能够有效推动客家人建立文化自信,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践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行动,全面提升客家大锣鼓的影响力,进而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扬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客家大锣鼓 传承 文化自信 我国为有效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力度,成立了包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等在内的各种组织机构,同时开始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将众多珍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保护名录,并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显现出国家和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与重视。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对外交流互动更为频繁,文化沟通与文化碰撞更为显著,多元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局部消极文化严重影响了国人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1]因此,保持“文化自信〞,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开展与传播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的向往与热爱将会激发文化自信,进而自觉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将会实现民族文化的全面弘扬,对中国人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塑造更加牢固的文化自信。客家大锣鼓是客家地区重要的音乐艺术文化代表,同时也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探究客家大锣鼓与文化自信建立的关系,深度挖掘其内在关联,可以更好地实现客家大锣鼓的传承与开展。 一、文化自信为客家大锣鼓传承注入源动力 文化自信是国家与民族对自身传统文化价值的肯定与认可,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价值呈现与表达的重要方式,反映出特色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强大生命力。“要培养高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并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于此,学术界与理论界也围绕“文化自信〞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探索。 〔一〕传统文化遭遇冲击与挑战 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使中国深化改革并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但與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例如近年来,大量西方节日和网络节日成为年轻人关注的重点,“圣诞节〞“双十一〞“五二○〞让无数人趋之假设鹜,对一些西方节日的庆祝场面不弱于西方国家,中小学和幼儿园也会在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等日子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反观重阳节、腊八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中却鲜有传统文化宣传活动。客家大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现实难题。事实上,我们通过对社会宣传、舆论关注、教育普及、资源投入等方面深入探究后能够发现,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远远缺乏,这恰恰反映出文化自信的缺失,进而导致很多人失去了对传统文化认知兴趣与文化自信,传统文化遭遇了严峻的挑战。 〔二〕深度认知客家大锣鼓,提升文化自信 国家对客家大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表现出高度关注,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也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使更多民众有时机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进而形成文化自信,主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力军。客家大锣鼓具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在传承过程长期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形成了大量文献资料并建立起稳定的传承体系。但是当前客家大锣鼓教育培训重点往往集中于学生演奏技巧方面,学习者或爱好者刚刚接触客家大锣鼓就要反复地练习,这种传承方式很容易导致学习者热情逐渐被磨灭,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满足演奏要求的人员,但事实上他们对客家大锣鼓文化内涵缺乏了解,也未能对客家大锣鼓的历史价值产生认同感。当学习者及演奏者面对工作与学习压力时往往会不自觉地放弃客家大锣鼓,传统的方式显得格外脆弱。 “文化自信是更根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只有全面深入了解客家大锣鼓,同时认同其内涵和价值才能够产生自信心与自豪感,发自内心地保护和传承大锣鼓,持之以恒地走在客家大锣鼓保护与传承道路上,成为一名真正的传承人。[2] 〔三〕主动争取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 客家大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广阔群众的有效参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于民间、生长于民间、开展于民间,人民群众的热爱与支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盛不衰的根本。广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用自己的热情支撑着艺术活动,在物质条件改善的同时必须依靠传承人的持续努力,才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认可与支持能够激发他们的保护意识,各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将变得更加顺畅,客家大锣鼓也才能够得到持续性的开展,最终建立起牢固的民族文化自信,使得客家大锣鼓在中国土地上生长壮大。 二、客家大锣鼓传承铸就强大文化自信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开展的重要力量,文化自信是国家开展和民族变革的重要精神支撑,在全面社会改革进程中发挥着精神引擎作用,这也充分显现出文化自信的地位与价值。文化自信建立对国家、民族、政党都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所有人的共同参与才能够实现文化自信的有效建立。当人民群众对文化自信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后,将逐步形成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带动更多群众认识中华民族文化,有效推动文化自信建立,使得人民群众获得更强的幸福感,增强民族荣誉感并树立牢固文化自信。 〔一〕深入介绍历史,提升民众幸福感 客家大锣鼓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它的形成开展与不同历史时期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特殊的历史背景与文化背景决定了客家大锣鼓的未来开展。因此,在客家大锣鼓宣传与教育过程中首先要从历史沿革入手,深度介绍客家大锣鼓在不同时期的开展过程,围绕政治特征、生产力水平、文化开展等内容展开全面解读,使得学习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相关历史名人与艺术流派,教师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只有重点讲解客家大锣鼓相关的历史事件与民族英雄事迹,学生才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各民族人民为了民族、和平、自由而付出的努力与代价,才能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往往无法直观地感受到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意义,客家大锣鼓的开展进程同时也伴随着客家人迁徙的过程。客家人为了远离战乱而不断向南迁徙,这个过程中付出了无数的艰辛。而在今天,客家大锣鼓在全新时期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深入了解客家大锣鼓能够使得广阔民众的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继而对客家大锣鼓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3] 〔二〕分享曲目故事,建立正确价值观 客家大锣鼓在曲目创作方面往往取材自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日常生活、风土人情、人物传记等等。这些内容与客家人的信仰、习俗、生活存在密切关联,虽然曲目内容存在差异,但总体上蕴含着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教师在分享曲目背后故事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习者对客家大锣鼓的深刻内涵产生立体认知,这也是重新构建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在作品演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曲目背后故事的分享,借助多种途径向更多人介绍曲目蕴含的故事。在分享过程中,可以结合客家人的历史文化开展进程,通过视频、照片、图画等多种方式实现故事与多媒体的结合,让更多人受到客家文化的影响与熏陶,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强化客家大锣鼓的文化影响力与感染力。[4] 〔三〕展示外乡發明,全面提升荣誉感 客家大锣鼓作为杰出的地方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在记谱方法、乐器制作、演奏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呈现出客家的智慧与创造力想象力。在传承过程中,常规演奏教学根底上增加更多特色乐器介绍与普及能够让学习者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客家大锣鼓,同时也能够让学习者为外乡人民的创造力而拍案叫好,真正提升对外乡文化的自信心与荣誉感。例如在椰胡的介绍过程中,可以从音色、构造、组成、材料、演奏方法等方面入手,更可以尝试邀请专业艺人到现场制作,带动大锣鼓学习者共同参与制作过程。这种传承方式能够实现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入透彻挖掘,让更多传承人感受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熟练掌握了解各种知识,进而形成强烈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具有坚实的根基与丰厚的底蕴,能够确保人民群众尊重并珍惜中华文化,自觉地保护和传承,使得客家大锣鼓等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在新时期熠熠生辉,最终建立起我们追求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钟晖.文化传承视野下高校传承与创新地方音乐研究——以潮州大锣鼓为例[J].黄河之声,2023〔05〕:26-27. [2]何怡雯,马达.音乐地理学视域下潮州大锣鼓生存空间探析[J].歌海,2023〔02〕:24-28+35. [3]陈雅先.潮州大锣鼓传承人“口传心授〞的传承叙事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3〔04〕:91-96. [4]李小威,马达.岭南传统音乐研究的新起点——“2023中国广州岭南传统音乐研究与传承学术研讨会〞综述[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23〔02〕:158-162. ★基金工程:本文系2023年度嘉应学院科研工程“粤东客家大锣鼓的生存现状考察与功能探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窦迅飞,男,硕士研究生,广东梅州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铜管乐教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