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docx
下载文档

ID:1744347

大小:23.29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案例 教学法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 基础 中的 应用
天道酬勤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课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如何应用案例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应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文章浅析了案例教学的内涵与作用,就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根底〞课;应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以下简称“根底〞课〕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一课。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原那么贯穿于“根底〞课教学的全过程,并指导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这已经取得了人们的共识。但是,教学过程中究竟怎样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应该到达什么程度却值得探索。笔者认为,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根底〞课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教学过程中值得尝试。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与作用 1.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案例教学法,又称情景教学法,就是为了到达一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评判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知和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开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根底〞课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就是要以课程培养目标为指向,围绕课程教学内容,把真实事例或虚拟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思考、分析和判断的案例,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研究、解析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的要求很高: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案,又要求教师更加重视改革开放的社会生活实际,对现实中的问题保持高度敏感,不断地从生活实际中选择适宜教学的案例。采用案例教学法可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活泼进取的状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其次,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要求更为严格,因为案例教学的特殊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接受知识与主动探索并举,学生将所学的根底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教学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采用案例教学法还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新的开拓,进行一系列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充分表达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再次,有利于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教学中的互动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传授者,学生那么是消极的接受者,教师提供理论知识,学生囫囵吞枣地接受;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师生互补、教学相辅〞。这种教学法将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在阅读、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环节中发挥主动性。教师在案例教学中那么始终起着“导演〞作用,既要选择好的“剧本〞即符合教学需要的案例,又要在课堂讨论中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发挥,获得最大的收效。案例教学加强了师生交流,活泼了课堂气氛,这方面是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比较的。 二、案例教学法在“根底〞课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对于整个教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案例的选择与布置、课前的准备、学生的讨论、教师的总结等环环相扣,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笔者认为:以下几个环节对于教学的成败起了关键的作用。 1.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作为教学的起点,因此精心选择符合“根底〞课教学要求的案例,是成功地组织好案例教学的关键。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四个特点,即真实性、新颖性、关联性和正面性。一是案例的真实性。案例的真实性是搞好案例教学的前提和根底,案例只有真实性才会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和说服力,才会具有教育性。所谓真实性,是指所选择的案例应当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例,而不是道听途说或随意杜撰的。案例最好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人真事,发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真实事例。二是案例的新颖性。改革开放给人们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带来了很大变化,社会上、校园里的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如果教学案例多年不变,不能根据新形势、新问题、新法规及时补充和调整,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贻误教学。因此,在教学中不仅理论局部要即时删改、增添新内容,而且使用的案例也要根据新情况予以补充。三是案例的关联性。所谓关联性,是指选择的案例能够与所教授知识的内容相得益彰,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同时,案例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案例的选择要注意其难易程度,要契合学生的兴趣点,从学生的理解视角来甄选案例题材,再结合课程与教材的特点去设计案例,这样就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四是案例的正面性。所谓案例的正面性,就是在案例选择的过程中,尽量选取正面的、积极的、客观的题材作为案例教学的根底。高校的“根底〞课一般都是大学一年级开设,这个时候的大学生可以说还没有完全实现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过渡,认识问题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与狭隘性,反面的案例可能会起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反而会造成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困扰。 2.课前的准备 案例的选择、观点的辩析、时间的分配等都需要“根底〞课教师事先心中有数。而学生的准备那么是难点,很多同学本身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就缺乏兴趣,再要求他们事先准备案例是否现实可行呢?笔者的答案是肯定的,这就要求教师选择社会关注、学生普遍感兴趣的事例,通过课前布置,使学生事先了解要讨论案例的根本情况。同时,鼓励学生自觉地、真诚地准备和参与。为了组织好讨论,使学生有话可说,教师既要做好调查研究,并在此根底上选好有价值的,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以便随时答复来自学生的各种提问,并引导学生将讨论推向更高层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阅读根底材料的习惯,讲授那么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为积极地思考。 3.学生的讨论 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具体的操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小组讨论、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等,在其中,教师担负着组织、引导、调控的作用。教师组织好案例材料以要让学生围绕案例的主要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到达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在讨论过程中,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有分歧是正常的,争论是不可防止的,但大家所争论的只是针对问题而发表的不同观点,是对事而不是对人,因此,不能对任何同学的人格和尊严有丝毫的侮辱或不尊重。同样,在讨论中,即使同学们的分析过程或分析结果发生了错误,教师也应当尊重他们的发言权,并给予应有的鼓励,然后再帮助其纠正错误观点,以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学生是讨论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去探讨、辨析案例中的思想道德问题和有关的法学概念、法学理论,协助学生以案例说明理论,用理论处理相似的新案例,提高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泼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可将同学们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作为平时成绩的一局部纳入考核范围,使同学们重视课前的准备、课中的讨论和课后的复习。 4.教师的总结 在讨论中,同学们提出的想法有的客观正确,有的幼稚偏激。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加以引导、点拨,对整个案例进行梳理,对案例中蕴涵的道理作归纳总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工夫,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案例中的关键问题。教师应把学生分散的见解和认识集中起来给予系统化,并对其整体表现进行总结提炼,让学生对案例的认识进一步扩展、升华。同时让学生在方法论方面再受启迪和提高。在总结提炼时应注意:一是导向性。教师应晓之以理,把学生零散的、不很正确的观点引向正确的一面。二是知识性。教师在给予学生正确的健康的思想之外,还要传授给学生以更多的社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三、实施案例教学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 教学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用案例教学法,也不是用了案例教学法就解决一切问题,绝不能用案例教学法来排斥和否认其他教学方法。用辨证的观点来看,案例教学在教学中有优势,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案例教学法还处于摸索阶段,资料不充足,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积累案例材料和撰写案例,教学负担很重;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很高,学生需要搜集材料印证自己的观点,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案例与案例之间缺乏连续性,而且每个案例只能隐含学科的一局部理论知识,案例教学使学生获得的理论知识缺乏系统性。因此,在“根底〞课的教学中,需要和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合理地运用案例教学,提高德育实效。 2.充分调动学生参予教学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能否取得满意的效果,学生自觉地、真心诚意地准备和参与是很重要的,因为学生的外表“参与〞并不等于真正的投入,正如有的学生虽不缺课,但却“身在曹营心在汉〞,在课堂上看其它的书籍,这也不能到达教学的目的。学生应是案例教学的主角,其参与意识越强,效果就越好。教育规律显示:学生印象最深的东西往往不一定是教师讲授的东西,而是学生自己动脑动口热烈讨论过的东西。事实上,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也不是教师讲授的直接后果。我认为,与其说学生需要一些人生问题的答案,倒不如说他们更需要的是人生的思索与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思考、判断的权力还给学生,而不是简单地奉送一些道德修养的结论。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认为,“精彩的讲演不如热烈的讨论〞。 3.注意使大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帮助学生系统把握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要使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境界,真正在社会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德能并举〞。真正使理论学习内化为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境界,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彩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课案例教学法的再思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3,27(3). [2]韩裕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之特色[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9. [3]秦抗抗.案例教学法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2,3. [4]许婕.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课中的运用[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27(4). 作者简介:徐素华〔1974-〕,女,河南夏邑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