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docx
下载文档

ID:1740254

大小:20.14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我国 高等教育 体制改革 若干 思考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假设干思考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一、教育体制改革的内涵 1.教育体制 教育体制包含教育机构和教育标准两局部。其中,教育机构包括教育管理机构和教育实施机构。教育管理机构主要指各级以及各类的教育行政机构以及内部的管理机构;而教育实施机构那么主要包括各级别及各类别进行教育实施的学校。而教育标准那么指建立起来并且整个教育机构得以正常运转的制度、措施及方案等。各类教育管理机构与各类别的标准结合因此形成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体制。 2.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体制改革指的是教育机构和教育标准的改革,也就是是即教育制度的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教育机构职责权限制度的改革。如果对教育体制改革进行进一步延伸,其外延是指各级别各类别的学校教育体制以及各级别各类别的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而该改革那么包括教育行政体制及管理体制的改革。 二、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变迁 (一)建国初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完成了彻底改造旧高等教育体制的任务,实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主权及全国高等教育的统一领导。1958年,教育部着手进行高等学校管理权限下放工作,提出根据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那么,加强地方对教育事业的领导管理。由于在“大跃进〞时期,国家对高等教育在宏观上缺乏统筹规划和控制指导,高等教育出现了盲目性的开展,呈现出了教育“大跃进〞。1961年国家调整了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的格局。然而1966年到1976年,国家再次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管理权下放给地方,致使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出现无序开展的状态。为此,自1977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以强调集权为主,逐步恢复了中央统一领导、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的体制。 (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始动期 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公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 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纵观高等教育的改革历程,可大致1 划分为以下几个阶 1.启动阶段(1985--1991年)。 决定的出台是我国第一次突破了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仅仅局限在政府之间的管理权限划分的框架内,将政府与学校的关系置于改革的中心,高校办学的主体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突出了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由此启动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2.总结、调整、局部推进阶段(1992--1997年)。 1993年2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公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开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步骤,并就高等学校招生就业制度、财政拨款制度、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总体要求。1995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并在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会议上将其确定为我国的根本国策。 3.加大力度、加快开展、全面推进的新阶段(1998年至今)。 党的“十五大〞使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开展进入了加大力度、加快进程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新阶段。自1999年开始,高等学校连续三年扩招,为实现高等教育群众化奠定了根底。202223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发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强音,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又站到了一个历史开展的新起点上。 三、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的进展 (一)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随着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推进、办学渠道的拓宽、新教育资源的增加,我国进行了多种模式、多种机制的高等教育办学试验。经过多年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突破了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状况,取得了很大的开展,公办、民办高等学校共同开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二)高等教育经费筹措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经费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1993年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进展非常顺利,特别是高等教育收费改革与建立对家庭贫困大学生“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助学保障体系同步进行,使改革平稳推进。至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额约1800亿元,其中,政府财政 拨款约占49%,其他来源约占51%,形成了多方位的资金筹措渠道,使高校教育经费短缺的局面有所改善。 (三)高等教育的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平稳推进 高校招生考试科目实行的“3+x〞模式,突出了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彻底摆脱了“统一分配〞的模式,试行“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形成了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政府和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新格局。 四、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开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与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教育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可防止的问题。 1.教育运行机制尚不成熟 现阶段,我国各类别的教育运行机制并未完全成熟。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例,我国还没有较为成熟的经验,而相关的师资队伍尚待建立,相关的教材、实习实训基地还不健全,并且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方案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脱节。因此,虽然高等职业教育连续几年进行扩招并到达了群众化的教育水平,却并没有为教育进入群众化阶段作好准备,因而高等职业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2.教育经费筹措仍面临困境 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水平与力度,但是财政的教育投入占全国gdp总值的比例一直很低。并且,随着教育规模急剧扩大的情况下,财政性投入却并未实现同步增长。从总体上说,对一些地方院校来说,提高收费成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这却造成了局部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同时,教育经费问题更成为学校开展的瓶颈。 3.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相偏离 整个教育体制以理论教学为主,并未与整个社会的需要紧密地联系起来。以高等院校为例,有些以学科分类为线索设置专业和课程,而相关的课程与社会实践脱节严重,偏离实用性以及社会对人才素质整体需要。近几年来,纵使很多高校强调德智体全面开展,但实际上却是单纯地进行教育灌输知识却无视了能力培养,这导致了很多学生高分低能问题的出现。 五、十二五期间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我国教育开展已经经历了十一五开展的阶段,“十一五〞规划纲要说明,普及和稳固义务教育,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三大主要任务。然而,鉴于我国目前十一五期间教育开展的问题,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阶段,进一步的教育改革势必要进一步加强。“十二五〞阶段,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1.科学规划教育开展体系 “十二五〞期间,我国应该科学规划国家教育开展,遵循分类清晰、布局均衡、结构合理的原那么,从而形成与国家经济社会开展阶段相协调的教育体系。目前,我国逐步从农业大国向新型工作大国转变,并且逐步向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阶段迈进。因此,对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而言,人才培养必须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开展相协调。也就是说,国家应该在力开展应用型、自主创新型人才,从而建立拥有自主技术与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的强有力的支撑体系。 2.建立教育的有效竞争机制 政府必须打破教育独家垄断格局,从而保证教育效劳于国家经济开展。因此,必须建立公平竞争的教育供给机制。该做法的意义在于:1)强化教育与科研院所、企事业机构的联系;2)增加非政府部门与个人对教育的投资比例;3)加强私立或民办学校的作用,从而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 3.继续加强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 教育的财政性投入是保证其开展的根底与手段。因此,我国还应继续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使教育事权与财政权相匹配,从而实现教育公平。为实现该目标,我国必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从而使每个公民都能够享受教育的权利。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原那么,我国应进一步协调教育的管理体制与公共财政体制。也就是说,中英政府承担义务教育投资的责任,并实现相对集中的公共财政机制,然而,教育的管理工作由地方负责。与此同时,针对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教育投入问题,国家必须建立经费转移的制度。 4.更新高考制度与学位管理模式 我国应该更新高考制度与学位管理的模式,可初步采取一年屡次高考的制度以及学分制的学位管理机制。教育人才的培养应该兼顾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 才,而在实践中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相应的人才选拔制度也应该适应人才培养的目标,即拥有两种培养潜质的人才都有时机被高等教育录取,而不能局限于参加高考的高中生。 5.建立间接的教育管理体制 我国将将教育权、行政权与学术权力别离,从而建立间接的教育管理体制。政府教育行政的职责主要应表达为:确立国家教育的资源布局,制定国家公共教育开展规划,调整各级各类教育的开展规模和开展速度,建立教育市场标准化管理体系。而对于教育行政机构与办学主体间的关系,不能够为行政上的隶属关系,而应为效劳与被效劳、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第8页 共8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