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更多
人群
享受
更高
质量
公共
文化
服务
让更多人群享受更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让更多人群享受更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 恭闻 本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特色,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率先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本市系统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和数字化建设,促进了公共文化设施从广覆盖向广覆盖、促均衡、提效能转型;公共文化内容供给从文化系统小循环向包含系统外、體制外在内的全社会大循环转型;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从在场、实体向在场、实体和在线、数字“两轮驱动”转型;公共文化活动运作机制从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方支持、群众受益转型;公共文化建设主体从单一主体向丰富多元主体转型。2019 年末,本市实现了率先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既定目标。提高产品优质性和供给精准度 对标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和城市发展的新要求,本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公共文化产品优质性和供给精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政策、机制和服务模式均有待进一步突破和创新。针对这些问题,本市近年来采取了一些措施。建立反映公众文化需求的征询反馈制度。依托深植全市基层的 5600 个“需求二维码”、文化上海云平台、公共文化配送现场市民需求反馈等,建立起反映公众文化需求的征询反馈制度,及时了解民意,坚持问题导向,倒逼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持续保证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能。建立有公众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考核评价制度。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市政府实事项目、公共文化场馆运行服务、公共文化配送等工作开展考核评价,并逐步提高市民群众满意度指标在考核评价中的比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均衡发展。通过加大郊区大型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服务功能、倾斜郊区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等,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发展。为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等提供农民工假日电影放映、青少年暑期活动、红色文艺轻骑兵、盲文图书阅览等服务,加强对特殊人群服务的针对性。创设“四大平台”提升服务效能。在全国首创公共文化内容四级配送平台、公共文化内容供给采购平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文化上海云”、公共文化活动平台“上海市民文化节”等四大平台,加强资源整合,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逐步解决公共文化服务在时间、空间、人群等方面的不均衡、不精准问题。提升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服务能力。不断完善“15 分钟社区生活圈”,积极推动“邻里中心、街区中心、客堂间、睦邻点”等基层服务点和“我嘉书房”“望江驿”等公共空间建设,通过总分馆制、“嵌入式”服务等方式,实现城市公共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与融合发展。深化供给侧改革激发参与活力 明年 1 月 1 日起,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开始施行,本市将以贯彻落实条例为契机,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市民提供高品质文化服务。强化制度建设,持续提升治理和服务能力。以更科学的标准促进更高质量的普惠化、均等化,持续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和服务效能。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着重在夯实文化配送、丰富流动服务、增强数字服务、关注特殊人群服务等方面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持续激发社会多元参与的活力。健全完善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推动活动繁荣有序,品质不断提升。大力引导社会参与,着力在加大各类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融合发展、加强文化志愿服务等方面积极落实相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