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工作情况暨农村工作要点.docx
下载文档

ID:1737213

大小:27.65KB

页数:1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全市 新农村 建设 三农 工作情况 农村工作 要点
全市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工作情况暨农村工作要点 文章标题:2023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工作情况暨2023年农村工作要点 (2023年2月2023日)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开局,“三农〞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农业丰收,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社会稳定。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4.1;粮食总产273.1万吨,增长8.1;农民人均纯收入4642元,增长12.6,是近2023年来最好水平。 一、2023年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工作情况 (一)理清新农村建设思路 按照中央20字要求,坚持“准确把握、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扎实推进〞,把开展农村经济作为中心任务,把让农民多得实惠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重要标准。 1、在工作指导上,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以开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农民持续增收为根本目的,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开展;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三是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乡村地方特色;五是坚持注重实效,以最节省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 2、在工作着力点上,突出“两个重点〞。一是突出抓好十项重点任务。即: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乡村道路、改水改厕、义务教育、新型合作医疗、社会保障、乡村财源建设、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十项任务。二是突出抓好试点。组织实施“一县十镇百村示范工程〞,选择XX县区作为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县,选择2023个乡镇作为试点乡镇,选择20230个村作为试点村。试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XX县区在全国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培训班上作了典型发言。 3、在工作推进机制上,注重“五个强化〞。一是强化领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抓新农村建设,分工领导始终把新农村建设抓在手上,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也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不放。二是强化组织机构。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综合协调、政策指导、催促调度;6个县市区委书记均兼任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并成立新农村建设办事机构。三是强化责任。按照“三个体系〞建设要求,明确部门责任分工,将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级各部门,具体到时限。四是强化帮扶。发动社会各界、企业结对帮扶,重点帮扶开展根底比较差的三类村。各县市区也都选择实力较强的企业及部门与村结成帮扶对子。五是强化督查。不断加强检查调度,强力推进,狠抓落实,形成了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的良好局面。 (二)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 坚持“既有远期规划、又有阶段性目标和具体实施工程〞的原那么,着重抓了以下三个方面。 1、做好分级规划。按照全市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6个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都制定实施规划,县、乡、村都拿出具体实施方案。特别是对村的实施方案,自下而上充分征求村民意见,明细到具体工程,做到“六定〞,即(1)定任务,每年做几件事情;(2)定责任,由谁来具体抓;(3)定标准,干到什么程度;(4)定时限,什么时间完成;(5)定措施,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6)定帮扶,由哪些单位扶持。 2、加强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县、乡镇和村开展的不平衡性,根据经济社会开展情况,县市区对各乡镇进行分类,乡镇对各个村进行分类,村分为“强、中、弱〞三大类。针对乡镇和村开展状况、根底条件,相应地确定5年内阶段性目标和年度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建设重点、实施步骤和工作措施。特别是对村这一级,任务目标充分表达自己的特色,符合自己的实际,不提不切合实际的口号,不搞一个模式。 3、抓好分步实施。坚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抓起,从近期最易见效的事情抓起,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对每一个村,按照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建设重点,一项一项地去抓,逐步见到成效。对根底条件好的村,标准定得高一些,进一步提高开展的水平;对根底条件薄弱的村,加大帮扶力度,先易后难,尽快改变落后面貌。不管哪一类的村,每年都要切实为农民办成几件实事,确保干一件,成一件,稳固一件,农民受益一件,让群众不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三)大力开展农村经济 始终坚持把开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不断打牢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根底。 1、加快开展县域经济。一是加快开展农村二三产业。以抓大工程为重点,6个县市区新上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商贸、旅游大工程69个,投资规模126.2亿元,为反哺农业打下根底;县域地方财政收入37.6亿元,增长29.3。二是加快乡村财源建设。乡镇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7.8,其中工商税收和所得税增长43.7;地方财政收入过千万元的乡镇44个。村集体收全市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工作情况暨农村工作要点第2页 入3万元以上的村占到总村数的70以上,加上各级财政的补助资金,所有村都确保了正常运转。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工办转发了我市财源建设的做法。 2、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了有机蔬菜、奶牛、苗木花卉“三大亮点〞。一是培植主导产业。培优培强优质粮食、蔬菜、干鲜果、畜禽、苗木花卉、桑蚕6大主导产业,泰山中药材、泰山板栗、泰山系列食用菌、泰山茶、新泰黄花菜、肥城桃、宁阳大枣、东平湖水产8个特色产品。去年,新增高效经济作物、高值田和设施农业分别为15万亩、2023万亩和5万亩;优质粮食播种面积32023万亩;经济作物302万亩;桑园15万亩,产量质量效益连续六年位居全省第一。二是实施“奶业富民〞工程。奶牛存栏15.2万头,增长41;牛奶产量28.5万吨,增长37.5。规模饲养量占存养总量的80以上,其中202300头以上奶牛园区13个。XX县区被评为“全国牛奶生产强县〞。三是推进“绿色泰安〞建设。新增造林15.5万亩;新育苗木花卉7.2万亩,总面积到达15.2万亩;新建完善乡级以上公路绿色通道1340公里。林地面积272.7万亩,森林覆盖率29.8。 3、突出产业化经营。一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重点培植一批实力强、知名度高、竞争力大的农业龙头企业,蒙牛、汇源、伊利、娃哈哈和新加坡、韩国、台湾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泰安。销售收入20230万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到达32023家,规模以上的213家;其中过亿元的24家,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19家、市级67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1;带动基地300多万亩;农户72万多户。二是积极开展农村合作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到2518个,入社农户19.5万户,带动农户44万多户。去年7月底,全国农村合作经济学会、省委农工办等,专门在我市召开了现场会。三是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新建全国各大城市直销点22处,新扩展专业批发市场8处,全市农产品市场已开展到460多处,其中北宋蔬菜批发市场年销售额到达8亿多元。6个县市区全部列入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县,新建和改造农家店近202300家。四是加快开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已开展起了一批“小产品、大产业〞,如良庄瓜菜、楼德煎饼、宫里玻纤、王庄粉皮、罡城钢球、旧县淀粉等。特色产业乡镇到达30多个,特色村1200多个。 4、推进科技兴农和农业标准化。一是创新科技推广效劳方式。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已下派53人。引进和推广各类良种267个,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312项,建立市级以上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1个、科技示范基地68个。市县开通农业信息网,乡镇覆盖率70。二是培强“品牌〞农业。加强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三品〞认证总面积334.4万亩,产量574万吨。其中,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172万亩、绿色食品140.2万亩、有机食品22.2万亩,有机蔬菜继续保持全国最大规模。加大优质平安农产品品牌保护,涉农产品注册商标到达740项,有2023项评为省著名商标,有5个产品获得北京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畅销产品〞奖。三是努力提高农业外向化水平。抓好“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方案〞,农产品出口6480万美元,增长24.6。 5、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去年,投资4.8亿元,完成各类农村水利工程9200多项;加固小型水库60座,列入国家方案的4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进展顺利。节水灌溉面积到达22023多万亩,XX县区、XX县区、XX县区列为国家节水增产重点县。中低产田改造加快,2023年以来,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程293个,治理规模41.8万亩,可新增耕地13万亩,目前已新增耕地4.6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363.4万千瓦,增长2.7。气象效劳水平明显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不断增强,免疫密度到达20230。森林防火、河沙治理取得新成效,河沙治理收取税费8000多万元。 (四)统筹开展农村社会事业 1、加快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一是抓好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坚持“高起点、广覆盖、严管理〞,实行城乡统一规划。已有63个乡镇编制完成了新一轮总体规划,有2164个村庄编制完成了村庄建设规划,分别占73.3和67.3。选择2023个乡镇和21个村进行村镇建设试点。二是加快村村通油路工程。全市四级以上公路里程突破1万公里,行政村通油路率到达95.1。三是加快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按照“用得上、吃得起〞要求,全市4001个自然村吃上平安卫生自来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3.8%。特别是汶河沿岸275个村、40.1万人的群众已全部用上了平安卫生自来水。省政府在泰安召开现场会,推广我市经验。四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有354.3万农民参加,参合率91.2;乡镇和行政村覆盖率均到达20230,提前两年实现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共报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9000万元,受益农民470多万人次。五是加快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完善“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对农村特别困难学生等的资助,新建校舍到达71万多平方米。全市农村小学入学率20230%,初中99.6%以上。 2、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有128.4万农民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五保户〞供养实行由财政负担,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对象的平均标准分别到达2023元和1200元,集中供养率到达60。农村低保标准在800元--202300元,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3万户、2.6万人,发放保障金670万元。投入扶贫资金2577万元,重点扶持人均收入缺乏202300元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3、加快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一是搞好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农民15.6万人。6个县市区、86个乡镇都成立了劳务输出管理机构,新增市外劳务输出8.4万多人,在外务工人员50多万人。XX县区“培训输出管理返乡创业〞的模式在全国推广。二是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在城镇企业稳定就业三年以上的农民工全部参加了根本养老保险,在乡镇企业及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就业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三是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清欠。建立了清欠工作长效机制。对全市各类使用农民工较多的企业进行重点检查,涉及农民工3.2万人,追回拖欠工资653.4万元,补签劳动合同3640份。 4、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民负担减轻662023万元。落实种粮直补和农资、良种、农机具补贴等“四补〞政策1.17亿元,受益农户20235.8万户。“三农〞资金投入12.6亿元,增长18.5。严格落实土地延包30年不变的政策,已有2800个村完成了第二轮土地延包,占77.8;土地流转面积40万亩,涉及39万多农户。加强农民负担监管,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制定被征地农民根本养老保障方法,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不下降,长远生计有保障。 (五)全面加强和谐乡村建设 1、努力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按照“不出事、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