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建立
和谐社会
相适应
工作
机制
建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维稳工作机制
建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维稳工作机制
维稳工作
做好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维护稳定工作,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那么,把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标准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建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维稳工作机制,从源头上和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建立健全畅通的社会民意表达机制。一要畅通多层次、多渠道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的渠道。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和城镇居民自治制度,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倾听各方面的意见。通过建立重大决策听证、公示、决策责任追究、定期协商、联系会议、对话等行之有效的制度,疏通路径,构筑平台,保证群众能够合法、经常地参政议政,当家作主。要适应社会转型过程中民营企业家、外资企业员工、进城务工农民等新型社会群体的制度需求,加大制度创新力度,通过建立公开听证、新闻发布等利益表达形式,使他们的利益和愿望充分表达在政府决策、社会管理和法律政策的制定之中。二要标准和畅通信访工作的渠道。按照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建立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大信访〞工作格局。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方针和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那么,坚持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的方法,认真处理来信、接待来访,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依法合理及时地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坚持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坚持信访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领导接待日和首问责任制,标准、畅通信访渠道,使群众的怨气和怒气得到及时疏导和化解,务求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初访。三要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作用,畅通民主参与、民主协商的渠道。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发挥社团、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等在反映诉求、公开监督方面的作用。要在稳固党的农村、国企基层组织的同时,大力培育非营利社团等新型基层组织,提高它们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程度,充分发挥其在调解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中的积极作用。要建立政府、专家、社会组织三者共同参与利益表达的公共参与模式,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诉求。同时,要为社会各阶层提供利益表达的制度性平台,确保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交流渠道的畅通。
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一是要处理好改革、开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和谐是判断改革成败的重要尺度,要把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作为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原那么。因此,在推进改革的步骤上,要努力做到“四个把握好〞,即:把握好各项改革的出台时机,做到因事、因地制宜;把握好各项改革的力度,分清轻重缓急,做到平稳有序推进;把握好社会各阶层的承受能力,各项措施出台要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把握好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适时调整的关系,真正把改革的力度、开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二是要处理好深化改革与促进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在深化改革、加快开展的同时,要调整、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标准分配秩序。当前,特别是要把事关国计民生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多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有效效劳,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局部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在政府公共支出、二次分配支出时,对社会弱势群体应加以倾斜,逐步扩大养老保险和低保覆盖面。在扶贫、社会保险等工作中,对特殊群体要采取特殊政策,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救助和扶持,努力减少城乡特困人口,理顺社会心态和群众情绪,确保实现社会公平。三是要处理好群众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共同利益和具体利益的关系。群众利益是分层次的。落实科学开展观的要求,加快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但是,群众的利益更多的时候表现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人民群众不仅关心gdp、财政收入以及引来了多少工程,更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是否得到保护、收入能否增加、退休了能否领到养老金、下岗了能否再就业、孩子能否入学、毕业了能否找到工作、生病了能否看得起病、外出是否有平安感、受到侵害时能否得到公正处理。这就要求我们要在维护好、开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的同时,更多地关心群众的这些柴米油盐、安危冷暖、看病入学、就业保障等具体利益问题。对于这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地去办。特别是对那些只需举手之劳就能办好的事情,更不能拖延迟误、敷衍塞责。要使人民群众不断得到实实在在的、具具体体的实惠,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减少各种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
建立健全有序的社会流动管理机制。一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引导人口有序流动。通过建立统筹开展、流动的统一的户籍制度,加快以身份建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维稳工作机制第2页
证为核心的身份转换,减少社会成员流动的障碍。通过加快建立统一的劳动就业和再就业制度,改变对劳动力的就业歧视。通过加快建立统一的福利保障和教育制度,消除劳动力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差异。通过加快建立劳务输出等制度标准,组织引导城市闲散人员和农村充裕劳动力外出流动打工,增加收入,预防和减少因劳动力闲置造成的社会不稳定。二要加强对暂住人口的管理和效劳,引导人口合理流动。确立管理就是效劳的思想,实现以“堵〞为主向“疏〞“堵〞结合、“以户籍为主〞的管理向“以居住地为主〞的阵地控制型管理的转变。人口流出地的党政组织,特别是社区(村)基层组织,要掌握外出流动人员的去向、住地、就业、生活等情况,建立外出流动人口登记、询访、协查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人口流入地要加强外来流动暂住人口的管理和效劳,坚持以人为本、“不排外、不歧视〞和“依法保护其权益〞的原那么,形成以流动暂住人口管理部门为主,综治、公安、房管、就业、城市建设、教育、计生及群团组织等部门协同参与、齐抓共管的管理效劳格局。要加强企业用工管理,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刑释解教人员安置提供有效效劳,切实保护职工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种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的发生。三要加强对暂住人口混乱区域的重点治理,引导人口依法流动。认真研究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特点和规律,增强打击和防范的针对性。注重外来人口管理的根底工作,做到底数清、信息灵。做好特殊人群的日常管理,随时掌握动向,掌控全局。坚持专项整治、重点整治与日常检查治理相结合,重点治乱,防止形成隐患和积患,减少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发生。
建立健全科学的公共平安保障机制。一要强化平安管理,有效杜绝平安事故。对各种多发、易发公共平安事故的单位和系统,如矿山、公共聚集场所、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学校、幼儿园等易受侵害部位,电力、煤气、化工、供水等要害部门,要落实平安防范措施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日常管理和经常性的检查,消除隐患,确保城市平安运行。二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平安意识。让防火防爆知识、逃生自救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防止因群众对危机的理解偏差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三要建立健全公共平安和突发事件的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要加快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保障制度,形成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响的机制,建立从上到下、从单位到个人的立体网络体系,预防为主,常备不懈,防患于未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对突发群体性事件,要按照“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要求,坚持“人要劝走、事要解决〞的原那么,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响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群体事件,能够依法果断处置。
建立健全有效的治安防控管理机制。一要形成经常性的严打工作格局,始终保持对各类犯罪的高压态势。要不断创新严打形式,突出严打重点,改进严打方法。坚持集中统一行动与经常性打击犯罪有机结合,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哪里治安问题严重就重点整治哪里,采取什么方式更有效就采取什么方式,提高“精确打击犯罪〞的能力。要把严打方针贯彻到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和日常工作中去。要建立刑事犯罪信息分析研判工作制度,坚持信息主导警务,加强对社会治安和刑事犯罪动态的跟踪监测、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全面、及时、准确地把握各个时期、各个阶段、各个地区刑事犯罪的规律特点,为严打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依据。要加强各区域之间、政法各部门之间贯彻严打方针的协调配合,建立和完善协调配合监督制度,增强打击犯罪的整体合力。二要构建和完善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治安防控管理体系,形成人人参与的群众平安防范格局。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做社会治安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有效发动和整合各种群防群治力量,形成人人参与的群众平安防范格局。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整合警力资源和一切可资利用的社会治安资源,形成以诸多警种为主体,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社区警务、阵地控制和单位内部防范为根底,以全时空巡逻防范为根本勤务方式,以快速反响机制为保障,统一指挥、互相配合、信息共享、协调运行,集打击、防范、控制、管理、教育、改造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社会治安新机制。要大力开展创立平安区县、平安乡镇(街道)、平安社区(村)、平安单位活动,积“小安〞为“大安〞,实现社会的平安稳定。
建立健全完善的维护稳定工作机制。一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那么,严格落实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和部门单位工作责任制。理顺维稳工作管理体制,狠抓源头责任落实,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管、部门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责任人,要把维稳工作这个“硬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责任人头上,并把维稳工作的成效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二要坚持矛盾纠纷经常性的排查调处工作制度。把握矛盾纠纷、群体性事件的形成要素和演变过程,研究化解的根本条件和内在规律。坚持经常性排查、集中排查和专项排查相结合,健全和落实归口调处、领导包案、跟踪督办、上报协办和挂牌交办等工作制度,把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综治维稳基层组织机构,大力加强村(居)委会、调委会和治保会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确保基层综治维稳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全面整合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治安联防队、流动人口管理效劳站等基层组织力量,形成工作合力。要把司法调解、民间调解和行政调解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调处效果。三要实行维护稳定的责任“双向追究制〞。凡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一方面要追究挑起事端的组织者、煽动者及幕后操纵者的责任,在查证落实的情况下给予教育训诫、治安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另一方面要追究引发事端者的责任,对因工作推诿扯皮、责任制不落实、违法违纪、腐败和工作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及群体性事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要追究主要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8页 共8页